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认识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满分:2 分
2.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____。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土地的有限性
D. 土地的等级差别
满分:2 分
3.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满分:2 分
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不足
B. 生产过剩
C. 消费不足
D. 失业增加
满分:2 分
6.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 科学社会主义
满分:2 分
8.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____。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满分:2 分
9. 平均利润的形成表明____。
A. 各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B. 各产业部门的每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
C.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
D.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满分:2 分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_。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满分:2 分
11.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国际化大生产
C. 剩余价值生产
D. 现代商品生产
满分:2 分
12.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
A.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 规律的平等性
C.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 规律的能动作用
满分:2 分
13.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 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 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 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满分:2 分
14.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满分:2 分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
D. 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
满分:2 分
16.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国体是____。
A. 资产阶级专政
B. 法西斯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满分:2 分
17.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满分:2 分
19.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 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 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 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生产社会化
C. 固定资本更新
D. 资本主义私有制
满分:2 分
21.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 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消灭利益差别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满分:2 分
2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满分:2 分
24.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____。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25.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满分:2 分
26.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____。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满分:2 分
27.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 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 运动范畴
D. 意识范畴
满分:2 分
28.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 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
满分:2 分
30.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与制”
B. 公私合营
C. 建立垄断银行
D. 相互联合
满分:2 分
3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A. 劳动过程
B. 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
D. 价值实现过程
满分:2 分
3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平等互利的关系
B. 互利互惠的关系
C. 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 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34.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
A. 议会制
B. 两党制或多党制
C. 分权制
D. 普选制
满分:2 分
35. 哲学基本问题是____。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C. 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满分:2 分
36.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____。
A. 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满分:2 分
37.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____。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满分:2 分
38.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A.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 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满分:2 分
39.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0.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____。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满分:2 分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A. 立法司法职能
B. 对内职能
C. 对外职能
D. 行政职能
满分:2 分
2.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____。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满分:2 分
3. 马克思主义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包括____。
A. 主体意志的自由不仅是可能的的而且是必然的
B. 自由是绝对的
C. 客观必然性限制主体的意志自由
D.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表现为在自由和必然之间进行选择的一种活动。
满分:2 分
4.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满分:2 分
5.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____。
A.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满分:2 分
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 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唯物辩证法
满分:2 分
8. 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____。
A. 生产资料
B.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D. 剩余价值
满分:2 分
9.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满分:2 分
1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
A. 发达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B.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 人的全面发展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认识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满分:2 分
2.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____。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土地的有限性
D. 土地的等级差别
满分:2 分
3.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满分:2 分
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不足
B. 生产过剩
C. 消费不足
D. 失业增加
满分:2 分
6.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 科学社会主义
满分:2 分
8.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____。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满分:2 分
9. 平均利润的形成表明____。
A. 各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B. 各产业部门的每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
C.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
D.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满分:2 分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_。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满分:2 分
11.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国际化大生产
C. 剩余价值生产
D. 现代商品生产
满分:2 分
12.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
A.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 规律的平等性
C.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 规律的能动作用
满分:2 分
13.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 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 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 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满分:2 分
14.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满分:2 分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
D. 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
满分:2 分
16.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国体是____。
A. 资产阶级专政
B. 法西斯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满分:2 分
17.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满分:2 分
19.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 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 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 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生产社会化
C. 固定资本更新
D. 资本主义私有制
满分:2 分
21.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 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消灭利益差别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满分:2 分
2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满分:2 分
24.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____。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25.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满分:2 分
26.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____。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满分:2 分
27.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 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 运动范畴
D. 意识范畴
满分:2 分
28.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 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
满分:2 分
30. 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与制”
B. 公私合营
C. 建立垄断银行
D. 相互联合
满分:2 分
3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A. 劳动过程
B. 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
D. 价值实现过程
满分:2 分
3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平等互利的关系
B. 互利互惠的关系
C. 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 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34.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
A. 议会制
B. 两党制或多党制
C. 分权制
D. 普选制
满分:2 分
35. 哲学基本问题是____。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C. 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满分:2 分
36.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____。
A. 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满分:2 分
37.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____。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满分:2 分
38.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A.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 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满分:2 分
39.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0.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____。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满分:2 分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A. 立法司法职能
B. 对内职能
C. 对外职能
D. 行政职能
满分:2 分
2.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____。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满分:2 分
3. 马克思主义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包括____。
A. 主体意志的自由不仅是可能的的而且是必然的
B. 自由是绝对的
C. 客观必然性限制主体的意志自由
D.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表现为在自由和必然之间进行选择的一种活动。
满分:2 分
4.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满分:2 分
5.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____。
A.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满分:2 分
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 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唯物辩证法
满分:2 分
8. 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____。
A. 生产资料
B.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D. 剩余价值
满分:2 分
9.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满分:2 分
1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
A. 发达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B.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 人的全面发展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