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华中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华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A. 共同富裕
B. 发展生产力
C. 改革开放
D. 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满分:2 分
2.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 股份制
B. 公司制
C.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
D. 股份合作制
满分:2 分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说的是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满分:2 分
4.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最早做出准确阐述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八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B. 工农联盟是革命的基础
C. 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D. 官僚资本主义是革命的对象
满分:2 分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D. 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满分:2 分
7. 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 如何发展生产力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满分:2 分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A. 国体
B. 政权组织
C. 政体
D. 民主组织
满分:2 分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整风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顿学风,在这里,学风问题的实质是
A. 对待实践的态度问题
B.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C. 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D. 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问题
满分:2 分
1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是
A.
工业化
B.
经济的社会化
C.
市场化
D.
现代化
满分:2 分
12.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是
A. 是否宣传封建迷信
B. 是否以共产主义文化为指导
C. 是否具有民族形式
D. 是否服务于劳苦大众
满分:2 分
13.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在实现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 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
D. 调节分配收入,防止两极分化
满分:2 分
14. 依法治国的目的是
A.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B. 将国家事务纳入法律轨道
C. 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D. 保证人民群众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
A. 工农民主专政
B. 人民民主专政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做主
B. 共产党的领导
C. 民主集中制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满分:2 分
17.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 和平与发展
满分:2 分
18. 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主资产阶级
D. 工农联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满分:2 分
2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 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B.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 发达群众,大胆创新
满分:2 分
21. 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是()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群众路线
D. 党的建设
满分:2 分
2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消灭剥削
B. 消除两极分化
C. 加强党的建设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
A. 可持续发展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满分:2 分
24. 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是
A.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C. 四项基本原则
D. 自力更生
满分:2 分
25. 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
A.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D. 人与人的关系
满分:2 分
26.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满分:2 分
27. 政治文明的本质是()
A. 政治制度
B. 政治行为
C. 政治体制
D. 政治意识
满分:2 分
28. “三个代表”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A. 如何发展生产力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A.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满分:2 分
3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B. 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C. 改革开发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D.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满分:2 分
华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满分:2 分
2.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错误主义是
A. 教条主义
B. 投降主义
C. 经验主义
D. 盲动主义
满分:2 分
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
二者对立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
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
二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D.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满分:2 分
4. 以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阶级是
A. 农民阶级
B. 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官僚资产阶级
满分:2 分
5.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时遵循的原则是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民主集中制
D. 公民享有无限自由
满分:2 分
6.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主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 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 如何实现共产主义
满分:2 分
7.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民族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满分:2 分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有爱、充满活力
C. 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满分:2 分
9.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主要的内容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自力更生与艰苦创业
满分:2 分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建设
D. 实事求是
满分:2 分
华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上区别于其他一切建立在剥削制度上的社会的本质规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科教兴国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