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文学批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艺术真实包括____。
A. 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细节真实
B. 现实真实,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
C. 历史真实,情感真实与细节真实
D. 生活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
满分:2 分
2. 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要素”是____。
A. 情感体验
B. 声音节奏
C. 语词形式
D. 逻辑结构
满分:2 分
3. 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____。
A. “小说界革命”
B. “不讲对仗”
C. “平民文学”
D. “我手写我口”
满分:2 分
4. 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 ( )
A. 爱德华•泰勒
B. 弗雷泽
C. 苏珊•朗格
D. 萨洛蒙•赖纳许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____。
A. 人物
B. 情节
C. 性格
D. 形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____。
A. 女权主义批评
B. 结构主义批评
C. 精神分析批评
D. 接受美学批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____。
A. 文学积累
B. 文学创作
C. 文学鉴赏
D. 文学批评
满分:2 分
8. 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 ( )
A. 表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情感积累
D. 生活阅历
满分:2 分
9. 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之为____。
A. 艺术直觉
B. 艺术灵感
C. 艺术情感
D. 艺术想象
满分:2 分
10. 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 )
A. 经验主义
B. 实证主义
C. 唯理主义
D. 感觉主义
满分:2 分
11.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____。
A. 表现情感
B. 宣泄情感
C. 传达情感
D. 投射情感
满分:2 分
12. 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A. 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
B. 席勒与斯宾塞
C. 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 荣格与克罗齐
满分:2 分
13. 表现论又被称为"情感论",它的最早提倡者是法国的()
A. 欧盖尼•弗尔龙
B. 萨特
C. 科林伍德
D. 克罗齐
满分:2 分
14. 严格说来,文学作品是指____。
A. 文学文本
B. 文学语言组织
C. 文学形象系统
D. 经读者解读的文学文本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满分:2 分
16. 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下列类别 ( )
A. 情节剧与抒情剧
B. 歌剧与话剧
C. 独幕剧与多幕刷
D. 悲剧与喜剧
满分:2 分
17. “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____。
A. 意象
B. 隐喻
C. 典故
D. 悖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又被称作 ( )
A. 游移焦点叙述
B. 多焦点叙述
C. 无焦点叙述
D. 反焦点叙述
满分:2 分
19. 依据不同的艺术手法各自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种()
A. 隐喻、夸张、排比、对偶
B.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C. 讽刺、反语、婉转、荒诞
D. 写实、浪漫、象征、魔幻
满分:2 分
20. 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____。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诗言志”
D. “诗缘情”
满分:2 分
华师《文学批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典型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____。
A. 性格内容浑然如圆的多侧面性
B. 性格内容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性
C. 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
D. 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性
E. 性格上多种内容的杂然无序性
满分:3 分
2. 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是 ( )
A. 音乐性
B. 形象性
C. 说明性
D. 含蓄性
E. 情感性
满分:3 分
3.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
A. 直感性
B. 理念性
C. 蕴情性
D. 想象性
E. 审美性
满分:3 分
4. 与历史文化相比较,文学更重视的方面有____。
A. 理智
B. 情感
C. 虚构
D. 诗意
E. 事实
满分:3 分
5. 下列文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范畴的是 ( )
A. 自然主义
B. 表现主义
C. 象征主义
D. 存在主义
E. 超现实主义
满分:3 分
6. 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们可以将创作动机区分为 ( )
A. 主导动机
B. 积极动机
C. 非主导动机
D. 消极动机
E. 以上四项均对
满分:3 分
7. 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学批评方法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方法是____。
A. 心理学的方法
B. 系统论的方法
C. 人类学的方法
D. 控制论的方法
E. 信息论的方法
满分:3 分
8. 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____。
A. 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
B. 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C. 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D. 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带有社会印记
E. 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含有社会因素
满分:3 分
9.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
A. 内指性
B. 音乐性
C. 陌生化
D. 本色化
E. 表现性
满分:3 分
10. 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为____。
A. 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
B. 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特性
C. 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
D. 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头脑具有阶级意识
E. 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
满分:3 分
11. 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典型与意境的统一基点分别是____。
A. 性格
B. 情节
C. 情感
D. 场景
E. 环境
满分:3 分
12. 4. 有关风格的理论主要有____。
A. 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B. 风格是作家的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C. 风格是主题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D. 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E. 风格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盛行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共同趋向
满分:3 分
13. 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突出体现新观念的特征的是文本的 ( )
A. 拼贴
B. 拼接
C. 杂陈
D. 并置
E. 排列
满分:3 分
14. 以下属于审美的是 ( )
A. 审丑
B. 审崇高
C. 审卑下
D. 审悲
E. 审喜
满分:3 分
15. 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____。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自然主义
E. 现代主义
满分:3 分
16. 以下关于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 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情感则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
B. 情绪产生在情感之前
C. 情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情感不仅有情境性而且有稳定性
D.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
E.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满分:3 分
17. 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的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有 ( )
A. 杰姆逊
B. 休姆
C. 理查兹
D. 兰索姆
E. 热奈特
满分:3 分
18. 有关文学创作的代表性理论包括____。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巫术说
D. 镜子说
E. 劳动说
满分:3 分
19. 清代刘锡才将意境分为____。
A. 云雷奋发
B. 花鸟缠绵
C. 雪月空明
D. 大漠孤烟
E. 弦泉幽咽
满分:3 分
20. 文学的文化意义包括 ( )
A. 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
B. 文学可以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C. 文学可以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D. 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况
E. 文学可以憧憬人类的未来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艺术真实包括____。
A. 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细节真实
B. 现实真实,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
C. 历史真实,情感真实与细节真实
D. 生活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
满分:2 分
2. 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要素”是____。
A. 情感体验
B. 声音节奏
C. 语词形式
D. 逻辑结构
满分:2 分
3. 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____。
A. “小说界革命”
B. “不讲对仗”
C. “平民文学”
D. “我手写我口”
满分:2 分
4. 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 ( )
A. 爱德华•泰勒
B. 弗雷泽
C. 苏珊•朗格
D. 萨洛蒙•赖纳许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____。
A. 人物
B. 情节
C. 性格
D. 形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____。
A. 女权主义批评
B. 结构主义批评
C. 精神分析批评
D. 接受美学批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____。
A. 文学积累
B. 文学创作
C. 文学鉴赏
D. 文学批评
满分:2 分
8. 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 ( )
A. 表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情感积累
D. 生活阅历
满分:2 分
9. 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之为____。
A. 艺术直觉
B. 艺术灵感
C. 艺术情感
D. 艺术想象
满分:2 分
10. 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 )
A. 经验主义
B. 实证主义
C. 唯理主义
D. 感觉主义
满分:2 分
11.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____。
A. 表现情感
B. 宣泄情感
C. 传达情感
D. 投射情感
满分:2 分
12. 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A. 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
B. 席勒与斯宾塞
C. 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 荣格与克罗齐
满分:2 分
13. 表现论又被称为"情感论",它的最早提倡者是法国的()
A. 欧盖尼•弗尔龙
B. 萨特
C. 科林伍德
D. 克罗齐
满分:2 分
14. 严格说来,文学作品是指____。
A. 文学文本
B. 文学语言组织
C. 文学形象系统
D. 经读者解读的文学文本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满分:2 分
16. 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下列类别 ( )
A. 情节剧与抒情剧
B. 歌剧与话剧
C. 独幕剧与多幕刷
D. 悲剧与喜剧
满分:2 分
17. “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____。
A. 意象
B. 隐喻
C. 典故
D. 悖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又被称作 ( )
A. 游移焦点叙述
B. 多焦点叙述
C. 无焦点叙述
D. 反焦点叙述
满分:2 分
19. 依据不同的艺术手法各自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种()
A. 隐喻、夸张、排比、对偶
B.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C. 讽刺、反语、婉转、荒诞
D. 写实、浪漫、象征、魔幻
满分:2 分
20. 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____。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诗言志”
D. “诗缘情”
满分:2 分
华师《文学批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典型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____。
A. 性格内容浑然如圆的多侧面性
B. 性格内容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性
C. 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
D. 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性
E. 性格上多种内容的杂然无序性
满分:3 分
2. 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是 ( )
A. 音乐性
B. 形象性
C. 说明性
D. 含蓄性
E. 情感性
满分:3 分
3.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__。
A. 直感性
B. 理念性
C. 蕴情性
D. 想象性
E. 审美性
满分:3 分
4. 与历史文化相比较,文学更重视的方面有____。
A. 理智
B. 情感
C. 虚构
D. 诗意
E. 事实
满分:3 分
5. 下列文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范畴的是 ( )
A. 自然主义
B. 表现主义
C. 象征主义
D. 存在主义
E. 超现实主义
满分:3 分
6. 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们可以将创作动机区分为 ( )
A. 主导动机
B. 积极动机
C. 非主导动机
D. 消极动机
E. 以上四项均对
满分:3 分
7. 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学批评方法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方法是____。
A. 心理学的方法
B. 系统论的方法
C. 人类学的方法
D. 控制论的方法
E. 信息论的方法
满分:3 分
8. 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____。
A. 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
B. 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C. 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D. 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带有社会印记
E. 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含有社会因素
满分:3 分
9.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
A. 内指性
B. 音乐性
C. 陌生化
D. 本色化
E. 表现性
满分:3 分
10. 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为____。
A. 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
B. 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特性
C. 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
D. 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头脑具有阶级意识
E. 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
满分:3 分
11. 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典型与意境的统一基点分别是____。
A. 性格
B. 情节
C. 情感
D. 场景
E. 环境
满分:3 分
12. 4. 有关风格的理论主要有____。
A. 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B. 风格是作家的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C. 风格是主题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D. 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E. 风格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盛行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共同趋向
满分:3 分
13. 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突出体现新观念的特征的是文本的 ( )
A. 拼贴
B. 拼接
C. 杂陈
D. 并置
E. 排列
满分:3 分
14. 以下属于审美的是 ( )
A. 审丑
B. 审崇高
C. 审卑下
D. 审悲
E. 审喜
满分:3 分
15. 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____。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自然主义
E. 现代主义
满分:3 分
16. 以下关于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 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情感则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
B. 情绪产生在情感之前
C. 情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情感不仅有情境性而且有稳定性
D.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
E.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满分:3 分
17. 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的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有 ( )
A. 杰姆逊
B. 休姆
C. 理查兹
D. 兰索姆
E. 热奈特
满分:3 分
18. 有关文学创作的代表性理论包括____。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巫术说
D. 镜子说
E. 劳动说
满分:3 分
19. 清代刘锡才将意境分为____。
A. 云雷奋发
B. 花鸟缠绵
C. 雪月空明
D. 大漠孤烟
E. 弦泉幽咽
满分:3 分
20. 文学的文化意义包括 ( )
A. 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
B. 文学可以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C. 文学可以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D. 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况
E. 文学可以憧憬人类的未来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在线作业
下一篇 : 12秋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