兰大《护理心理学》13春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持“焦虑是由知觉、态度与信念的冲突引起的”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 精神分析学派
B. 学习理论
C. 认知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满分:4 分
2.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称为
A. 神经疾病
B. 精神疾病
C. 社会疾病
D. 心身疾病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动机受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需要无法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为:( )
A. 动机冲突
B. 抑郁
C. 挫折
D. 焦虑
满分:4 分
4. “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这一观点来自
A. 坎农.巴德理论
B. 詹姆斯.兰格理论
C. 情绪认知理论
D. 情绪应激理论
满分:4 分
5. 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A. 人际和谐
B. 情绪稳定
C. 身体强壮
D. 人格完整
满分:4 分
6. 以下疾病何种不属于心身疾病:
A. 冠心病
B. 胃溃疡
C. 癌症
D. 精神分裂症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关于人格障碍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从童年或青少年始发
B. 往往持续终生
C. 人格显著偏离常态
D. 存在智力障碍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患病后产生的焦虑心理,属于
A. 生理反应
B. 情绪反应
C. 行为反应
D. 心身反应
满分:4 分
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的是
A. 认知的多维性
B. 认知的相对性
C. 认知的联想性
D. 认知的整合性
满分:4 分
10. 白天鲜艳的红旗在傍晚呈现暗红色,但是我们对红旗的知觉仍然是红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满分:4 分
11. 会引致攻击行为的不良情绪是
A. 焦虑
B. 抑郁
C. 愤怒
D. 恐惧
满分:4 分
12.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 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C. 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 发挥个人的潜能
满分:4 分
13. 认为“异常心理是由生物学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的理论模式为:
A. 行为模式
B. 心理生物学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社会模式
满分:4 分
14. 心理治疗不适合下列哪类临床病人
A. 急性疾病的病人
B. 慢性疾病的病人
C. 社会适应不良
D.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体会病人的感受,医护工作者应做到
A. 仔细倾听
B. 注意观察
C. 心理换位
D. 总结思索
满分:4 分
16. 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A. 认知改变
B. 情绪反应
C. 个性改变
D.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满分:4 分
17. 社会性情感起因于社会文化因素,为人类所特有下列不属于社会性情感的是:(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挫折感
D. 美感
满分:4 分
18. 听了化学老师的讲解后,头脑中形成了原子核、电子云的形状,这是一种
A. 创造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创造思维
D. 再造想象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在考试中采用概念型选择题,从记忆看,是测验学生对知识的
A. 再认
B. 识记
C. 迁移
D. 回忆
满分:4 分
20. 心境是一种
A. 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B. 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C. 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D. .弥散的情绪状态
满分:4 分
21. 意志品质指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稳定的意志特点。但不包括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独立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2. 对某一“无痛”儿童的日常行为作系统的观察分析;研究其行为形成的机制,在护理心理学中这类研究方法属于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测验法
满分:4 分
23. 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
A. 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
B. 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
C.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D. 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
满分:4 分
24. 提出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师生关系中的态度和品质的心理学理论是
A. 精神分析理论
B. 认知理论
C. 行为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5. 心身疾病的主要干预方法:
A.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B. 行为矫正
C. 认知干预治疗
D. 以上都是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持“焦虑是由知觉、态度与信念的冲突引起的”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 精神分析学派
B. 学习理论
C. 认知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满分:4 分
2.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称为
A. 神经疾病
B. 精神疾病
C. 社会疾病
D. 心身疾病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动机受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需要无法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为:( )
A. 动机冲突
B. 抑郁
C. 挫折
D. 焦虑
满分:4 分
4. “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这一观点来自
A. 坎农.巴德理论
B. 詹姆斯.兰格理论
C. 情绪认知理论
D. 情绪应激理论
满分:4 分
5. 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A. 人际和谐
B. 情绪稳定
C. 身体强壮
D. 人格完整
满分:4 分
6. 以下疾病何种不属于心身疾病:
A. 冠心病
B. 胃溃疡
C. 癌症
D. 精神分裂症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关于人格障碍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从童年或青少年始发
B. 往往持续终生
C. 人格显著偏离常态
D. 存在智力障碍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患病后产生的焦虑心理,属于
A. 生理反应
B. 情绪反应
C. 行为反应
D. 心身反应
满分:4 分
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的是
A. 认知的多维性
B. 认知的相对性
C. 认知的联想性
D. 认知的整合性
满分:4 分
10. 白天鲜艳的红旗在傍晚呈现暗红色,但是我们对红旗的知觉仍然是红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满分:4 分
11. 会引致攻击行为的不良情绪是
A. 焦虑
B. 抑郁
C. 愤怒
D. 恐惧
满分:4 分
12.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
A. 纠正不适应的认知模式
B. 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C. 重现童年期的心理冲突
D. 发挥个人的潜能
满分:4 分
13. 认为“异常心理是由生物学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的理论模式为:
A. 行为模式
B. 心理生物学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社会模式
满分:4 分
14. 心理治疗不适合下列哪类临床病人
A. 急性疾病的病人
B. 慢性疾病的病人
C. 社会适应不良
D.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体会病人的感受,医护工作者应做到
A. 仔细倾听
B. 注意观察
C. 心理换位
D. 总结思索
满分:4 分
16. 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A. 认知改变
B. 情绪反应
C. 个性改变
D.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满分:4 分
17. 社会性情感起因于社会文化因素,为人类所特有下列不属于社会性情感的是:(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挫折感
D. 美感
满分:4 分
18. 听了化学老师的讲解后,头脑中形成了原子核、电子云的形状,这是一种
A. 创造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创造思维
D. 再造想象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在考试中采用概念型选择题,从记忆看,是测验学生对知识的
A. 再认
B. 识记
C. 迁移
D. 回忆
满分:4 分
20. 心境是一种
A. 迅速性的情绪状态
B. 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C. 较短暂的情绪状态
D. .弥散的情绪状态
满分:4 分
21. 意志品质指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稳定的意志特点。但不包括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独立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2. 对某一“无痛”儿童的日常行为作系统的观察分析;研究其行为形成的机制,在护理心理学中这类研究方法属于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测验法
满分:4 分
23. 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
A. 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
B. 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
C.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D. 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
满分:4 分
24. 提出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师生关系中的态度和品质的心理学理论是
A. 精神分析理论
B. 认知理论
C. 行为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5. 心身疾病的主要干预方法:
A.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B. 行为矫正
C. 认知干预治疗
D. 以上都是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兰州大学《混凝土结构》13春在线作业4
下一篇 : 兰州大学《护理心理学》13春在线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