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 ρ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A. 全反射
B. 全透射
C. 折射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2. 墙角处有一噪声源,距离它2米处测得声强级为Lp,如果噪声源声功率增加到原来的10倍,其它条件不变,同样位置处测得的声强级为()
A. 10Lp
B. 10+Lp
C. 3+Lp
D. 视噪声源声功率具体数值而定。
满分:2 分
3. 下列不属于声音传播的介质的是()
A. 空气
B. 液体
C. 气体
D. 真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声波传播的物态方程方程把()联系起来。
A. 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
B. 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
C. 声压与流体密度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5. 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包括 ()和消声量这两个方面。
A. 消声频带宽度
B. 消声频率上限
C. 消声频率下限
D. 共振性能。
满分:2 分
6. 消声器的性能评价,可分为: ()、空气动力性能、结构性能、经济性能四个方面。
A. 吸声性能
B. 隔声性能
C. 隔振性能
D. 声学性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某频率声音的响度级是指,该声音引起人耳的感觉相当于()Hz纯音的分贝数。
A. 500
B. 1000
C. 3000
D. 8000。
满分:2 分
8. 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电磁噪声。
A. 振动噪声
B. 工业噪声
C. 空气动力性噪声
D. 褐噪声
满分:2 分
9. 测量厂界噪声时,如果厂界有围墙,测点应位于()
A. 厂界外1m,并高于围墙
B. 厂界外1m,并与围墙等高
C. 厂界内1m,并与围墙等高
D. 厂界内1m,并高于围墙。
满分:2 分
10. 远离墙体的地面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A. 1
B. 2
C. 4
D. 8
满分:2 分
11. 与自由阻尼层结构相比,约束阻尼层结构减震效果更好,其原理是因为增加了()。
A. 压缩与拉伸变形
B. 弯曲变形
C. 扭曲变形
D. 剪切变形。
满分:2 分
12. 对隔声罩来说,哪条叙述是正确的()
A.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小,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高,插入损失越大
B.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大,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高,插入损失越大
C.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小,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低,插入损失越大
D.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大,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低,插入损失越大。
满分:2 分
13. 墙根(远离墙角)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A. 1
B. 2
C. 4
D. 8
满分:2 分
14. 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ρ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A. 全反射
B. 全透射
C. 折射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15. 测量道路交通噪声时,测量前后必须对声级计进行校准。要求测量前后校准偏差不大于(),否则测量无效。
A. 0.5dB
B. 1.0dB
C. 1.5dB
D. 2.0dB。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倍频程中,介于2000Hz和8000Hz之间的频率是()
A. 3000Hz
B. 4000Hz
C. 5000Hz
D. 6000Hz
满分:2 分
17. 声波传播的运动方程把()联系起来。
A. 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
B. 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
C. 声压与流体密度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18. 白噪声具备的哪个特征是错误的()
A. 广谱
B. 类似电视机无节目信号时发出的声音
C. 声能在各频率均匀分布
D. 随机非稳态
满分:2 分
19. 听力损失()以下为正常
A. 10dB
B. 25dB
C. 50dB
D. 100dB
满分:2 分
20.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缺点是()
A. 吸声效果一般
B. 吸声频带窄
C. 易燃
D. 易堵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 )
A. 屏蔽
B. 接地技术
C. 滤波
满分:2 分
2. 环境温度的测量方法()
A. 干球温度法
B. 湿球温度法
C. 黑球温度法
满分:2 分
3. 根据辐射源的规模大小,人为辐射可以分为()
A. 城市杂波辐射
B. 建筑物杂波辐射
C. 单一杂波辐射
D. 复合波辐射
满分:2 分
4. 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有( )
A. 絮凝沉淀
B. 蒸发
C. 离子交换
D. 膜技术
满分:2 分
5. 振动控制的方法包括()
A. 减少振动源的扰动
B. 隔振
C. 阻尼减振
满分:2 分
6. 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以将声波分成()
A. 平面声波
B. 球面声波
C. 柱面声波
满分:2 分
7. 光污染的类型包括()
A. 白亮污染
B. 人工白昼
C. 彩光污染
D. 黑白污染
满分:2 分
8. 振动污染特点()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局部性
D. 瞬时性
满分:2 分
9. 频谱的形状分为()
A. 线状谱
B. 连续谱
C. 复合谱
满分:2 分
10. 振动评价标准包括()
A. 振动的“感觉阈”
B. 振动的“不舒服阈”
C. 振动的“疲劳阈”
D. 振动的“危险阈”
满分:2 分
11. 噪声控制的途径有()
A.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B. 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C. 在接收点进行防护
D.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满分:2 分
12. 噪声源按其发声机理可分为( )
A. 机械噪声
B. 空气动力性噪声
C. 电磁噪声
满分:2 分
13. 控制共振的主要方法( )
A. 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变机型来改变振动的频率
B. 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共振响应
C. 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来增加一些壳机体或仪器仪表的阻尼,以增加能量散逸,降低其振幅
D. 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取局部加强法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
满分:2 分
14. 热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
A. 废热的综合利用
B. 加强隔热保温,防止热损失
C. 寻找新能源
满分:2 分
15. 噪声的特点包括()
A. 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性污染,一般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
B. 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C. 噪声源停止运动后,污染即消失
D. 噪声的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再利用价值不大。
满分:2 分
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危险度是指某个组织或器官接受单位剂量照射后引起第i种有害效应的概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声波在气体和液体中只有纵波纵波纵波纵波;在固体中除了纵波纵波纵波纵波外,还有横波横波横波横波,有时还有纵横波纵横波纵横波纵横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当产生共振时,吸声系数可达0.7以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声音传播的实质是物体振动形式的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气污染物按形成方式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横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纵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空气湿度引起多孔材料含水率变化。湿度增大,孔隙吸水量增加,堵塞细孔,吸声系数下降,先从低频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了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一旦污染源消除,物理性污染即消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0dB代表无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典型的热环境污染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白天,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声速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声波在气体和液体中只有纵波;在固体中除了纵波外,还有横波,有时还有纵横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吸声是吸收声能量以降低噪声;隔声是设置障碍阻挡噪声的传播以降低噪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 ρ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A. 全反射
B. 全透射
C. 折射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2. 墙角处有一噪声源,距离它2米处测得声强级为Lp,如果噪声源声功率增加到原来的10倍,其它条件不变,同样位置处测得的声强级为()
A. 10Lp
B. 10+Lp
C. 3+Lp
D. 视噪声源声功率具体数值而定。
满分:2 分
3. 下列不属于声音传播的介质的是()
A. 空气
B. 液体
C. 气体
D. 真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声波传播的物态方程方程把()联系起来。
A. 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
B. 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
C. 声压与流体密度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5. 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包括 ()和消声量这两个方面。
A. 消声频带宽度
B. 消声频率上限
C. 消声频率下限
D. 共振性能。
满分:2 分
6. 消声器的性能评价,可分为: ()、空气动力性能、结构性能、经济性能四个方面。
A. 吸声性能
B. 隔声性能
C. 隔振性能
D. 声学性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某频率声音的响度级是指,该声音引起人耳的感觉相当于()Hz纯音的分贝数。
A. 500
B. 1000
C. 3000
D. 8000。
满分:2 分
8. 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电磁噪声。
A. 振动噪声
B. 工业噪声
C. 空气动力性噪声
D. 褐噪声
满分:2 分
9. 测量厂界噪声时,如果厂界有围墙,测点应位于()
A. 厂界外1m,并高于围墙
B. 厂界外1m,并与围墙等高
C. 厂界内1m,并与围墙等高
D. 厂界内1m,并高于围墙。
满分:2 分
10. 远离墙体的地面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A. 1
B. 2
C. 4
D. 8
满分:2 分
11. 与自由阻尼层结构相比,约束阻尼层结构减震效果更好,其原理是因为增加了()。
A. 压缩与拉伸变形
B. 弯曲变形
C. 扭曲变形
D. 剪切变形。
满分:2 分
12. 对隔声罩来说,哪条叙述是正确的()
A.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小,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高,插入损失越大
B.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大,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高,插入损失越大
C.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小,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低,插入损失越大
D. 隔声罩体的平均隔声量越大,插入损失越大;内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越低,插入损失越大。
满分:2 分
13. 墙根(远离墙角)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A. 1
B. 2
C. 4
D. 8
满分:2 分
14. 当声波由媒质1垂直入射到媒质2时,如果ρ2c2=ρ1c1,则在入射界面上发生()
A. 全反射
B. 全透射
C. 折射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15. 测量道路交通噪声时,测量前后必须对声级计进行校准。要求测量前后校准偏差不大于(),否则测量无效。
A. 0.5dB
B. 1.0dB
C. 1.5dB
D. 2.0dB。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倍频程中,介于2000Hz和8000Hz之间的频率是()
A. 3000Hz
B. 4000Hz
C. 5000Hz
D. 6000Hz
满分:2 分
17. 声波传播的运动方程把()联系起来。
A. 质点振动速度与流体密度
B. 声压与质点振动速度
C. 声压与流体密度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18. 白噪声具备的哪个特征是错误的()
A. 广谱
B. 类似电视机无节目信号时发出的声音
C. 声能在各频率均匀分布
D. 随机非稳态
满分:2 分
19. 听力损失()以下为正常
A. 10dB
B. 25dB
C. 50dB
D. 100dB
满分:2 分
20.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缺点是()
A. 吸声效果一般
B. 吸声频带窄
C. 易燃
D. 易堵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 )
A. 屏蔽
B. 接地技术
C. 滤波
满分:2 分
2. 环境温度的测量方法()
A. 干球温度法
B. 湿球温度法
C. 黑球温度法
满分:2 分
3. 根据辐射源的规模大小,人为辐射可以分为()
A. 城市杂波辐射
B. 建筑物杂波辐射
C. 单一杂波辐射
D. 复合波辐射
满分:2 分
4. 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有( )
A. 絮凝沉淀
B. 蒸发
C. 离子交换
D. 膜技术
满分:2 分
5. 振动控制的方法包括()
A. 减少振动源的扰动
B. 隔振
C. 阻尼减振
满分:2 分
6. 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以将声波分成()
A. 平面声波
B. 球面声波
C. 柱面声波
满分:2 分
7. 光污染的类型包括()
A. 白亮污染
B. 人工白昼
C. 彩光污染
D. 黑白污染
满分:2 分
8. 振动污染特点()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局部性
D. 瞬时性
满分:2 分
9. 频谱的形状分为()
A. 线状谱
B. 连续谱
C. 复合谱
满分:2 分
10. 振动评价标准包括()
A. 振动的“感觉阈”
B. 振动的“不舒服阈”
C. 振动的“疲劳阈”
D. 振动的“危险阈”
满分:2 分
11. 噪声控制的途径有()
A.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B. 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C. 在接收点进行防护
D.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满分:2 分
12. 噪声源按其发声机理可分为( )
A. 机械噪声
B. 空气动力性噪声
C. 电磁噪声
满分:2 分
13. 控制共振的主要方法( )
A. 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变机型来改变振动的频率
B. 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共振响应
C. 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来增加一些壳机体或仪器仪表的阻尼,以增加能量散逸,降低其振幅
D. 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取局部加强法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
满分:2 分
14. 热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
A. 废热的综合利用
B. 加强隔热保温,防止热损失
C. 寻找新能源
满分:2 分
15. 噪声的特点包括()
A. 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性污染,一般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
B. 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C. 噪声源停止运动后,污染即消失
D. 噪声的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再利用价值不大。
满分:2 分
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危险度是指某个组织或器官接受单位剂量照射后引起第i种有害效应的概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声波在气体和液体中只有纵波纵波纵波纵波;在固体中除了纵波纵波纵波纵波外,还有横波横波横波横波,有时还有纵横波纵横波纵横波纵横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当产生共振时,吸声系数可达0.7以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声音传播的实质是物体振动形式的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气污染物按形成方式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横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纵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空气湿度引起多孔材料含水率变化。湿度增大,孔隙吸水量增加,堵塞细孔,吸声系数下降,先从低频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了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一旦污染源消除,物理性污染即消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0dB代表无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典型的热环境污染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白天,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声速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声波在气体和液体中只有纵波;在固体中除了纵波外,还有横波,有时还有纵横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吸声是吸收声能量以降低噪声;隔声是设置障碍阻挡噪声的传播以降低噪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西安交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线作业
下一篇 : 13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化学(高起专)》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