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中国地质大学《钢结构》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钢结构 2015-03-17 14:54:00
地大《钢结构》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在由双角钢作为杆件的桁架结构中,通常角钢相并肢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垫板,目的是( )
A. 双角钢组成共同截面工作
B. 方便杆件的制作
C. 杆件美观
D. 增加杆件截面面积

2. 设有一截面尺寸为100×8的板件,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两板件板面平行,焊脚尺寸为6mm。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应选用( )
A. 40mm
B. 60mm
C. 80mm
D. 100mm
此题选: D
3. 压弯格构柱的弯矩绕虚轴作用时,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是通过( )保证的。
A. 计算平面外的整体稳定
B. 计算单肢稳定
C. 自然满足
D. 计算局部稳定

4. 为防止钢构件中的板件失稳采取加劲措施,这一做法是为了( )
A. 改变板件的宽厚比
B. 改变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
C. 增大截面面积
D. 增加截面的惯性矩

5. 螺栓连接受剪工作时,在应力-应变曲线上的最高点“3”作为连接的承载力极限,则其螺栓应为( )。
A.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
B.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
C. 普通螺栓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
D.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6. 钢结构焊接节点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 的焊接位置。
A. 俯焊
B. 仰焊
C. 立焊
D. 任意

7. 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其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是( )
A. 抗拉强度、伸长率
B.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C.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D. 屈服强度、冷弯性能、伸长率

8. 对于轴心和偏心受力构件的第二极限状态是通过( )来保证?
A. 稳定承载力
B. 长细比
C. 静力强度
D. 动力强度

9.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的大小与( )关系不大。
A. 钢材的种类
B. 应力循环次数
C. 连接的构造细节
D. 残余应力大小

10.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时,由于( ),因此以换算长细比 代替 。
A. 格构式柱可能发生较大的剪切变形
B. 要求实现等稳定设计
C. 格构式柱可能单肢失稳
D. 格构式柱承载能力提高

11. 同类钢种的钢板,厚度越大,( )。
A. 内部存在缺陷的几率越小
B. 塑性越好
C. 韧性越好
D. 强度越低
此题选: D
12. 在静力荷载作用下,钢材承受三向拉应力时,易发生( )。
A. 塑性破坏
B. 脆性破坏
C. 疲劳破坏
D. 无法判定

13. 为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在用钢量不变的前提下,应尽可能( )
A. 采用窄翼缘截面
B. 采用双轴对称截面
C. 加强受拉翼缘
D. 加强受压翼缘
此题选: D
14. 为提高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应尽可能使梁的( )。
A. 翼缘厚而窄
B. 翼缘宽薄而腹板窄厚
C. 腹板厚而窄
D. 腹板薄而宽
此题选: D
15. 在钢结构设计中,通常以下列中( )的值作为设计承载力的依据。
A. 屈服点
B. 比例极限
C. 抗拉强度
D. 伸长率

16. 钢结构压弯构件的设计一般应进行下面( )的计算
A.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
B.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长细比
C.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
D. 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长细比
此题选: D
17.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构件承担循环应力的循环次数 ( ) 时,应进行疲劳验算。
A. <100000
B. 0000
C. 0000
D. 0000

18. 为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从用钢量的角度,经济的做法是( )。
A. 加强两个翼缘
B. 加强受拉翼缘
C. 加高腹板
D. 受压翼缘设侧向支承
此题选: D
19. 用Q235号钢和16锰钢分别建造一轴心受压柱,其长细比相同,在弹性范围内屈曲时,前者的临界力( )后者的临界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或接近
D. 无法比较

20. 在重型工业厂房中,采用钢结构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点。
A. 匀质等向体、塑性和韧性好
B. 匀质等向体、轻质高强
C. 轻质高强、塑性和韧性好
D. 可焊性、耐热性好

21.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
A. 摩擦面处理不同
B. 材料不同
C. 预拉力不同
D. 设计计算时所取极限状态不同
此题选: D
22. 计算梁的( )时,应用净截面的几何参数。
A. 正应力
B. 剪应力
C. 整体稳定
D. 局部稳定

23. 对于钢结构用钢材,对化学成分的定义为( )。
A. C为不可缺少元素,Mn、S、P均为有害元素
B. C为不可缺少元素,Mn为脱氧剂,S、P为有害元素
C. C、Mn、S、P均为有害元素
D. C、Mn为有害元素,S、P为不可缺少元素

24.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 钢材的塑性太低
B. 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
C. 焊缝的厚度太小
D. 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
此题选: D
25. 由于建筑用钢材多为塑性性能好的钢材,故应力集中的存在将( )
A. 钢材易发生塑性破坏
B. 降低静力承载能力
C. 提高静力承载能力
D. 对静力承载能力无影响
此题选: 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