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写作(1)》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4 道试题,共 72 分。)
V
1. 用说理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议论、评述的短篇文章是____。
A. 读后感
B. 短论
C. 文艺评论
D. 学术论文
满分:3 分
2. 客观描写就是客观、准确地描摹对象的方法,它较多地应用于____。
A. 散文
B. 通讯
C. 消息
D. 科技文章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____。
A. 说明型
B. 议论型
C. 记叙型
D. 综合型
满分:3 分
4. 文章各部分不得互相矛盾,这是指结构的____。
A. 完整性要求
B. 严密性要求
C. 连贯性要求
D. 灵活性要求
满分:3 分
5. 解说词通常在对画面进行明晰解说的同时,插入一些精辟的议论,或熔铸某种感情,以揭示画面的深意。这体现了解说词的____种特点?
A. 指要性
B. 扩引性
C. 清晰性
D. 评论性
满分:3 分
6. 从生活中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叫____。
A. 材料
B. 素材
C. 题材
D. 资料
满分:3 分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文章范畴的是____。
A. 锤炼主题
B. 编写提纲
C. 增删材料
D. 推敲语言
满分:3 分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调查报告、总结一般都用第三人称写
B. 调查报告、总结一般都用第一人称写
C. 调查报告一般用第三人称,总结则多用第一人称写
D. 调查报告一般用第一人称,总结则多用第三人称写
满分:3 分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执笔起草的范畴有____。
A. 审题、拟题
B. 编写提纲
C. 化整为零
D. 增删材料
满分:3 分
10. 用"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来证明反动派不打不倒的抽象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____。
A. 例证法
B. 引证法
C. 喻证法
D. 因果法
满分:3 分
11. 素材是指____。
A. 比较简明单一的材料
B. 文章中准备采用的材料
C. 未经过加工的材料
D. 作者已经掌握的固有材料
满分:3 分
12. 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____。
A. 记叙型
B. 说明型
C. 议论型
D. 综合型
满分:3 分
13.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嵌进另一有关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主线来写,就叫做____。
A. 补叙
B. 平叙
C. 插叙
D. 分叙
满分:3 分
14. 各种写作活动都具有的主要的共同特点是____。
A. 应用性、抒情性、思辨性
B. 思想性、社会性、形象性
C. 说明性、描述性、议论性
D. 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5. 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个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是____。
A. 用形象手法暗示主题
B. 说明主题的表达方式
C. 直接点明主题
D. 标明表现主题的线索
满分:3 分
16. 下列公文用语中属于上行文的是____。
A. 特此报请核批
B. 望研究执行
C. 特此批复
D. 望即函复
满分:3 分
17. 以某个具体的场面描写作开头的方式,较多的见于____。
A. 消息
B. 通讯
C. 简报
D. 短论
满分:3 分
18. 从描写的风格看,描写可分为____。
A. 白描与细描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主观描写与客观描写
D.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满分:3 分
19. 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称做是____。
A. 母题
B. 课题
C. 主题
D. 标题
满分:3 分
20. 下列属于说明书的写作要求,即内容特点的是____。
A. 指要性
B. 实用性
C. 明晰性
D. 通俗性
满分:3 分
21. 以分列条款的叙述方法为主要写作特点的是____。
A. 章程
B. 计划
C. 总结
D. 简报
满分:3 分
22. 下列几种资料,属原始资料的是____。
A. 分类剪报
B. 会议记录
C. 读书笔记
D. 资料汇编
满分:3 分
23. 下列属于公文专用语中"过渡用语"的是____。
A. 兹因
B. 是否可行
C. 综上所述
D. 兹经
满分:3 分
24.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体现了____一种文体的风格?
A. 短论
B. 杂文
C. 小品文
D. 文艺评论
满分:3 分
华师《写作(1)》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文艺评论是评论者的一种独创性的领略和发现,可以随心所欲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科普说明文具有较强的通俗性,它的语言要求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不能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副题,也称为辅题、引题,其作用主要在于披露消息的某些重要、具体的细节,仿佛是正题的补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文章中引用的科学原理、定义属于观念性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般书信的收信人的称呼可以写在开头第一行,也可以写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顶格,专用书信的称呼则均写在开头第一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知悉"、"台鉴"、"谨禀"都属于书信特定用语中的具名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人物描写中常用的独白方式属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写作学术论文时,必须完整引用有关资料,即照录原文,不能任意删减或增添别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提炼主题时,选取新颖、独特的角度主要包括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认识角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论证是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意向书是一种法人或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书面协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散文的语言可以说是最自由的,甚至可以用直白如话的形态与读者见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公文重在实用,应当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的准确、恰当,切不可有疏漏含糊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比较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方法是白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4 道试题,共 72 分。)
V
1. 用说理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议论、评述的短篇文章是____。
A. 读后感
B. 短论
C. 文艺评论
D. 学术论文
满分:3 分
2. 客观描写就是客观、准确地描摹对象的方法,它较多地应用于____。
A. 散文
B. 通讯
C. 消息
D. 科技文章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____。
A. 说明型
B. 议论型
C. 记叙型
D. 综合型
满分:3 分
4. 文章各部分不得互相矛盾,这是指结构的____。
A. 完整性要求
B. 严密性要求
C. 连贯性要求
D. 灵活性要求
满分:3 分
5. 解说词通常在对画面进行明晰解说的同时,插入一些精辟的议论,或熔铸某种感情,以揭示画面的深意。这体现了解说词的____种特点?
A. 指要性
B. 扩引性
C. 清晰性
D. 评论性
满分:3 分
6. 从生活中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叫____。
A. 材料
B. 素材
C. 题材
D. 资料
满分:3 分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文章范畴的是____。
A. 锤炼主题
B. 编写提纲
C. 增删材料
D. 推敲语言
满分:3 分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调查报告、总结一般都用第三人称写
B. 调查报告、总结一般都用第一人称写
C. 调查报告一般用第三人称,总结则多用第一人称写
D. 调查报告一般用第一人称,总结则多用第三人称写
满分:3 分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执笔起草的范畴有____。
A. 审题、拟题
B. 编写提纲
C. 化整为零
D. 增删材料
满分:3 分
10. 用"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来证明反动派不打不倒的抽象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____。
A. 例证法
B. 引证法
C. 喻证法
D. 因果法
满分:3 分
11. 素材是指____。
A. 比较简明单一的材料
B. 文章中准备采用的材料
C. 未经过加工的材料
D. 作者已经掌握的固有材料
满分:3 分
12. 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____。
A. 记叙型
B. 说明型
C. 议论型
D. 综合型
满分:3 分
13.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嵌进另一有关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主线来写,就叫做____。
A. 补叙
B. 平叙
C. 插叙
D. 分叙
满分:3 分
14. 各种写作活动都具有的主要的共同特点是____。
A. 应用性、抒情性、思辨性
B. 思想性、社会性、形象性
C. 说明性、描述性、议论性
D. 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5. 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个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是____。
A. 用形象手法暗示主题
B. 说明主题的表达方式
C. 直接点明主题
D. 标明表现主题的线索
满分:3 分
16. 下列公文用语中属于上行文的是____。
A. 特此报请核批
B. 望研究执行
C. 特此批复
D. 望即函复
满分:3 分
17. 以某个具体的场面描写作开头的方式,较多的见于____。
A. 消息
B. 通讯
C. 简报
D. 短论
满分:3 分
18. 从描写的风格看,描写可分为____。
A. 白描与细描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主观描写与客观描写
D.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满分:3 分
19. 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称做是____。
A. 母题
B. 课题
C. 主题
D. 标题
满分:3 分
20. 下列属于说明书的写作要求,即内容特点的是____。
A. 指要性
B. 实用性
C. 明晰性
D. 通俗性
满分:3 分
21. 以分列条款的叙述方法为主要写作特点的是____。
A. 章程
B. 计划
C. 总结
D. 简报
满分:3 分
22. 下列几种资料,属原始资料的是____。
A. 分类剪报
B. 会议记录
C. 读书笔记
D. 资料汇编
满分:3 分
23. 下列属于公文专用语中"过渡用语"的是____。
A. 兹因
B. 是否可行
C. 综上所述
D. 兹经
满分:3 分
24.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体现了____一种文体的风格?
A. 短论
B. 杂文
C. 小品文
D. 文艺评论
满分:3 分
华师《写作(1)》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文艺评论是评论者的一种独创性的领略和发现,可以随心所欲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科普说明文具有较强的通俗性,它的语言要求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不能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副题,也称为辅题、引题,其作用主要在于披露消息的某些重要、具体的细节,仿佛是正题的补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文章中引用的科学原理、定义属于观念性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般书信的收信人的称呼可以写在开头第一行,也可以写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顶格,专用书信的称呼则均写在开头第一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知悉"、"台鉴"、"谨禀"都属于书信特定用语中的具名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人物描写中常用的独白方式属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写作学术论文时,必须完整引用有关资料,即照录原文,不能任意删减或增添别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提炼主题时,选取新颖、独特的角度主要包括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认识角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论证是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意向书是一种法人或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书面协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散文的语言可以说是最自由的,甚至可以用直白如话的形态与读者见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公文重在实用,应当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的准确、恰当,切不可有疏漏含糊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比较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方法是白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