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科目:公共关系学 2015-03-17 14:24:26
西交《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三名五度战略中,( )是指公众持久地选择、支持的概率。
A. 指名度
B. 忠诚度
C. 美誉度
D. 知名度
满分:2 分
2. ( )指遇事总是服从众人的意识,思考问题不冒尖,不“各色”。
A. 唯经验定势
B. 从众定势
C. 非理性定势
D. 权威定势
满分:2 分
3. ( )不是按公关部的隶属关系来划分的公共关系部模式。
A. 专职公关部
B. 部门并列型公关部
C. 部门所属型公关部
D. 总经理直接负责型公关部
满分:2 分
4. ( )也称为信息的完全度。
A. 信息密度
B. 信息融度
C. 信息宽度
D. 信息真度
满分:2 分
5. ( )是指把企划与公关相结合的一种工作模式,是一种新的思路,即从企业的现状和整体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创意、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系统的策略规划。
A. 社会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企划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满分:2 分
6. 公共关系的“由头”由三个要素组成,以下( )不属于这三个要素。
A. 符合公众的利益
B. 符合组织机构的总体目标和自身利益
C. 具有社会价值
D. 具有新闻价值
满分:2 分
7. ( )亦称理念统一化,有人将其形象的表述为“企业的心”。
A. 行为识别系统
B. 理想识别系统
C. 理念识别系统
D. 视觉识别系统
满分:2 分
8. ( )不属于全员公共关系意识的作用。
A.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 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
C. 有利于普及公关知识
D. 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满分:2 分
9. 按照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文献资料可以分为三类,以下( )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的结果。
A. 古典文献
B. 书面文献
C. 声像文献
D. 电子文献
满分:2 分
10. 按照一定时期内经营业务量的大小来确定预算的方法是( )。
A. 量入为出法
B. 投资报酬法
C. 竞争对垒法
D. 固定比率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关于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众利益优于组织利益的原则
B. 总体形象高于特殊形象的原则
C. 知晓度重于美誉度的原则
D.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 )是指在组织初创时期或新产品、新服务首次推出时为打开局面而采用的公关工作模式,是打基础的模式。
A.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防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维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 )指信息的方向与采集范围。
A. 信息响度
B. 信息向度
C. 信息调和度
D. 信息真度
满分:2 分
14. ( )被称为“投公众所好的意识”,是公关意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意识。
A. 塑造形象的意识
B. 尊重公众的意识
C. 创新审美的意识
D. 立足长远的意识
满分:2 分
15. 在CIS的构成要素中,( )是“企业的脸”,是“企业的门面”。
A. 听觉识别系统
B. 理念识别系统
C. 视觉识别系统
D. 行为识别系统
满分:2 分
16. 德尔菲法又称( )。
A. 自由讨论法
B. 排列法
C. 信息交合法
D. 匿名咨询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企业精神传播的具体方法不包括( )。
A. 条例法
B. 群众法
C. 标语法
D. 广告法
满分:2 分
18. 《有效公共关系》是( )的著作。
A. 斯科特.卡特里普等人
B. 爱德华.伯奈斯
C. 乔治.里克尔
D. 艾维.李
满分:2 分
19. 1987年5月( )在北京成立。
A. 上海公共关系协会
B.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C.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D. 伟达公司北京办事处
满分:2 分
20. 被誉为“公关之父”的是( )
A. 爱德华.伯奈斯
B. 艾维.李
C. 安德鲁.杰克逊
D.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满分:2 分
21. ( )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关活动模式,目的是通过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机构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谋,使组织行为尽可能地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起来。
A. 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满分:2 分
2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组织目标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动力
B. 公众心理是公共关系策划的次战场
C. 信息个性是公共关系策划打入市场的“金刚钻”
D. 审美情趣是公共关系策划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钥匙”
满分:2 分
23. “四步工作法”是( )提出的。
A. 爱德华.伯奈斯
B. 安德鲁.杰克逊
C. 艾维.李
D.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满分:2 分
24. ( )是公共关系部的长期工作。
A. 组织记者招待会
B. 编辑、联系印刷组织的内部刊物
C. 组织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听证会
D. 管理好组织的无形资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 )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事物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很深刻、很强烈的影响。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2 分
26. ( )指信息内容在定量方面的精确程度。
A. 信息精度
B. 信息真度
C. 信息融度
D. 信息密度
满分:2 分
27. 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是( )
A. 公众
B. 传播
C. 组织形象
D. 社会组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8. 在CIS的构成要素中,( )是“企业的家”
A. 听觉识别系统
B. 行为识别系统
C. 理念识别系统
D. 环境识别系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不包括( )。
A. 以消费者为核心
B. 以“多元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C. 以资料库为基础
D. 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满分:2 分
30. 头脑风暴法又称( )。
A. 自由讨论法
B. 默写法
C. 匿名咨询法
D. 对演法
满分:2 分
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众定势形成的途径是“儿童在走向成年过程中接受的权威教育”
B. 要想突破经验定势,首先要摆正个体创新和群体稳定的关系
C. 经验具有时空和主体的狭隘性
D. 唯书本定势和经验定势是一回事
满分:2 分
32. 阿伦.森特是( )的代表人物。
A. 单向吹嘘式公共关系
B. 双向对称式公共关系
C. 双向沟通式公共关系
D. 单向传播式公共关系
满分:2 分
33. “五步工作法”相对于“四步工作法”来说,增加了( )
A. 调查研究
B. 传播实施
C. 反馈评估
D. 论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4. 集体访谈法的优点不包括( )。
A. 人多见识广
B. 简便易行
C. 询问表回收率高
D. 了解情况快
满分:2 分
35. ( )不是设计调查问卷的要则。
A. 问题要具体
B. 问题要复杂
C. 用词要简洁
D. 要客观中立
满分:2 分
36. ( )是指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及辅助工具,观察和记录调查对象表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
A. 访谈法
B. 文献调查法
C. 实地调查法
D. 异地调查法
满分:2 分
37. 下列各项中,( )不是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A.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防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满分:2 分
38.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
A. 社会分工的发展
B.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D. 大众传播的发展
满分:2 分
39. ( )在CIS的构成要素中,人称“企业的手”。
A. 行为识别系统
B. 视觉识别系统
C. 经验识别系统
D. 历史识别系统
满分:2 分
40. ( )指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时效性。
A. 信息响度
B. 信息密度
C. 信息真度
D. 信息速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哪些属于公共关系的职能( )
A. 社会交往,组建网络
B. 教育引导,培育市场
C. 平衡利益,协调关系
D. 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满分:2 分
2. 自身传播的特点有( )。
A. 传播量大
B. 内在形式
C. 交流基础
D. 使用广泛、频繁
满分:2 分
3. ( )是组织的内部信息。
A. 政治环境
B. 组织的历史
C. 组织的目标
D. 公众需求
满分:2 分
4. 危机有很多特征,主要表现在( )。
A. 突发性
B. 难以预测性
C. 严重的危害性
D. 舆论的关注性
满分:2 分
5. 组织的外部环境信息包括( )。
A. 经济环境
B. 科技环境
C. 公众环境
D. 组织环境
满分:2 分
6. 巴纳姆恪守的信条是( )
A.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
B. 公众要被愚弄
C. 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
D. 凡是宣传皆是好事
满分:2 分
7. 观察法的优点有( )。
A. 直观性和可靠性
B. 间接性和可靠性
C. 简便灵活
D. 繁杂真实
满分:2 分
8. 选择传播媒介的基本原则有( )。
A. 根据公关工作的目标要求来选择
B. 根据不同的对象来选择
C. 根据传播内容来选择
D. 根据经济条件来选择
满分:2 分
9. 企业文化的更新步骤包括( )。
A. 发动群众,政府管理
B. 审时度势,适时更新
C. 发动群众,更新共识
D. 反复探索,构筑新模式
满分:2 分
10. 从过程上分类,公共关系目标可以分为( )。
A. 满意目标
B. 有效目标
C. 备用目标
D. 追踪目标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