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A. 劳动过程
B. 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
D. 价值实现过程
满分:2 分
2.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
A.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 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满分:2 分
5.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____。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满分:2 分
6.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____。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C. 《哲学的贫困》的问世
D. 《神圣家族》的问世
满分:2 分
9.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 普遍性
B. 特殊性
C. 斗争性
D. 客观性
满分:2 分
10.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____。
A.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B.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同时实现
D. 缓和与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满分:2 分
11.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____。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与制”
B. 公私合营
C. 建立垄断银行
D. 相互联合
满分:2 分
13.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生产社会化
C. 固定资本更新
D. 资本主义私有制
满分:2 分
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不足
B. 生产过剩
C. 消费不足
D. 失业增加
满分:2 分
16. 相对静止是____。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满分:2 分
17.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 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 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 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满分:2 分
18. 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 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 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 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
A.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 规律的平等性
C.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 规律的能动作用
满分:2 分
20.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 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 运动范畴
D. 意识范畴
满分:2 分
2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____。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22.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____。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土地的有限性
D. 土地的等级差别
满分:2 分
23.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满分:2 分
24.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满分:2 分
25. 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26.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 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 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 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A. 垄断
B. 剥削
C. 国家 调节
D. 对外掠夺
满分:2 分
2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满分:2 分
29.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
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 人的个体差异性
C. 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 民主自由
B. 提倡人本主义
C. 反对封建束缚
D. 利己主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1.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 人是符号动物
D.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2. 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国体是____。
A. 资产阶级专政
B. 法西斯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满分:2 分
34.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5. 土地的价格____。
A. 是资本化的地租
B. 与地租成反比
C. 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D. 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
满分:2 分
36.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____。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满分:2 分
37.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满分:2 分
38. 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9.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____。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满分:2 分
40.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满分:2 分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满分:2 分
2. 垄断利润是()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 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 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满分:2 分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满分:2 分
4.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 政治组织形式
C. 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
满分:2 分
5. 自由的真善美规定包括____。
A. 自由的认识论规定
B. 自由的价值论规定
C. 自由的美学规定
D. 自由的物理学规定
满分:2 分
6. 社会存在包括()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 经济关系
D. 全部社会关系
满分:2 分
7.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 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交换价值的基础
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满分:2 分
8. 人性有哪些构成部分____。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神学属性
D. 思维属性
满分:2 分
9.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
满分:2 分
10. 实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____。
A. 选择性
B. 客观性
C. 能动性
D. 社会历史性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A. 劳动过程
B. 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
D. 价值实现过程
满分:2 分
2.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
A.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 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满分:2 分
5.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____。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满分:2 分
6.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____。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C. 《哲学的贫困》的问世
D. 《神圣家族》的问世
满分:2 分
9.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 普遍性
B. 特殊性
C. 斗争性
D. 客观性
满分:2 分
10.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____。
A.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B.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同时实现
D. 缓和与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满分:2 分
11.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____。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与制”
B. 公私合营
C. 建立垄断银行
D. 相互联合
满分:2 分
13.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生产社会化
C. 固定资本更新
D. 资本主义私有制
满分:2 分
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不足
B. 生产过剩
C. 消费不足
D. 失业增加
满分:2 分
16. 相对静止是____。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满分:2 分
17.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 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 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 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满分:2 分
18. 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 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 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 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
A.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 规律的平等性
C.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 规律的能动作用
满分:2 分
20.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 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 运动范畴
D. 意识范畴
满分:2 分
2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____。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22.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____。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土地的有限性
D. 土地的等级差别
满分:2 分
23.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满分:2 分
24.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满分:2 分
25. 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26.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 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 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 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A. 垄断
B. 剥削
C. 国家 调节
D. 对外掠夺
满分:2 分
2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满分:2 分
29.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
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 人的个体差异性
C. 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 民主自由
B. 提倡人本主义
C. 反对封建束缚
D. 利己主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1.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 人是符号动物
D.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2. 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国体是____。
A. 资产阶级专政
B. 法西斯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满分:2 分
34.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5. 土地的价格____。
A. 是资本化的地租
B. 与地租成反比
C. 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D. 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
满分:2 分
36.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____。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满分:2 分
37.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满分:2 分
38. 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9.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____。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满分:2 分
40.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满分:2 分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满分:2 分
2. 垄断利润是()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 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 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满分:2 分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满分:2 分
4.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 政治组织形式
C. 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
满分:2 分
5. 自由的真善美规定包括____。
A. 自由的认识论规定
B. 自由的价值论规定
C. 自由的美学规定
D. 自由的物理学规定
满分:2 分
6. 社会存在包括()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 经济关系
D. 全部社会关系
满分:2 分
7.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 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交换价值的基础
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满分:2 分
8. 人性有哪些构成部分____。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神学属性
D. 思维属性
满分:2 分
9.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
满分:2 分
10. 实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____。
A. 选择性
B. 客观性
C. 能动性
D. 社会历史性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