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课程理论》作业4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课程理论 2015-03-17 14:39:06
13春《课程理论》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以在不占用教师课余时间的情况下,直接帮助教师改进课程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课程反思能力,将国家规定的课程锤炼成最适宜本校的方式。
A. 目标导向的方式
B. 问题解决的方式
C. 任务定向的方式
D. 自由定向的方式
满分:4 分
2. 地方课程的权力主体是()
A.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
B.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D.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满分:4 分
3. 斯滕豪斯对目标模式最关键的批判是()
A. 它误解了知识的性质
B. 它过高估计了我们理解教育过程、预测学习结果的能力
C. 他只根据学生的行为变化来衡量课程与教学的成败
D. 它不以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为依据
满分:4 分
4. 过程模式认为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既要根据学生杂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他的提出者是()
A. 斯滕豪斯
B. 杜威
C. 罗杰斯
D. 埃斯纳
满分:4 分
5. 百科全书式课程是指()的课程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卢梭
D. 泰勒
满分:4 分
6. 在我国,一般来讲,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的课程。
A. 5%-10%
B. 10%-25%
C. 25%-40%
D. 40%-50%
满分:4 分
7.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提出者是()
A. 泰勒
B. 施瓦布
C. 斯滕豪斯
D. 彼得斯
满分:4 分
8. ()在课程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人称为课程“范式”的转变
A. 目标模式
B. 过程模式
C. 实践模式
D. 生成模式
满分:4 分
9. 施瓦布为课程领域的转机指出的再生之路是()
A. 实践-认识-在实践的运作方式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运作方式
C. 认识-准实践-实践-认识的运作方式
D. 实践-准实践-择谊的运作方式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校本课程的权力主体是()
A.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
B.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D. 学校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春《课程理论》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要对学习者本身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评估、二是兴趣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确定课程目标时之所以要对学习者本身进行研究:主要为了找到确定课程目标的内在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任务定向的校本课程编制就等同于开一门新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开发活动课程、选修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校本课程开发在方式方法上,一定要求奇、求新、求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校本课程开发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思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核心课程可以看作是分科课程的反动,它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外围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核心课程,而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有指导和监控的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地方课程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课程拥有决策权,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干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选择和建立适当学习经验的实施程序包括:先搜集每一个参与课程编制规划的成员自己认为合适的学习经验然后用集体审议,进行筛选,完善课程编制的学习经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4. 隐性课程一定是有计划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5. 国家课程要落到实处,必须依赖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的中小学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