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15-03-17 15:10:10
地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
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 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
满分:4 分
2. 判定事物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根据是()。
A. 在时间上是否前后相继
B. 在空间上是否并存
C. 是否同生同灭
D. 是否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类似()。
A. 唯理论的错误
B. 经验论的错误
C. 感觉论的错误
D. 实证论的错误
满分:4 分
4.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过分强调意识的主观性
D. 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5.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满分:4 分
6.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旧唯物主义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不可知论观点
满分:4 分
7.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社会基本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
A. 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 质变边疆不断地发生
D. 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满分:4 分
10. 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满分:4 分
11. 哲学的两大阵营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
C. 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
D. 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
满分:4 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满分:4 分
14.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 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
B. 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
C.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
D. 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
满分:4 分
15. 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
A.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6.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满分:4 分
17.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满分:4 分
18.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A. 提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B. 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D. 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
满分:4 分
19. 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 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B. 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
C. 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
D. 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满分:4 分
20.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增长的快慢
C. 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 自然条件的好坏
满分:4 分
地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满分:4 分
2. 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点有()。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 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满分:4 分
3. 矛盾的同一性是()。
A. 不同矛盾的共性
B.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
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D.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
满分:4 分
4. 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A. 形式主义
B. 形式虚无主义
C. 相对主义
D. 诡辩论
满分:4 分
5. 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A.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 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