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技术(高起专)》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科目:电工电子技术(高起专) 2015-03-17 14:24:19
西交《电工电子技术(高起专)》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A. 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B. 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大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C. 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小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D. 在某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2. 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________伏。
A. 0.1
B. 0.7
C. 0.2
D. 0.5

3. 在饱和区,发射结处于________偏置,集电结也处于________偏置。
A. 正向,正向
B. 正向,反向
C. 反向,反向
D. 反向,正向

4. 多级放大电路与单级放大电路相比,电压增益和通频带_________。
A. 电压增益减小,通频带变宽
B. 电压增益减小,通频带变窄
C. 电压增益提高,通频带变宽
D. 电压增益提高,通频带变窄
此题选: D
5. 漂移运动:在电场作用下,载流子 ________的 ________运动。
A. 无规则,定向
B. 有规则,定向
C. 有规则,不定向
D. 无规则,定向

6. 当温度升高时,少子的数量 ________?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多
D. 不确定

7. 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P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主要是________ ,N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主要是 ________。
A. 电子电流,空穴电流
B. 空穴电流,电子电流
C. 电子电流,电子电流
D. 空穴电流,空穴电流

8. 放大电路在小信号运用时的动态特性如Au、ri、r0等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 图解法
B. 瞬时极性法
C. 微变等效电路法
D. 估算法

9. 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当电压_________时,电场能_________,电容元件从电源取用电能。
A. 减小,减小
B. 增大,增大
C. 不变,不变
D. 增大,减小

10. 下面哪些选项与电容器的电容值计算无关? _________
A. 极板面积
B. 板间距离
C. 介电常数
D. 极板厚度
此题选: D
11. 为更好的抑制零漂,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________
A. 直接耦合电路
B. 阻容耦合电路
C. 差动放大电路
D. 反馈放大电路

12. 电感元件具有______的特性。
A. 通低频阻高频
B. 高频和低频都导通
C. 通高频阻低频
D. 高频和低频都阻止

13. 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中频小信号时,输出电压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________。
A. 截止失真
B. 饱和失真
C. 交越失真
D. 频率失真

14. 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使其输入电阻比无反馈时_________。
A. 减小了F倍
B. 增大了F倍
C. 减小了(1+AF)倍
D. 增大了(1+AF)倍
此题选: D
15. JK触发器的输入J和K都接高电平上,如果现态为Qn=0,则其次态应为_________。
A. 0
B. 1
C. 高阻
D. 不定

16. PN结具有________。
A. 单向导电性,其导电的方向是从P到N
B. 单向导电性,其导电的方向是从N到P
C. 双向导电性
D. 以上都不对

17. 下列数中值最大的为?________
A. (9.5)16进制
B. (12.5)8进制
C. (1001.101)2进制
D. (9.5)10进制

18.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PN结变窄,正向电流________,正向电阻________,PN结处于导通状态 。
A. 较大,较小
B. 较小,较大
C. 较大,较大
D. 较小,较小

19. 有10101的二进制代码,表示十进制数为________。
A. 11
B. 20
C. 21
D. 25

20. 请判断以下哪个电路不是时序逻辑电路?________
A. 计数器
B. 寄存器
C. 译码器
D. 触发器

西交《电工电子技术(高起专)》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逻辑函数的化简的好处?_________
A. 可使用较少的逻辑门实现同样的逻辑功能
B. 可节省器件,降低成本
C. 利用逻辑代数变换,可用不同的门电路实现相同的逻辑功能
D. 不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

2. TTL门电路与分立元件相比的优点?_________
A. 速度快
B. 可靠性高
C. 微型化
D. 大型化

3. 下面电源模型哪些是理想受控电源模型? _________
A. VCVS
B. CCVS
C. VCCS
D. CCCS

4.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的特点? _________
A. 内阻为0
B.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C.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D. 内阻无穷大

5.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_________
A. 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与平均值Uo与放电时间常数RLC有关
B. 采用电容滤波时,带负载能力较差
C. 流过二极管的瞬时电流很大
D. 电容滤波适合于要求输出电压较低、负载电流较大且负载变化较大的场合

6. 关于叠加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A.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原理也适用于非线线性电路
C. 线性电路的功率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
D. 线性电路的功率能用叠加原理计算.

7.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_________
A. 由逻辑图写出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B. 运用逻辑代数化简或变换
C. 列逻辑状态表
D. 分析逻辑功能

8. 二极管伏安特性说法正确的? ________
A. 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去单向导电性
B. 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C. 二极管是理想的,正向导通时正向管压降为零
D. 二极管是理想的,反向截止时二极管相当于断开

9. 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_________
A. 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
B. 短路处的电压无穷大
C. 短路处的电流视电路情况而定
D. 短路处的电流为无穷大

10. 双稳态触发器的特点? _________
A. 有两个稳定状态“0”态和“1”态
B. 能根据输入信号将触发器置成“0”或“1”态
C. 具有记忆功能
D. 输入信号消失后,被置成的“0”或“1”态丢失

11. 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_________
A. 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RL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
B. 对串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
C. 对并联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D.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12. 共发射极电路的饱和区描述正确的?_________
A. 发射结处于反向偏置
B.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
C. 集电结处于正偏
D. 集电结处于反偏

13. 门电路的基本概念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元件
B. 门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所以门电路又称为逻辑门电路
C. 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它能按照一定的条件去控制信号的通过或不通过
D. 基本逻辑关系为“与”、“或”、“非”三种

14. 放大电路中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A.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
B. 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动态的基础
C. 不同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是不同的
D. 不同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是相同的

15. 共射极放大电路特点? _________
A. 放大倍数高
B. 输入电阻低
C. 输出电阻高
D. 输出电阻低

西交《电工电子技术(高起专)》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三极管最基本的应用是截止与饱和。
A. 错误
B. 正确

2. 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一般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起开关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3. 通常将纯净的,晶格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
A. 错误
B. 正确

4. 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的电路。
A. 错误
B. 正确

5. 三极管的基区很厚,且掺杂比较高。
A. 错误
B. 正确

6. 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和主要参数与温度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7. 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只有加一定的负栅压,才能形成导电沟道而导通。
A. 错误
B. 正确

8. 触发器就是能够存储1位二值信号的基本单元电路。
A. 错误
B. 正确

9. 三极管正偏时基极电流不能太大,以免发射结烧坏。
A. 错误
B. 正确

10. 放大电路的前提是不失真。
A. 错误
B. 正确

11. 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可用来稳定直流电压。
A. 错误
B. 正确

12. 把二进制码按一定规律编排,使每组代码具有一特定的含义,称为编码。具有编码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编码器。
A. 错误
B. 正确

1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很大。
A. 错误
B. 正确

14. 逻辑门电路是模拟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
A. 错误
B. 正确

15.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和功率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