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环境资源保护法 2015-03-17 14:55:54
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劣质农药不包括
A. 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B. 失去使用效能的
C. 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
D. 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一般来说,各国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是在()。
A. 19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满分:4 分
3. 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
A. 核心区
B. 缓冲区
C. 实验区
D. 外围地带
满分:4 分
4. 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
A. 申诫罚
B. 能力罚
C. 财产罚
D. 人身罚
满分:4 分
5.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A. 公安部门
B.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卫生部门
D. 人民政府
满分:4 分
6. 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最高限额的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基础标准
D. 方法标准
满分:4 分
7. 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A. 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
B. 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
C. 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
D. 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
满分:4 分
8. 环境损害是( )的构成要件
A. 环境刑事责任
B. 环境民事责任
C. 环境行政责任
D. 以上三种责任
满分:4 分
9.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的是()。
A.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
B.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部门
C.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满分:4 分
10.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A. 禁止猎捕、杀害
B. 经主管部门许可可以猎捕、杀害
C. 大量驯养繁殖成功后可以猎捕、杀害
D. 自然种群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猎捕、杀害
满分:4 分
11. 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
A.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
B. 《伦敦倾倒公约》
C. 《马波尔公约》
D.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倾废需得到事先许可原则的适用扩大到专属经济区和
A. 大陆架
B. 公海
C. 内海
D. 毗连区
满分:4 分
13. 《刑法》第6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
A.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B. 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C.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D. 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A. 故意
B. 过失
C. 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
D. 违法行为
满分:4 分
15. 为海洋渔业航运军事体育训练等事业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海洋环境区域是
A. 海洋特别保护区
B. 海上自然保护区
C. 海滨风景游览区
D. 自然资源保护区
满分:4 分
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有关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污染防治法直接针对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行为,即污染行为,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样有害,危害更为持久、难以消除
B. 污染防治法可以借助于环境科学技术规范以及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防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行为,法律的实施难度较小
C. 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传统的所有权制度特别是私有制原则在法律上有冲突,涉及的主体十分广泛,防治的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公民的行为
D. 污染防治法基本上是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只要有污染损害行为和结果,必然有受害人主张权利
满分:4 分
2. 环境法学体系应当包括
A. 总论,阐述环境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
B. 环境污染防治法
C. 生态环境保护法
D. 环境保护基本法
满分:4 分
3.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清洁生产措施包括()。
A. 改进设计
B.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C.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D. 改善管理
E. 综合利用
满分:4 分
4. 我国《草原法》规定,实行禁牧、休牧制度的草原包括()。
A. 严重退化的草原
B. 沙化的草原
C. 盐碱化的草原
D. 石漠化的草原
E. 生态脆弱区的草原
满分:4 分
5. 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原因有
A. 部分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或影响严重;
B. 治理污染成本极为高昂;
C. 环境问题的影响具有潜在性,难以准确预测和评估;
D. 经验的证明。从各国的情况看,如果“预防为主”,只需要投入国民生产总值1%或略高就能控制住环境问题,否则投入应当达到3%。
满分:4 分
6. 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现在
A. 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
B. 在环境保护内容上,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中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C.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
D. 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
满分:4 分
7. 关于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A.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B.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C. 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入境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D.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
满分:4 分
8. 《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指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
A. 基因多样性
B. 营养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多样性
E. 环境多样性
满分:4 分
9. 环境管理中使用的许可证大致可分为
A.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
B. 防止破坏环境许可证
C. 促进经济发展许可证
D.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
满分:4 分
10. 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
A. 重点污染源防治
B. 区域性污染防治
C. 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
D. 清洁生产项目
E.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