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 (二)一、选择题
1、下列溶剂中能与水分层,极性最大的是( )
A、乙醇 B、正丁醇 C、氯仿 D、苯
2、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 )
A、物理吸附 B、分子筛原理 C、氢键吸附 D、化学吸附
3、下列苷键中最难酸水解的是( )
A、N-苷 B、O-苷 C、S-苷 D、C-苷
4、糖淀粉约占淀粉总量的17-34%,是( )连接的D-葡聚糖。
A、β1→4 B、α1→4 C、α1→6 D、β1→6
5、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 )
A、苷键的构型 B、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C、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D、苷的结构
6、强心苷元的C-17侧链为( )
A、异戊二烯 B、戊酸 C、五元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含氧杂环
7、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呈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为( )
A、一侧苯环上 B、两侧苯环上 C、分布在1,4位 D、分布在1,2位
8、可区别黄酮和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柠檬酸反应
C、硼氢化钠反应 D、1%三氯化铝溶液
9、从中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的主要方法是( )
A、升华法 B、煎煮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水提醇沉法
10、二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
A、25个 B、20个 C、15个 D、32个
二、判断对错题
1. 硅胶分离中药化学成分依据的是物理吸附的原理。 ( )
2.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 )
3. 薁类化合物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其碳架符合异戊二烯规则。 ( )
4. 小檗碱属于季铵碱。 ( )
5. 水蒸汽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 )
三、简答题
1. 请列举三种影响酸催化水解的结构因素。
2. 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为了得到原存形式的苷,避免苷键破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 银杏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种。
四、用适当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标明反应所需化学试剂以及所产生的现象)
1、
A B2、
A B3、
4、
A B5、
三、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化学法指明所用试剂、现象和结果;层析法指明吸附剂或固定相,展开剂或流动相,Rf值大小或出柱先后顺序)1、
2、
1、下列溶剂中能与水分层,极性最大的是( )
A、乙醇 B、正丁醇 C、氯仿 D、苯
2、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 )
A、物理吸附 B、分子筛原理 C、氢键吸附 D、化学吸附
3、下列苷键中最难酸水解的是( )
A、N-苷 B、O-苷 C、S-苷 D、C-苷
4、糖淀粉约占淀粉总量的17-34%,是( )连接的D-葡聚糖。
A、β1→4 B、α1→4 C、α1→6 D、β1→6
5、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 )
A、苷键的构型 B、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C、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D、苷的结构
6、强心苷元的C-17侧链为( )
A、异戊二烯 B、戊酸 C、五元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含氧杂环
7、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呈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为( )
A、一侧苯环上 B、两侧苯环上 C、分布在1,4位 D、分布在1,2位
8、可区别黄酮和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柠檬酸反应
C、硼氢化钠反应 D、1%三氯化铝溶液
9、从中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的主要方法是( )
A、升华法 B、煎煮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水提醇沉法
10、二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
A、25个 B、20个 C、15个 D、32个
二、判断对错题
1. 硅胶分离中药化学成分依据的是物理吸附的原理。 ( )
2.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 )
3. 薁类化合物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其碳架符合异戊二烯规则。 ( )
4. 小檗碱属于季铵碱。 ( )
5. 水蒸汽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 )
三、简答题
1. 请列举三种影响酸催化水解的结构因素。
2. 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为了得到原存形式的苷,避免苷键破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 银杏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种。
四、用适当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标明反应所需化学试剂以及所产生的现象)
1、
A B2、
A B3、
4、
A B5、
三、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化学法指明所用试剂、现象和结果;层析法指明吸附剂或固定相,展开剂或流动相,Rf值大小或出柱先后顺序)1、
2、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20年春山东大学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1测试题
下一篇 :20年春山东大学中药化学试题-1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