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诗歌专题》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是?
A. 杜牧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李白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 排律是指
A. 八句的律诗
B. 四句的律诗
C. 超过八句的
D. 超过四句的
满分:5 分
3. 近体诗要求必须对仗的是
A. 首联和颔联
B. 颔联和颈联
C. 颈联和尾联
D. 首联和颈联
满分:5 分
4. 有“五言长城”之称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杜甫
C. 刘长卿
D. 李白
满分:5 分
5. 近体诗要求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前四字(五言则是前两字)平仄要相同,这种规律叫做
A. 粘
B. 对
C. 拗
D. 救
满分:5 分
6. “平水韵”一共有多少韵
A. 106
B. 107
C. 108
D. 540
满分:5 分
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语出?
A. 苏轼
B. 李商隐
C. 陆游
D. 杜甫
满分:5 分
8.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语出
A. 《客中行》
B. 《望天门山》
C. 《秋下荆门》
D. 《春夜洛城闻笛》
满分:5 分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是?
A. 杜牧
B. 黄庭坚
C. 白居易
D. 王安石
满分:5 分
10. 律诗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称作
A. 粘
B. 对
C. 失粘
D. 失对
满分:5 分
11. 颈联指的是律诗中的
A. 第一联
B. 第二联
C. 第三联
D. 第四联
满分:5 分
12. 近体诗要求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这种规律叫
A. 粘
B. 对
C. 拗
D. 救
满分:5 分
13春《诗歌专题》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
A. 仄起平收
B. 仄起仄收
C. 平起平收
D. 平起仄收
满分:5 分
2. 上古的入声字,已归入现代的
A. 平声
B. 上声
C. 去声
D. 阴声
满分:5 分
3. 下列诗歌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 《芙蓉楼送别辛渐》
C. 《春夜洛城闻笛》
D. 《客中行》
满分:5 分
4. 格律诗的特点是
A. 齐言
B. 对仗
C. 平仄
D. 押韵
满分:5 分
13春《诗歌专题》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律诗的第五句在四联中属于尾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今体诗押韵的规则是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平”指中古四声中的平声,“仄”即指中古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是《平水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是?
A. 杜牧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李白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 排律是指
A. 八句的律诗
B. 四句的律诗
C. 超过八句的
D. 超过四句的
满分:5 分
3. 近体诗要求必须对仗的是
A. 首联和颔联
B. 颔联和颈联
C. 颈联和尾联
D. 首联和颈联
满分:5 分
4. 有“五言长城”之称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杜甫
C. 刘长卿
D. 李白
满分:5 分
5. 近体诗要求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前四字(五言则是前两字)平仄要相同,这种规律叫做
A. 粘
B. 对
C. 拗
D. 救
满分:5 分
6. “平水韵”一共有多少韵
A. 106
B. 107
C. 108
D. 540
满分:5 分
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语出?
A. 苏轼
B. 李商隐
C. 陆游
D. 杜甫
满分:5 分
8.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语出
A. 《客中行》
B. 《望天门山》
C. 《秋下荆门》
D. 《春夜洛城闻笛》
满分:5 分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是?
A. 杜牧
B. 黄庭坚
C. 白居易
D. 王安石
满分:5 分
10. 律诗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称作
A. 粘
B. 对
C. 失粘
D. 失对
满分:5 分
11. 颈联指的是律诗中的
A. 第一联
B. 第二联
C. 第三联
D. 第四联
满分:5 分
12. 近体诗要求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这种规律叫
A. 粘
B. 对
C. 拗
D. 救
满分:5 分
13春《诗歌专题》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
A. 仄起平收
B. 仄起仄收
C. 平起平收
D. 平起仄收
满分:5 分
2. 上古的入声字,已归入现代的
A. 平声
B. 上声
C. 去声
D. 阴声
满分:5 分
3. 下列诗歌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 《芙蓉楼送别辛渐》
C. 《春夜洛城闻笛》
D. 《客中行》
满分:5 分
4. 格律诗的特点是
A. 齐言
B. 对仗
C. 平仄
D. 押韵
满分:5 分
13春《诗歌专题》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律诗的第五句在四联中属于尾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今体诗押韵的规则是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平”指中古四声中的平声,“仄”即指中古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是《平水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审计学》作业4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诗歌专题》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