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3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15-03-17 14:39:40
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A. 唯一规律
B. 根本规律
C. 特殊规律
D. 暂时的规律
满分:5 分
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和自然的矛盾
B. 个人和社会的矛盾
C. 自然界和社会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
A. 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B. ,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思想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C. 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
D. 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满分:5 分
4.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满分:5 分
5. 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子”。它表明人类最基本的交往方式是
A.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 物质交往
C. 精神交往
D. 语言交往
满分:5 分
6. 决定国家性质的是
A.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 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C.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 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意志
满分:5 分
7. 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A.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 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 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
D.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 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
B. 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 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
D. 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满分:5 分
9. 在社会观念结构或思想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宗教
B. 哲学
C. 政治法律思想
D. 道德
满分:5 分
10.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哲学
B. 宗教
C. 政治思想
D. 国家政权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在先,历史唯物主义在后
B. 历史唯物主义在前,辩证唯物主义在后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独立的两个理论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统一整体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2.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
A.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
B. 阶级结构
C. ,社会部门结构
D. 。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满分:5 分
13. 在生产关系结构中,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 交换关系
C. 分配关系
D. 消费关系
满分:5 分
14.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A. 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B. 根据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免阻碍生产力发展
C. 运用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D.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应调整生产关系
满分:5 分
15.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A.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D. 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满分:5 分
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列宁指出,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的缺陷是
A. 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B. 没有认识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对历史的作用
C. 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根源
D.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E. 没有发现剩余价值理论
满分:5 分
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前,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在于
A. 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科学都很落后
B. 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必然夸大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
C. 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了享受精神文化活动的权利,不可能产生出自己系统的历史观
D. 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性给人们带来的错觉
E. 以前的历史都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满分:5 分
3. 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越高,则
A. 地理环境被利用的程度越高
B. 地理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严重
C. 地理环境被利用得越不合理
D. 同自然的关系越复杂
E.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越不起作用
满分:5 分
4.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A. 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 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
C. 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D. 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E. 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满分:5 分
5.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A. 民族性
B. 阶级性
C. 实践性
D. 相对独立性
E. 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此题选: DE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