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西安交通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科目:环境规划与管理 2015-03-17 14:24:58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满分:2 分
2. 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
A. 物质生产
B. 自然净化
C. 环境生产
D. 资源再生
满分:2 分
3.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A. 20世纪50~60年代
B. 20世纪50~70年代
C. 20世纪70~9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满分:2 分
4. 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
A. 国家审计机关
B. 社会审计机构
C. 国际审计机构
D. ①、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
A. 人――地关系观
B. 价值观
C. 消费观
D. 科学观
满分:2 分
6. ()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满分:2 分
7.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
A. 状态
B. 思想
C. 生活方式
D. 行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 结构性 有限性 整体性 社会性
B. 系统性 结构性 动态性 社会性
C. 有限性 区域性 社会性 多用途性
D. 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 多用途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 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A. 局部优势
B. 潜在优势
C. 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满分:2 分
10. 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
A. 强制性
B. 权威性
C. 规范性
D. ①、②和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环境规划按性质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2. 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包括()
A. 定期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科学估算
D. 专项调查
满分:2 分
3. 区域规划的特点()
A. 综合性
B. 战略性
C. 地域性
D. 整体性
满分:2 分
4. 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
A. 用水总量规划
B. 工业用水系统规划
C.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D. 水资源系统规划
满分:2 分
5. 水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化学类污染
B. 生物行污染
C. 物理性污染
D. 地质性污染
满分:2 分
6. 土地评价内容包括()
A.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
B. 社会经济属性
C. 商业经济属性
满分:2 分
7. 水环境容量按水环境规划目标分为()
A. 自然水环境容量
B. 管理水环境容量
C. 规划环境容量
满分:2 分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A.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B. 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
C. 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D. 区域发展可行性分析
满分:2 分
9.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
C. 绿色 GDP
D. 人均GIP
满分:2 分
10.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
A. 原始型
B. 年轻型
C. 成年型
D. 衰老型
满分:2 分
1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三河指的是()
A. 淮河
B. 海河
C. 辽河
D. 塔里木河
满分:2 分
12. 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A.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
B.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C.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D.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满分:2 分
13.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
A. 经济制约型
B. 社会制约性
C. 协调型
D. 环境制约型
满分:2 分
14. 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三个方面
A. 污染防治
B. 生态保护
C. 资源开发
D. 环境保护
满分:2 分
15. 环境规划按环境要素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区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16. 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大量观察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归纳推断法
满分:2 分
17. 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
A. 复合生态
B. 人类生态
C. 产业生态
D. 经济生态
满分:2 分
18. ()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A. 水质
B. 水污染
C. 水量
D. 水生态
满分:2 分
19. 区域具有()的特征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动态性
D. 稳定性
满分:2 分
20.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包括()阶段
A. 城市膨胀阶段
B. 市区蔓生阶段
C. 城市向心体
D. 城市连绵带
满分:2 分
21.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程序包括()
A. 调查准备
B. 分析预测及规划编制
C. 成果总结及验收
D. 成果评估
满分:2 分
22. 区域分工的模式()
A. 垂直分工
B. 水平分工
C. 混合分工
满分:2 分
23.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A.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
B.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C.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满分:2 分
24.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
A. 环境质量指标
B.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C.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D. 相关性指标
满分:2 分
25. 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A. 河流流量调控
B. 河内人工复氧
C. 污水调节
满分:2 分
26.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原则()
A. 综合保护
B. 连续保护
C. 因地制宜
D. 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满分:2 分
27.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
A.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B. 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C. 环境污染预测及规划
满分:2 分
28.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
A.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B.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C. 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满分:2 分
29.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
A. 有限性
B. 动态性
C. 可增强性
D. 无限性
满分:2 分
30. 自然环境评价方法包括()
A. 类比分析法
B. 列表请单法
C. 生态图法
D. 生态评价法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容量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容量怎么变化,污染物排放有没有超过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性描述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环境质量目标是反映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可分配容量一般为点源污染所占有的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五年计划”是由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环境年容量是绝对环境容量乘以污染物年净化率(重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长远环境规划一般为5~10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的量,又不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从中心至外围逐渐升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满分:2 分
2. 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
A. 物质生产
B. 自然净化
C. 环境生产
D. 资源再生
满分:2 分
3.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A. 20世纪50~60年代
B. 20世纪50~70年代
C. 20世纪70~9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满分:2 分
4. 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
A. 国家审计机关
B. 社会审计机构
C. 国际审计机构
D. ①、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
A. 人――地关系观
B. 价值观
C. 消费观
D. 科学观
满分:2 分
6. ()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满分:2 分
7.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
A. 状态
B. 思想
C. 生活方式
D. 行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 结构性 有限性 整体性 社会性
B. 系统性 结构性 动态性 社会性
C. 有限性 区域性 社会性 多用途性
D. 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 多用途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 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A. 局部优势
B. 潜在优势
C. 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满分:2 分
10. 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
A. 强制性
B. 权威性
C. 规范性
D. ①、②和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环境规划按性质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2. 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包括()
A. 定期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科学估算
D. 专项调查
满分:2 分
3. 区域规划的特点()
A. 综合性
B. 战略性
C. 地域性
D. 整体性
满分:2 分
4. 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
A. 用水总量规划
B. 工业用水系统规划
C.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D. 水资源系统规划
满分:2 分
5. 水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化学类污染
B. 生物行污染
C. 物理性污染
D. 地质性污染
满分:2 分
6. 土地评价内容包括()
A.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
B. 社会经济属性
C. 商业经济属性
满分:2 分
7. 水环境容量按水环境规划目标分为()
A. 自然水环境容量
B. 管理水环境容量
C. 规划环境容量
满分:2 分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A.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B. 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
C. 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D. 区域发展可行性分析
满分:2 分
9.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
C. 绿色 GDP
D. 人均GIP
满分:2 分
10.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
A. 原始型
B. 年轻型
C. 成年型
D. 衰老型
满分:2 分
1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三河指的是()
A. 淮河
B. 海河
C. 辽河
D. 塔里木河
满分:2 分
12. 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A.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
B.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C.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D.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满分:2 分
13.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
A. 经济制约型
B. 社会制约性
C. 协调型
D. 环境制约型
满分:2 分
14. 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三个方面
A. 污染防治
B. 生态保护
C. 资源开发
D. 环境保护
满分:2 分
15. 环境规划按环境要素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区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16. 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大量观察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归纳推断法
满分:2 分
17. 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
A. 复合生态
B. 人类生态
C. 产业生态
D. 经济生态
满分:2 分
18. ()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A. 水质
B. 水污染
C. 水量
D. 水生态
满分:2 分
19. 区域具有()的特征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动态性
D. 稳定性
满分:2 分
20.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包括()阶段
A. 城市膨胀阶段
B. 市区蔓生阶段
C. 城市向心体
D. 城市连绵带
满分:2 分
21.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程序包括()
A. 调查准备
B. 分析预测及规划编制
C. 成果总结及验收
D. 成果评估
满分:2 分
22. 区域分工的模式()
A. 垂直分工
B. 水平分工
C. 混合分工
满分:2 分
23.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A.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
B.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C.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满分:2 分
24.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
A. 环境质量指标
B.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C.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D. 相关性指标
满分:2 分
25. 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A. 河流流量调控
B. 河内人工复氧
C. 污水调节
满分:2 分
26.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原则()
A. 综合保护
B. 连续保护
C. 因地制宜
D. 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满分:2 分
27.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
A.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B. 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C. 环境污染预测及规划
满分:2 分
28.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
A.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B.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C. 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满分:2 分
29.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
A. 有限性
B. 动态性
C. 可增强性
D. 无限性
满分:2 分
30. 自然环境评价方法包括()
A. 类比分析法
B. 列表请单法
C. 生态图法
D. 生态评价法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容量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容量怎么变化,污染物排放有没有超过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性描述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环境质量目标是反映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可分配容量一般为点源污染所占有的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五年计划”是由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环境年容量是绝对环境容量乘以污染物年净化率(重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长远环境规划一般为5~10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的量,又不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从中心至外围逐渐升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