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可行性原则
B. 价值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客观性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学前儿童是指()儿童。
A. 0-7周岁
B. 0-6岁
C. 0-3岁
D. 0-5岁
满分:2 分
3. 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以上的样本。
A. 5
B. 30
C. 0
D. 50
满分:2 分
4.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 学前教育
B. 教育科学
C. 科学
D. 学前教育科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
A. 应用研究
B. 定量研究
C. 基础研究
D. 定性研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科研活动的主题是()
A. 科研课题
B. 问题
C. 研究目的
D. 研究内容
满分:2 分
7. 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叫()
A. 样本
B. 随机样本
C. 大样本
D. 小样本
满分:2 分
8. 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是()的延伸。
A.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B. 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单组前后测设计
满分:2 分
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10. ()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A. 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 现场研究
D. 开发研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文字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客观
B. 准确
C. 庞杂
D. “去伪存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以后
D. 20世纪30年代
满分:2 分
13. 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
A. 定性
B. 开发研究
C. 定量研究
D. 综合研究
满分:2 分
14. 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
A. 个体
B. 总体
C. 样本
D. 大样本
满分:2 分
15. 基础研究又被称为(),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基本理论研究
D. 应用研究
满分:2 分
16. 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于1946年提出的
A. 裴斯泰洛齐
B. 库尔特勒温
C. 卢梭
D. 福碌贝尔
满分:2 分
17.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 定量研究
B. 定性研究
C. 基础研究
D. 理论研究
满分:2 分
18.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的一个分支学科。
A. 学前教育科学
B. 学前教育
C. 科学
D. 教育科学
满分:2 分
19. 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
A. 随机抽样
B. 抽查
C. 抽样
D. 选择
满分:2 分
20. 封闭性问卷也叫()。
A. 结构型问卷
B. 无结构性问卷
C. 送发问卷
D. 邮寄问卷
满分:2 分
华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根据对研究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2. 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是()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关变量
D. 控制变量
满分:2 分
3. 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有()。
A. 观察者的主客观条件
B. 观察目的
C. 观察设备
D. 观察活动的特点
满分:2 分
4. 教育实验内在效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A.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B.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水平
C. 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正确性
D. 实验者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有效性
满分:2 分
5. 数据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有()。
A. 数据资料的检查
B. 数据资料的分类
C. 数据资料的呈现
D. 数据资料的评价
满分:2 分
6. 描述记录法可分为()。
A. 佚事记录法
B. 表格记录法
C. 日记描述法
D. 连续记录法
满分:2 分
7.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
A. 观察
B. 问卷
C. 访谈
D. 测验
满分:2 分
8. 自编测验的优点在于()。
A. 针对性强
B. 灵活性强
C. 节约时间
D. 操作相对简便
满分:2 分
9. 在实验实施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具体有()。
A. 操纵自变量
B. 控制自变量
C. 观察和测量因变量
D. 控制无关变量
满分:2 分
10. 按照课题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课题分为()
A. 纵向来源的课题
B. 因果性课题
C. 横向来源的课题
D. 研究者自选课题
满分:2 分
11. 文字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是()。
A. 真实
B. 及时
C. 具体
D. 简明扼要
满分:2 分
12. 前实验设计常见的模式有()。
A. 单组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满分:2 分
1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阶段有()。
A. 研究实施阶段
B. 研究准备阶段
C. 研究总结阶段
D. 研究评价阶段
满分:2 分
14.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与其他形式的调查相比,其优势表现在()
A. 收集资料的效率高
B. 能获取多种形式的资料
C. 匿名性强
D. 节约研究资源
满分:2 分
15.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16. 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
A. 应用性课题
B. 描述性课题
C. 因果性课题
D. 预测性课题
满分:2 分
17. 整理和分析资料时要注意()问题。
A.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及时
B.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客观
C. 整理资料要规范
D. 对资料的整理要仔细
满分:2 分
18. 根据研究者是否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和访谈过程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访谈分为()。
A. 非结构性访谈
B. 间接访谈
C. 直接访谈
D. 结构性访谈
满分:2 分
19. 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A. 测验的交互作用
B. 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C. 实验安排的副效应
D. 多重处理干扰
满分:2 分
20. .测试的准备工作有()。
A. 掌握测验的基本知识技能
B. 熟悉测量量表
C. 准备测验要使用的材料和场所
D. 做好测验约定
满分:2 分
21. 科研报告的引言应包括的内容有()
A. 对研究问题的清晰的界定和描述
B. 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C. 提出并阐述研究假设
D. 研究过程
满分:2 分
22. 选择观察方法时应系统地考虑()因素。
A. 观察的目的
B. 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
C. 被观察者的条件
D. 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满分:2 分
23. 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24.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25. 观察的准备包括()
A. 确定观察时间
B. 做好观察的计划
C. 培训观察人员
D. 边观察边思考
满分:2 分
26. 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 一致性
B. 精练可行性
C. 学术性
D. 可测性
满分:2 分
27. 观察记录表的主要形式有()。
A. 事件记录表
B. 时间取样记录表
C. 行为核对表
D. 等级评定记录表
满分:2 分
28. 根据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将访谈分为___。
A. 个别访谈
B. 集体访谈
C. 直接访谈
D. 间接访谈
满分:2 分
29. 测验法的优点是()。
A. 效率高
B. 比较准确可靠
C. 施测过程容易控制
D. 结果处理方便
满分:2 分
30. 确定先进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的标准有()
A. 现实性
B. 典型性
C. 适用性
D. 创造性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可行性原则
B. 价值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客观性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学前儿童是指()儿童。
A. 0-7周岁
B. 0-6岁
C. 0-3岁
D. 0-5岁
满分:2 分
3. 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以上的样本。
A. 5
B. 30
C. 0
D. 50
满分:2 分
4.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 学前教育
B. 教育科学
C. 科学
D. 学前教育科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
A. 应用研究
B. 定量研究
C. 基础研究
D. 定性研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科研活动的主题是()
A. 科研课题
B. 问题
C. 研究目的
D. 研究内容
满分:2 分
7. 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叫()
A. 样本
B. 随机样本
C. 大样本
D. 小样本
满分:2 分
8. 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是()的延伸。
A.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B. 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单组前后测设计
满分:2 分
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10. ()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A. 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 现场研究
D. 开发研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文字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客观
B. 准确
C. 庞杂
D. “去伪存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以后
D. 20世纪30年代
满分:2 分
13. 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
A. 定性
B. 开发研究
C. 定量研究
D. 综合研究
满分:2 分
14. 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
A. 个体
B. 总体
C. 样本
D. 大样本
满分:2 分
15. 基础研究又被称为(),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基本理论研究
D. 应用研究
满分:2 分
16. 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于1946年提出的
A. 裴斯泰洛齐
B. 库尔特勒温
C. 卢梭
D. 福碌贝尔
满分:2 分
17.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 定量研究
B. 定性研究
C. 基础研究
D. 理论研究
满分:2 分
18.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的一个分支学科。
A. 学前教育科学
B. 学前教育
C. 科学
D. 教育科学
满分:2 分
19. 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
A. 随机抽样
B. 抽查
C. 抽样
D. 选择
满分:2 分
20. 封闭性问卷也叫()。
A. 结构型问卷
B. 无结构性问卷
C. 送发问卷
D. 邮寄问卷
满分:2 分
华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根据对研究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2. 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是()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关变量
D. 控制变量
满分:2 分
3. 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有()。
A. 观察者的主客观条件
B. 观察目的
C. 观察设备
D. 观察活动的特点
满分:2 分
4. 教育实验内在效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A.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B.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水平
C. 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正确性
D. 实验者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有效性
满分:2 分
5. 数据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有()。
A. 数据资料的检查
B. 数据资料的分类
C. 数据资料的呈现
D. 数据资料的评价
满分:2 分
6. 描述记录法可分为()。
A. 佚事记录法
B. 表格记录法
C. 日记描述法
D. 连续记录法
满分:2 分
7.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
A. 观察
B. 问卷
C. 访谈
D. 测验
满分:2 分
8. 自编测验的优点在于()。
A. 针对性强
B. 灵活性强
C. 节约时间
D. 操作相对简便
满分:2 分
9. 在实验实施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具体有()。
A. 操纵自变量
B. 控制自变量
C. 观察和测量因变量
D. 控制无关变量
满分:2 分
10. 按照课题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课题分为()
A. 纵向来源的课题
B. 因果性课题
C. 横向来源的课题
D. 研究者自选课题
满分:2 分
11. 文字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是()。
A. 真实
B. 及时
C. 具体
D. 简明扼要
满分:2 分
12. 前实验设计常见的模式有()。
A. 单组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满分:2 分
1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阶段有()。
A. 研究实施阶段
B. 研究准备阶段
C. 研究总结阶段
D. 研究评价阶段
满分:2 分
14.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与其他形式的调查相比,其优势表现在()
A. 收集资料的效率高
B. 能获取多种形式的资料
C. 匿名性强
D. 节约研究资源
满分:2 分
15.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16. 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
A. 应用性课题
B. 描述性课题
C. 因果性课题
D. 预测性课题
满分:2 分
17. 整理和分析资料时要注意()问题。
A.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及时
B.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客观
C. 整理资料要规范
D. 对资料的整理要仔细
满分:2 分
18. 根据研究者是否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和访谈过程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访谈分为()。
A. 非结构性访谈
B. 间接访谈
C. 直接访谈
D. 结构性访谈
满分:2 分
19. 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A. 测验的交互作用
B. 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C. 实验安排的副效应
D. 多重处理干扰
满分:2 分
20. .测试的准备工作有()。
A. 掌握测验的基本知识技能
B. 熟悉测量量表
C. 准备测验要使用的材料和场所
D. 做好测验约定
满分:2 分
21. 科研报告的引言应包括的内容有()
A. 对研究问题的清晰的界定和描述
B. 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C. 提出并阐述研究假设
D. 研究过程
满分:2 分
22. 选择观察方法时应系统地考虑()因素。
A. 观察的目的
B. 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
C. 被观察者的条件
D. 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满分:2 分
23. 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24.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25. 观察的准备包括()
A. 确定观察时间
B. 做好观察的计划
C. 培训观察人员
D. 边观察边思考
满分:2 分
26. 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 一致性
B. 精练可行性
C. 学术性
D. 可测性
满分:2 分
27. 观察记录表的主要形式有()。
A. 事件记录表
B. 时间取样记录表
C. 行为核对表
D. 等级评定记录表
满分:2 分
28. 根据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将访谈分为___。
A. 个别访谈
B. 集体访谈
C. 直接访谈
D. 间接访谈
满分:2 分
29. 测验法的优点是()。
A. 效率高
B. 比较准确可靠
C. 施测过程容易控制
D. 结果处理方便
满分:2 分
30. 确定先进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的标准有()
A. 现实性
B. 典型性
C. 适用性
D. 创造性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