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迁移
C. 人口素质
D. 人口分布
满分:2 分
2.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 结构性 有限性 整体性 社会性
B. 系统性 结构性 动态性 社会性
C. 有限性 区域性 社会性 多用途性
D. 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 多用途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
A. 人――地关系观
B. 价值观
C. 消费观
D. 科学观
满分:2 分
4. 我国的大气污染以()为主
A. 煤烟型
B. 粉尘型
C. 颗粒物
满分:2 分
5. 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
A. 经济刺激
B. 污染治理
C. 环境评价
D.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A. 20世纪50~60年代
B. 20世纪50~70年代
C. 20世纪70~9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在(),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满分:2 分
8. 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
A. 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B. 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 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D. 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满分:2 分
9. 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
A. 环境制约型规划
B. 生态规划
C.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D. 自然保护规划
满分:2 分
10. 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
A. 国家审计机关
B. 社会审计机构
C. 国际审计机构
D. ①、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
A. 原始型
B. 年轻型
C. 成年型
D. 衰老型
满分:2 分
2.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A.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
B.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C.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满分:2 分
3. 区域规划的特点()
A. 综合性
B. 战略性
C. 地域性
D. 整体性
满分:2 分
4.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
A. 有限性
B. 动态性
C. 可增强性
D. 无限性
满分:2 分
5. 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A.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
B.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C.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D.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满分:2 分
6. 自然环境评价方法包括()
A. 类比分析法
B. 列表请单法
C. 生态图法
D. 生态评价法
满分:2 分
7. 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
A. 复合生态
B. 人类生态
C. 产业生态
D. 经济生态
满分:2 分
8.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
C. 绿色 GDP
D. 人均GIP
满分:2 分
9.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原则()
A. 综合保护
B. 连续保护
C. 因地制宜
D. 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满分:2 分
10. 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三个方面
A. 污染防治
B. 生态保护
C. 资源开发
D. 环境保护
满分:2 分
11.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
A.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B. 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C. 环境污染预测及规划
满分:2 分
12. 水环境容量按水环境规划目标分为()
A. 自然水环境容量
B. 管理水环境容量
C. 规划环境容量
满分:2 分
13. 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A. 河流流量调控
B. 河内人工复氧
C. 污水调节
满分:2 分
14. 环境规划按环境要素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区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15. 环境规划按性质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16.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三河指的是()
A. 淮河
B. 海河
C. 辽河
D. 塔里木河
满分:2 分
17. 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大量观察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归纳推断法
满分:2 分
18.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程序包括()
A. 调查准备
B. 分析预测及规划编制
C. 成果总结及验收
D. 成果评估
满分:2 分
19.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
A.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B.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C. 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满分:2 分
20. 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
A. 用水总量规划
B. 工业用水系统规划
C.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D. 水资源系统规划
满分:2 分
2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三湖指的是()
A. 太湖
B. 巢湖
C. 滇池
D. 西湖
满分:2 分
22.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包括()阶段
A. 城市膨胀阶段
B. 市区蔓生阶段
C. 城市向心体
D. 城市连绵带
满分:2 分
23. 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包括()
A. 定期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科学估算
D. 专项调查
满分:2 分
24.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
A. 环境质量指标
B.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C.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D. 相关性指标
满分:2 分
25. 土地评价内容包括()
A.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
B. 社会经济属性
C. 商业经济属性
满分:2 分
26. 区域具有()的特征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动态性
D. 稳定性
满分:2 分
27. 区域分工的模式()
A. 垂直分工
B. 水平分工
C. 混合分工
满分:2 分
28. ()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A. 水质
B. 水污染
C. 水量
D. 水生态
满分:2 分
29. 水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化学类污染
B. 生物行污染
C. 物理性污染
D. 地质性污染
满分:2 分
30.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
A. 经济制约型
B. 社会制约性
C. 协调型
D. 环境制约型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可分配容量一般为点源污染所占有的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熵是只系统的无序性和混乱度,熵变ds=dsi+dse。()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水环境容量=稀释容量+自净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归纳推断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极差地租因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土地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资源预测―主要是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和资源利用效果的预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环境质量目标是反映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性描述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五年计划”是由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迁移
C. 人口素质
D. 人口分布
满分:2 分
2.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 结构性 有限性 整体性 社会性
B. 系统性 结构性 动态性 社会性
C. 有限性 区域性 社会性 多用途性
D. 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 多用途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
A. 人――地关系观
B. 价值观
C. 消费观
D. 科学观
满分:2 分
4. 我国的大气污染以()为主
A. 煤烟型
B. 粉尘型
C. 颗粒物
满分:2 分
5. 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
A. 经济刺激
B. 污染治理
C. 环境评价
D.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A. 20世纪50~60年代
B. 20世纪50~70年代
C. 20世纪70~9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在(),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满分:2 分
8. 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
A. 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B. 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 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D. 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满分:2 分
9. 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
A. 环境制约型规划
B. 生态规划
C.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D. 自然保护规划
满分:2 分
10. 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
A. 国家审计机关
B. 社会审计机构
C. 国际审计机构
D. ①、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
A. 原始型
B. 年轻型
C. 成年型
D. 衰老型
满分:2 分
2.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A.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
B.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C.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满分:2 分
3. 区域规划的特点()
A. 综合性
B. 战略性
C. 地域性
D. 整体性
满分:2 分
4.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
A. 有限性
B. 动态性
C. 可增强性
D. 无限性
满分:2 分
5. 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A.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
B.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C.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D.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满分:2 分
6. 自然环境评价方法包括()
A. 类比分析法
B. 列表请单法
C. 生态图法
D. 生态评价法
满分:2 分
7. 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
A. 复合生态
B. 人类生态
C. 产业生态
D. 经济生态
满分:2 分
8.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
C. 绿色 GDP
D. 人均GIP
满分:2 分
9.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原则()
A. 综合保护
B. 连续保护
C. 因地制宜
D. 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
满分:2 分
10. 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三个方面
A. 污染防治
B. 生态保护
C. 资源开发
D. 环境保护
满分:2 分
11.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
A.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B. 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C. 环境污染预测及规划
满分:2 分
12. 水环境容量按水环境规划目标分为()
A. 自然水环境容量
B. 管理水环境容量
C. 规划环境容量
满分:2 分
13. 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A. 河流流量调控
B. 河内人工复氧
C. 污水调节
满分:2 分
14. 环境规划按环境要素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区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15. 环境规划按性质划分为()
A. 生态规划
B.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C. 自然保护规划
D.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满分:2 分
16.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三河指的是()
A. 淮河
B. 海河
C. 辽河
D. 塔里木河
满分:2 分
17. 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大量观察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归纳推断法
满分:2 分
18.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程序包括()
A. 调查准备
B. 分析预测及规划编制
C. 成果总结及验收
D. 成果评估
满分:2 分
19.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
A.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B.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C. 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满分:2 分
20. 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
A. 用水总量规划
B. 工业用水系统规划
C.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D. 水资源系统规划
满分:2 分
21.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三湖指的是()
A. 太湖
B. 巢湖
C. 滇池
D. 西湖
满分:2 分
22.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包括()阶段
A. 城市膨胀阶段
B. 市区蔓生阶段
C. 城市向心体
D. 城市连绵带
满分:2 分
23. 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包括()
A. 定期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科学估算
D. 专项调查
满分:2 分
24.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
A. 环境质量指标
B.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C.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D. 相关性指标
满分:2 分
25. 土地评价内容包括()
A.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
B. 社会经济属性
C. 商业经济属性
满分:2 分
26. 区域具有()的特征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动态性
D. 稳定性
满分:2 分
27. 区域分工的模式()
A. 垂直分工
B. 水平分工
C. 混合分工
满分:2 分
28. ()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A. 水质
B. 水污染
C. 水量
D. 水生态
满分:2 分
29. 水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化学类污染
B. 生物行污染
C. 物理性污染
D. 地质性污染
满分:2 分
30.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
A. 经济制约型
B. 社会制约性
C. 协调型
D. 环境制约型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可分配容量一般为点源污染所占有的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熵是只系统的无序性和混乱度,熵变ds=dsi+dse。()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水环境容量=稀释容量+自净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归纳推断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极差地租因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土地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资源预测―主要是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和资源利用效果的预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环境质量目标是反映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性描述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五年计划”是由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法学》在线作业
下一篇 : 13春西安交通大学《环境法》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