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行政管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行政信息、资金、资材构成行政组织的:
A. 物质基础
B. 技术基础
C. 改革动力
D. 发展前提
满分:4 分
2. 行政管理的幅度与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是: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等比关系
D. 乘积关系
满分:4 分
3. 在布莱克・穆顿管理方格中最满意的领导方式是:
A. 9・9型
B. 9・1型
C. 5・5型
D. 1・9型
满分:4 分
4. 我国实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属于:
A. 单一税制
B. 复合税制
C. 分税制
D. 收支包干制
满分:4 分
5. 最早提出领导四要素的管理学者是:
A. 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B. 法国的法约尔
C. 意大利的马基维弗利
D. 美国的亨利・泰勒
满分:4 分
6.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立法监督的部门是:
A. 政党
B. 专门监督机构
C. 社会团体
D. 各级人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行政管理是:
A. 国家形成的产物
B. 私有制形成的产物
C. 商品经济的产物
D. 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满分:4 分
8. 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是:
A. 集权型
B. 分权型
C.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 均权型
满分:4 分
9. 我国财政预算的技术组织形式是:
A. 绩效预算
B. 零基预算
C. 单一预算
D. 复式预算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
A. 宗法关系
B. 个人品德
C. 考试成绩
D. 群众推荐
满分:4 分
西电《行政管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 行政信息
B. 行政组织
C. 行政监督
D. 行政执行
E. 行政领导
满分:4 分
2.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将我国公务分为四大职类,分别是:
A. 综合管理类
B. 业务技术类
C. 行政执法类
D. 其他特殊类
E. 经营管理类
满分:4 分
3. 在行政领导体制中,集权制的优点是:
A. 事权集中责任分明
B. 便于监督不易舞弊
C. 决策迅速执行有力
D. 指挥果断效率高
E. 个人负责不易失误
满分:4 分
4. 对于风险型决策应坚持的正确原则是:
A. 最佳目标原则
B. 权衡利弊原则
C. 满意原则
D. 利益最大原则
E. 最小遗憾原则
满分:4 分
5. 构成行政领导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A. 领导者
B. 被领导者
C. 作用对象
D. 行政资源
E. 行政环境
满分:4 分
6.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A. 环境因素
B. 组织因素
C. 人员因素
D. 技术因素
E. 社会因素
满分:4 分
7.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法失职应承担的责任有:
A. 行政责任
B. 政治责任
C. 民事责任
D. 刑事责任
E. 道德责任
满分:4 分
8.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提出的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是:
A. 行政政策的科学化
B. 行政决策的准确化
C. 行政效率的持续化
D. 行政效率、成本、公平的统一化
E. 行政利益的最大化
满分:4 分
9. 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式是:
A. 阵变式
B. 渐变式
C. 突变式
D. 剧变式
E. 裂变式
满分:4 分
10. 构成行政决策机制的组织机构一般有:
A. 行政中枢系统
B. 行政咨询系统
C. 行政执行系统
D. 行政信息系统
E. 行政监督系统
满分:4 分
11. 韦伯阐述的行政组织理论原则解决了行政组织建构和运行过程中的:
A. 效率性
B. 精确性
C. 稳定性
D. 随机性
E. 连续性
满分:4 分
1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A. 功能调整
B. 结构重组
C. 行为变革
D. 职能转变
E. 人事变动
满分:4 分
13. 我国封建社会具有世界最丰富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了:
A. 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
B. 不同的行政学派
C. 科学而系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D. 丰富的人事行政管理经验
E. 严格而完善的行政监督机制
满分:4 分
14. 配置行政领导集体的原则是:
A. 知识互补
B. 能力叠加
C. 年龄梯形
D. 心理相容
E. 组织适应
满分:4 分
15. 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 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要求
B. 行政主体自身建设的要求
C. 科学管理运动的要求
D. 政党政治的要求
E. 社会主义思潮的要求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行政信息、资金、资材构成行政组织的:
A. 物质基础
B. 技术基础
C. 改革动力
D. 发展前提
满分:4 分
2. 行政管理的幅度与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是: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等比关系
D. 乘积关系
满分:4 分
3. 在布莱克・穆顿管理方格中最满意的领导方式是:
A. 9・9型
B. 9・1型
C. 5・5型
D. 1・9型
满分:4 分
4. 我国实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属于:
A. 单一税制
B. 复合税制
C. 分税制
D. 收支包干制
满分:4 分
5. 最早提出领导四要素的管理学者是:
A. 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B. 法国的法约尔
C. 意大利的马基维弗利
D. 美国的亨利・泰勒
满分:4 分
6.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立法监督的部门是:
A. 政党
B. 专门监督机构
C. 社会团体
D. 各级人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行政管理是:
A. 国家形成的产物
B. 私有制形成的产物
C. 商品经济的产物
D. 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满分:4 分
8. 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是:
A. 集权型
B. 分权型
C.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 均权型
满分:4 分
9. 我国财政预算的技术组织形式是:
A. 绩效预算
B. 零基预算
C. 单一预算
D. 复式预算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
A. 宗法关系
B. 个人品德
C. 考试成绩
D. 群众推荐
满分:4 分
西电《行政管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 行政信息
B. 行政组织
C. 行政监督
D. 行政执行
E. 行政领导
满分:4 分
2.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将我国公务分为四大职类,分别是:
A. 综合管理类
B. 业务技术类
C. 行政执法类
D. 其他特殊类
E. 经营管理类
满分:4 分
3. 在行政领导体制中,集权制的优点是:
A. 事权集中责任分明
B. 便于监督不易舞弊
C. 决策迅速执行有力
D. 指挥果断效率高
E. 个人负责不易失误
满分:4 分
4. 对于风险型决策应坚持的正确原则是:
A. 最佳目标原则
B. 权衡利弊原则
C. 满意原则
D. 利益最大原则
E. 最小遗憾原则
满分:4 分
5. 构成行政领导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A. 领导者
B. 被领导者
C. 作用对象
D. 行政资源
E. 行政环境
满分:4 分
6.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A. 环境因素
B. 组织因素
C. 人员因素
D. 技术因素
E. 社会因素
满分:4 分
7.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法失职应承担的责任有:
A. 行政责任
B. 政治责任
C. 民事责任
D. 刑事责任
E. 道德责任
满分:4 分
8.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提出的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是:
A. 行政政策的科学化
B. 行政决策的准确化
C. 行政效率的持续化
D. 行政效率、成本、公平的统一化
E. 行政利益的最大化
满分:4 分
9. 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式是:
A. 阵变式
B. 渐变式
C. 突变式
D. 剧变式
E. 裂变式
满分:4 分
10. 构成行政决策机制的组织机构一般有:
A. 行政中枢系统
B. 行政咨询系统
C. 行政执行系统
D. 行政信息系统
E. 行政监督系统
满分:4 分
11. 韦伯阐述的行政组织理论原则解决了行政组织建构和运行过程中的:
A. 效率性
B. 精确性
C. 稳定性
D. 随机性
E. 连续性
满分:4 分
1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A. 功能调整
B. 结构重组
C. 行为变革
D. 职能转变
E. 人事变动
满分:4 分
13. 我国封建社会具有世界最丰富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形成了:
A. 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
B. 不同的行政学派
C. 科学而系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D. 丰富的人事行政管理经验
E. 严格而完善的行政监督机制
满分:4 分
14. 配置行政领导集体的原则是:
A. 知识互补
B. 能力叠加
C. 年龄梯形
D. 心理相容
E. 组织适应
满分:4 分
15. 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 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要求
B. 行政主体自身建设的要求
C. 科学管理运动的要求
D. 政党政治的要求
E. 社会主义思潮的要求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客户关系管理》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