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邓小平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 人人平等
B. 平均分配
C. 劳动力再生产
D. 安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包含几层含义。
A. 3
B. 4
C. 5
D. 2
此题选: D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奔小康
C. 翻两番
D. 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是谁提出的
A. 毛泽东
B. 陈云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5.只要我国经济中什么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股份制
D. 集体制
6.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包括几部分
A. 3
B. 4
C. 2
D. 5
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发展
B. 团结
C. 奔小康
D. 共产主义
8.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实施什么战略
A. 科技进步
B. 科教兴国
C. 全面发展
D. 人的素质
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 发展是动力改革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C. 稳定是动力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前提
D. 无所谓
10.《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何年通过
A. 1980
B. 1982
C. 1987
D. 1984
此题选: D
11.邓小平理论是:
A. 世界观
B. 方法论
C. 科学观
D.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此题选: D
12.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A. 发展
B. 改革
C. 解放生产力
D. 经济基础
13.党的基本路线是:
A. 发展生产关系
B. 发展生产力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共同富裕
14.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 以生产力为中心
D. 以生产关系为中心
15.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正式将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是何时
A. 1978/05
B. 1979/04
C. 1980/05
D. 1981/06
16.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基础是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股份制
D. 集体制
17.“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提出:
A. 党的十一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一届六中全会
D. 十二大
此题选: D
18.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B. 一党专政
C. 多党制
D. 协商制
19.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这是谁提出的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0.社会主义的目的:
A. 消灭剥削,共同富裕
B. 消灭阶级
C. 消灭资本主义
D. 共产主义社会
21.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 生产关系
B. 生产力
C. 上层建筑
D. 人民
22.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算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多少年
A. 50
B. 100
C. 150
D. 200
2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 低层次
B. 高层次
C. 窄领域
D.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此题选: D
2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几大提出的
A. 13
B. 14
C. 15
D. 16
此题选: D
25.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
A. 发展生产关系
B. 发展生产力
C. 发展上层建筑
D. 发展精神文明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秋《国际商法》作业2
下一篇 : 12秋中国地质大学《邓小平理论》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