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环境土壤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土壤中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顺序为( )
A. Na+ K+ NH4+ H+ Mg2+ Ca2+ Al 3+ Fe3+
B. NH4+ Na+ K+ Mg2+ Ca2+ H+ Al3+ Fe3+
C. Na+ K+ NH4+ Mg2+ Ca2+ H+ Al3+ Fe3+
满分:2 分
2. 土壤细沙或粉粒中常有云母碎片,其风化物是植物( )的最重要来源
A. N元素
B. P元素
C. K元素
D. Fe元素
满分:2 分
3. 人们说的热性土石( )
A. 粘土
B. 砂土
C. 壤土
满分:2 分
4. 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为( )
A. 玄武岩
B. 石灰岩
C. 板岩
D. 页岩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 )
A. 铁芒萁
B. 杜鹃
C. 松叶草
D. 映山红
满分:2 分
6. 环境本底值的获得通过运用( )方法
A. 采样分析
B. 数学推断
C. 数理统计
D. 检验分析结果
满分:2 分
7. ( )构成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和性质等影响甚大。
A. 原生矿物
B. 次生矿物
C. 可溶性矿物
D. 土壤矿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硬度为7的矿物是( )
A. 磷灰石
B. 长石
C. 石英
满分:2 分
9. 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是 ( )
A. 块状结构
B. 柱状结构
C. 核状结构
D. 团粒结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土壤无机磷主要以( )状态存在
A. 水溶态磷
B. 吸附态磷
C. 矿物态磷
满分:2 分
11. 粘土矿物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 )
A. 蒙脱土
B. 高岭石
C. 伊利石
满分:2 分
12. ( )的释放速率通常是衡量土壤有机质分解率和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
A. N2
B. O2
C. CO2
满分:2 分
13. 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南北差异只要是( )
A. 气候
B. 植被
C. 粘土矿物
满分:2 分
14. 某定量土壤风干状态重100g,烘干状态重90g,则其土壤含水率为( )
A. 10%
B. 90%
C. 11%
D. 47%
满分:2 分
15. 土壤中既能被土壤保持又能被作物全部利用的有效水分是( )
A. 吸湿水
B. 膜状水
C. 毛管水
D. 重力水
满分:2 分
16. ( )是土壤中极为稳定,是土壤的基地物
A. 石英
B. 辉石
C. 角闪石
D. 硫化物
满分:2 分
17. 一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是水量的( )较好
A. 30~60%
B. 10~30%
C. 20%~50%
D. 50~80%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土壤胶体双电层构造中,( )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与土壤人员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也可以直接向稀溶液中扩散
A. 胶核
B. 扩散层
C. 非活性亚层
D. 决定电位离子层
满分:2 分
19. 下列属于此生矿物的是( )
A. 碳酸盐、氯化物、角闪石
B. 石英、二氧化硅、蒙脱石
C. 氧化铁、氧化锰、三水铝石
D. 高岭石、绿泥石、白云母
满分:2 分
20. ( )是土壤沙化的主导因子
A. 人为活动
B. 自然因素
C. 土壤自身退化
满分:2 分
21. 土壤表面能引起吸收的是( )
A. 机械性吸收
B. 物理性吸收
C. 物理化学性吸收
满分:2 分
22. 19世纪70-80年代( )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A. 俄国威廉斯
B. 德国马伯特
C. 俄国道库恰耶夫
D. 美国马伯特
满分:2 分
23. 土种是土壤分类系统( )
A. 基本单元
B. 续分单元
C. 辅助单元
满分:2 分
24. 土壤中水势中产生渗透势的土壤是( )
A. 栗钙土
B. 黑土
C. 盐土
满分:2 分
25. 土壤空气中O2含量低至 ( )时,绝大多数作物根系停止发育
A. 2%以下
B. 5%以下
C. 7%以下
D. 10%以下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土壤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土壤发生中的基本成土作用包括()
A. 物理作用
B. 化学作用
C. 生物作用
D. 微生物作用
满分:2 分
2. 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有3个发生层,分别是()
A. 淋溶层
B. 淀积层
C. 母质层
D. 岩石层
满分:2 分
3.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A. 分解有机质,释放潜能和养分
B. 参与腐殖质形成,增强土壤肥力
C. 生物固定大气中的N
D. 分解矿物,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
满分:2 分
4. 根据土壤沙化区域差异和发生发展特点,我国沙漠化土壤(地)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A. 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B. 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C. 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D. 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满分:2 分
5. 影响土壤空气运动和交换的主要因素()
A. 气象因素
B. 土壤因素
C. 工业污染
D. 农业措施
满分:2 分
6.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因素()
A. 质地
B. 土壤胶体类型
C. SiO2/R2O3
D. pH
满分:2 分
7.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
A. 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
B. 土壤质量动力学方法
C. 土壤质量多变量指标方法
满分:2 分
8. 土壤温度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A. 太阳辐射平衡
B. 土壤热量平衡
C. 土壤热学性质
D. 土壤空气
满分:2 分
9. 土壤肥力类型包括()
A. 自然肥力
B. 人为肥力
C. 潜在肥力
D. 有效(经济)肥力
满分:2 分
10. 土壤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体现在()
A. 数量的有限性;
B. 质量的可变性;
C. 质量的守恒性
D. 空间分布的固定性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土壤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的O2数量土壤呼吸强度不仅作为土壤通气指标,而且是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肥料三要素是指钙镁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其含量相互消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南方大部分土壤中的磷酸盐主要是钙磷酸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气对流量随土壤透气率和气压梯度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实际上是土壤所带正电荷的数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胶体是土壤中化学性质最为活跃的物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时间因素对土壤形成没有直接作用,但可体现土壤的发育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反硝化过程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利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化学容量法代替生物学容量法求得土壤临界浓度是可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土壤通气量: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氧气体总量(CO2+O2)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土壤生产力是土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人类管理措施下所具有的生产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通常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育程度,而不是年数,即所谓的相对年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某土壤含水量200g・kg-1,则1千克该土壤含水分200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土壤中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顺序为( )
A. Na+ K+ NH4+ H+ Mg2+ Ca2+ Al 3+ Fe3+
B. NH4+ Na+ K+ Mg2+ Ca2+ H+ Al3+ Fe3+
C. Na+ K+ NH4+ Mg2+ Ca2+ H+ Al3+ Fe3+
满分:2 分
2. 土壤细沙或粉粒中常有云母碎片,其风化物是植物( )的最重要来源
A. N元素
B. P元素
C. K元素
D. Fe元素
满分:2 分
3. 人们说的热性土石( )
A. 粘土
B. 砂土
C. 壤土
满分:2 分
4. 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为( )
A. 玄武岩
B. 石灰岩
C. 板岩
D. 页岩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 )
A. 铁芒萁
B. 杜鹃
C. 松叶草
D. 映山红
满分:2 分
6. 环境本底值的获得通过运用( )方法
A. 采样分析
B. 数学推断
C. 数理统计
D. 检验分析结果
满分:2 分
7. ( )构成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和性质等影响甚大。
A. 原生矿物
B. 次生矿物
C. 可溶性矿物
D. 土壤矿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硬度为7的矿物是( )
A. 磷灰石
B. 长石
C. 石英
满分:2 分
9. 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是 ( )
A. 块状结构
B. 柱状结构
C. 核状结构
D. 团粒结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土壤无机磷主要以( )状态存在
A. 水溶态磷
B. 吸附态磷
C. 矿物态磷
满分:2 分
11. 粘土矿物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 )
A. 蒙脱土
B. 高岭石
C. 伊利石
满分:2 分
12. ( )的释放速率通常是衡量土壤有机质分解率和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
A. N2
B. O2
C. CO2
满分:2 分
13. 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南北差异只要是( )
A. 气候
B. 植被
C. 粘土矿物
满分:2 分
14. 某定量土壤风干状态重100g,烘干状态重90g,则其土壤含水率为( )
A. 10%
B. 90%
C. 11%
D. 47%
满分:2 分
15. 土壤中既能被土壤保持又能被作物全部利用的有效水分是( )
A. 吸湿水
B. 膜状水
C. 毛管水
D. 重力水
满分:2 分
16. ( )是土壤中极为稳定,是土壤的基地物
A. 石英
B. 辉石
C. 角闪石
D. 硫化物
满分:2 分
17. 一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是水量的( )较好
A. 30~60%
B. 10~30%
C. 20%~50%
D. 50~80%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土壤胶体双电层构造中,( )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与土壤人员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也可以直接向稀溶液中扩散
A. 胶核
B. 扩散层
C. 非活性亚层
D. 决定电位离子层
满分:2 分
19. 下列属于此生矿物的是( )
A. 碳酸盐、氯化物、角闪石
B. 石英、二氧化硅、蒙脱石
C. 氧化铁、氧化锰、三水铝石
D. 高岭石、绿泥石、白云母
满分:2 分
20. ( )是土壤沙化的主导因子
A. 人为活动
B. 自然因素
C. 土壤自身退化
满分:2 分
21. 土壤表面能引起吸收的是( )
A. 机械性吸收
B. 物理性吸收
C. 物理化学性吸收
满分:2 分
22. 19世纪70-80年代( )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A. 俄国威廉斯
B. 德国马伯特
C. 俄国道库恰耶夫
D. 美国马伯特
满分:2 分
23. 土种是土壤分类系统( )
A. 基本单元
B. 续分单元
C. 辅助单元
满分:2 分
24. 土壤中水势中产生渗透势的土壤是( )
A. 栗钙土
B. 黑土
C. 盐土
满分:2 分
25. 土壤空气中O2含量低至 ( )时,绝大多数作物根系停止发育
A. 2%以下
B. 5%以下
C. 7%以下
D. 10%以下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土壤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土壤发生中的基本成土作用包括()
A. 物理作用
B. 化学作用
C. 生物作用
D. 微生物作用
满分:2 分
2. 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有3个发生层,分别是()
A. 淋溶层
B. 淀积层
C. 母质层
D. 岩石层
满分:2 分
3.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A. 分解有机质,释放潜能和养分
B. 参与腐殖质形成,增强土壤肥力
C. 生物固定大气中的N
D. 分解矿物,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
满分:2 分
4. 根据土壤沙化区域差异和发生发展特点,我国沙漠化土壤(地)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A. 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B. 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C. 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D. 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满分:2 分
5. 影响土壤空气运动和交换的主要因素()
A. 气象因素
B. 土壤因素
C. 工业污染
D. 农业措施
满分:2 分
6.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因素()
A. 质地
B. 土壤胶体类型
C. SiO2/R2O3
D. pH
满分:2 分
7.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
A. 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
B. 土壤质量动力学方法
C. 土壤质量多变量指标方法
满分:2 分
8. 土壤温度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A. 太阳辐射平衡
B. 土壤热量平衡
C. 土壤热学性质
D. 土壤空气
满分:2 分
9. 土壤肥力类型包括()
A. 自然肥力
B. 人为肥力
C. 潜在肥力
D. 有效(经济)肥力
满分:2 分
10. 土壤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体现在()
A. 数量的有限性;
B. 质量的可变性;
C. 质量的守恒性
D. 空间分布的固定性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土壤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的O2数量土壤呼吸强度不仅作为土壤通气指标,而且是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肥料三要素是指钙镁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其含量相互消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南方大部分土壤中的磷酸盐主要是钙磷酸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气对流量随土壤透气率和气压梯度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实际上是土壤所带正电荷的数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胶体是土壤中化学性质最为活跃的物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时间因素对土壤形成没有直接作用,但可体现土壤的发育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反硝化过程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利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化学容量法代替生物学容量法求得土壤临界浓度是可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土壤通气量: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氧气体总量(CO2+O2)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土壤生产力是土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人类管理措施下所具有的生产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通常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育程度,而不是年数,即所谓的相对年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某土壤含水量200g・kg-1,则1千克该土壤含水分200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学》在线作业
下一篇 : 12秋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