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社会医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之一是
A. 可及性服务
B. 以老年人为导向的服务
C. 免费服务
D. 以重点保健人群为主的服务
E. 以保健人群为主的服务
满分:5 分
2. 以下哪种现场调查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A. 面谈法
B. 信函调查法
C. 电话调查法
D. 集中调查法
满分:5 分
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是用来研究
A. 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B. 健康危险因素与急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C. 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保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D. 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损害的机制
E. 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特异性
满分:5 分
4.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A. 生产性
B. 盈利性
C. 公益性
D. 福利性
满分:5 分
5.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
满分:5 分
6. 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5
E. 1991
满分:5 分
7. 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是卫生服务的
A. 要求
B. 需要
C. 需求
D. 利用
满分:5 分
8. 关于就诊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周就诊率是反映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指标
B. 两周就诊率是指调查前两周内就诊的人(次)数与患病人数的比率
C. 两周患者就诊率是指调查前两周内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人数的比率
D.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是指调查前两周内未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人数的比率
满分:5 分
9. 效度是指
A. 测器的稳定性
B. 测器的可靠性
C. 测器的准则
D. 与研究目的的准确度
E. 以上都是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0. 关于公费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公费医疗便于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有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
B. 实行公费医疗,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难以控制
C. 实行公费医疗,覆盖面广,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D. 实行公费医疗,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满分:5 分
兰大《社会医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A.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B. 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C. 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作出预测,以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
D. 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E. 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
满分:5 分
2. 测量在疾病和治疗影响下的行为改变和角色功能表现是
A. 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标量表
B. 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
C.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D. 疾病影响量表
E. 特异性量表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什么?
A. 环境污染和破坏
B. 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
C. 心理健康问题
D. 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E. 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
满分:5 分
4. 卫生政策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中有哪些作用?
A. 卫生政策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B. 针对主要的卫生问题,制定既调节医疗服务供给又调节需要行政目标。
C. 改革医疗制度。
D.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E. 投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满分:5 分
5.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动因是什么?
A.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B. 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的深化
C. 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D. 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
E. 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满分:5 分
6. 生命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 生理状态
B. 心理状态
C. 经济状况
D. 社会功能状态
E. 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满分:5 分
兰大《社会医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为保障健康水平客观需要的卫生服务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社会心理因素是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人的生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机械论医学模式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社会制度的涵义有三层:一是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二是指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等;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之一是
A. 可及性服务
B. 以老年人为导向的服务
C. 免费服务
D. 以重点保健人群为主的服务
E. 以保健人群为主的服务
满分:5 分
2. 以下哪种现场调查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A. 面谈法
B. 信函调查法
C. 电话调查法
D. 集中调查法
满分:5 分
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是用来研究
A. 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B. 健康危险因素与急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C. 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保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D. 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损害的机制
E. 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特异性
满分:5 分
4.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A. 生产性
B. 盈利性
C. 公益性
D. 福利性
满分:5 分
5.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
满分:5 分
6. 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5
E. 1991
满分:5 分
7. 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是卫生服务的
A. 要求
B. 需要
C. 需求
D. 利用
满分:5 分
8. 关于就诊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周就诊率是反映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指标
B. 两周就诊率是指调查前两周内就诊的人(次)数与患病人数的比率
C. 两周患者就诊率是指调查前两周内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人数的比率
D.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是指调查前两周内未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人数的比率
满分:5 分
9. 效度是指
A. 测器的稳定性
B. 测器的可靠性
C. 测器的准则
D. 与研究目的的准确度
E. 以上都是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0. 关于公费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公费医疗便于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有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
B. 实行公费医疗,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难以控制
C. 实行公费医疗,覆盖面广,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D. 实行公费医疗,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满分:5 分
兰大《社会医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A.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B. 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C. 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作出预测,以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
D. 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E. 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
满分:5 分
2. 测量在疾病和治疗影响下的行为改变和角色功能表现是
A. 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标量表
B. 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
C.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D. 疾病影响量表
E. 特异性量表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什么?
A. 环境污染和破坏
B. 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
C. 心理健康问题
D. 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E. 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
满分:5 分
4. 卫生政策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中有哪些作用?
A. 卫生政策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B. 针对主要的卫生问题,制定既调节医疗服务供给又调节需要行政目标。
C. 改革医疗制度。
D.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E. 投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满分:5 分
5.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动因是什么?
A.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B. 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的深化
C. 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D. 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
E. 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满分:5 分
6. 生命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 生理状态
B. 心理状态
C. 经济状况
D. 社会功能状态
E. 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满分:5 分
兰大《社会医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为保障健康水平客观需要的卫生服务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社会心理因素是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人的生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机械论医学模式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社会制度的涵义有三层:一是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二是指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等;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兰州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13春在线作业3
下一篇 : 兰州大学《社会医学》13春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