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化学》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科目:大学化学 2015-03-17 14:24:12

西交《大学化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SO2(g)+O2(g)SO3(g)+Q反应平衡后,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4.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时n(SO2)=1.4mol,n(O2)=0.9mol,则此时SO3物质的量为()
A. 1.4mol
B. 1.6mol
C. 1.8mol
D. 2.0mol

2.“清洁生产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是()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的定义
B. 国际环保局的定义
C. 《21世纪议程》的定义
D. 美国环保局的定义

3.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g)+O2(g) == 2H2O(1) △H= 85.8kJ/mol
B. 2H2(g)+ O2(g) == 2H2O(1) △H= +571.6 kJ/mol
C. 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
D. H2(g)+1/2O2(g) == H2O(1) △H= 85.8kJ/mol
此题选: D
4.“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着重于()的定义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经济属性
D. 科技属性

5.有控制地将氧或含氧化合物通入高温煤炭发生有机物的部分氧化反应,从而获得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的过程是()
A. 煤的气化
B. 煤的液化
C. 煤的干馏

6.使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是()
A. C0
B. O3
C. CO2
D. Rn

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8.将2molPCl3和1molCl2充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3(g)+Cl2(g) 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那么,在同体积容器中充入1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 0.2mol
B. 小于0.2mol
C. 大于0.2mol而小于0.4mol
D. 0.4mol

9.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OH是强电解质,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Ca(OH)2也是强电解质,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
B. CH4是正四面体结构,SiH4也是正四面体结构
C. O2与Cu反应生成CuO,S与Cu反应生成CuS
D. 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10.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 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C.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
D. 纯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11.1mol,373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二个不同过程达到 373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 (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 (2) 真空蒸发,这二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A. W1 W2 Q1 Q2
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
D. W1 W2 Q1< Q2

12.在相同条件下(T=500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SO2和1gO2,乙容器充入2gSO2和2g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 平衡后O2的浓度:乙>甲
C. 平衡后SO2的转化率:乙>甲
D. 平衡后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此题选: D
13.1mol 理想气体经历可逆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有下列几种,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Cv(T1- T2)
B. Cp(T2-T1)
C. (P1V1- P2V2)/(r-1)
D. R(T1-T2)/(r-1)

14.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矿物燃料是:
A. 水煤气
B. CO
C. 石油
D. 天然气
此题选: D
15.石油化工的某些设备(如加热炉、热分解炉)的材料一般是()
A. 铝锂合金
B. 耐热材料
C. 钛合金
D. 磁性合金

16.已知H2(g)+Cl2(g)=2HCl(g) △H=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 △H为()
A. 184.6kJ/mol
B. -92.3kJ/mol
C. -369.2kJ/mol
D. 92.3kJ/mol
此题选: D
17.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A. 10:1
B. 5:1
C. 1:1
D. 1:10

18.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跃居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首位?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19.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273K,202.65 kPa 经 PT = 常数 的可逆途径压缩到 405.3 kPa的终态,该气体的 △U 为()
A. 1702 J
B. -406.8 J
C. 406.8 J
D. -1702 J
此题选: D
20.酸雨形成主要是由于:
A. 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D.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21.化学反应在只做体积功的等温等压条件下,若从反应物开始进行反应,则此反应()
A. 是热力学可逆过程
B. 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C. 是否可逆不能确定
D. 是不能进行的过程

22.在1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X和2L气体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下列反应:4X(g)+3Y(g)Q(g)+nR(g)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大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此反应中的n值是()
A. 3
B. 4
C. 5
D. 6
此题选: D
2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
B.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吸热44KJ

24.当以 5mol H2气与 4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 2mol HCl 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H2(g) + Cl2(g) → 2HCl(g),则反应进度ξ应是:()
A. 1 mol
B. 2mol
C. 4mol
D. 5mol

25.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若以锌和盐酸为体系则()
A. Q < 0 , W = 0 , △rU < 0
B. Q = 0 , W 0 , △rU < 0
C. Q < 0 , W 0 , △rU = 0
D. Q < 0 , W 0 , △rU < 0
此题选: D
2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27.按照材料的发展情况看,它大致可分为五代,第三代是什么材料?()
A. 天然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可设计材料
D. 智能材料

28.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mL6mol•L-1醋酸和20mL6mol•L-1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和后再试验则()
A. 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B. 灯光变暗
C. 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
D. 灯光变亮

29.生物分子有两类不同的作用力,生物元素借以结合成为生物分子的强作用力--()
A. 共价键
B. 非共价键
C. 分子间力
D. 氢键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二次能源

31.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誉的是:
A. 铁
B. 镍
C. 钛
D. 铜

32.苯在一个刚性的绝热容器中燃烧,则 C6H6(l) + (15/2)O2(g) = 6CO2+ 3H2O(g):()
A. △U = 0 , △H < 0 , Q = 0
B. △U = 0 , △H 0 , W = 0
C. Q = 0 , △U = 0 , △H = 0
D. Q = 0 , △U ≠ 0 , △H ≠ 0

33.一般把PH值低于()的降雨称为酸雨。
A. 5.0
B. 5.6
C. 7.0
D. 6.5

3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4A(g)+5B(g) C(g)+6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的A,同时生成nmol的C
B. 单位时间内消耗4nmol的A,同时消耗5nmol的B
C.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4∶5∶4∶6
D. 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此题选: D
3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太阳能
B. 煤炭
C. 石油
D. 电能

3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NH3,若将平衡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A. 平衡不移动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37.在一刚性的绝热箱中,隔板两边均充满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只是两边压力不等,已知 P右< P左,则将隔板抽去后应有()
A. Q = 0 W = 0 △U = 0
B. Q = 0 W < 0 △U 0
C. Q 0 W < 0 △U 0
D. △U = 0 , Q = W ≠ 0

38.将煤置于隔绝空气的密闭炼焦炉内加热的过程是()
A. 煤的气化
B. 煤的液化
C. 煤的干馏

39.把固体的煤炭通过化学加工的方法,使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等产品的过程是()
A. 煤的气化
B. 煤的液化
C. 煤的干馏

40.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 (1) 因为 △H = Q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 △H (2) 因为 △H = Qp,所以 Q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 (3) 公式 △H = Q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 (4) 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 (4)
B. (3) (4)
C. (2) (3)
D. (1) (2)




西交《大学化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量越大越好
B. 固体燃料块越大越好
C. 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
D. 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2.生物分子有两类不同的作用力,决定生物分子高层次结构和生物分子之间借以相互识别、结合、作用的弱作用力是()
A. 共价键
B. 非共价键
C. 分子间力
D. 氢键

3.下列能源中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太阳能
B. 煤炭
C. 石油
D. 电能

4.今后的能源发展方向:()
A. 可持续发展节能战略
B. 可持续发展洁净煤技术战略
C. 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战略
D. 可持续清洁生产战略

5.金属中组成永磁性材料的主要元素是:
A. 铁
B. 镍
C. 钴
D. 稀土金属

6.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
A. 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B. 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
C. 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
D. 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7.我国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A. 燃煤过程中排放的SO2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B.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C. 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SO2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D. 工厂废气的排出造成的污染

8.总能系统的模式主要有:()
A. 热电联产
B. 区域供热
C.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D. 生活废物的能源化利用

9.离子极化的一般规律:
A. 负离子半径越大,电荷越大,就越易被极化
B. 负离子半径越大,电荷越大,就越难被极化
C. 正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大,极化力就越强
D. 正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大,极化力就越弱

10.量子数有哪些?()
A. 主量子数
B. 角量子数
C. 磁量子数
D. 自旋量子数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