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国地质大学《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公共政策导论 2015-03-17 15:17:10
地大《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 )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
A. 战争
B. 生态变迁
C. 国际冲突
D. 武器技术的重大进化
满分:4 分
2. 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
A. 政策法律化
B. 延长政策期限
C. 打击反对力量
D. 增加政策的权威性
满分:4 分
3. 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 )
A. 西蒙
B. 詹尼斯
C. 林布隆
D. 戴伊
满分:4 分
4. 理性优化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道德人
满分:4 分
5. 前评估是指( )
A. 对政策目标的评估
B. 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C. 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D. 对政策价值的评估
满分:4 分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错误的政策会具有负导向功能
B. 正确的政策只会产生正导向功能
C. 正确的政策会具有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
D. 西方某些国家的福利政策体现了政策的负导向功能
满分:4 分
7. 提出满意模型的学者是( )
A. 西蒙
B. 詹尼斯
C. 林布隆
D. 托马斯・戴伊
满分:4 分
8. 首因效应又称为( )
A. 新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定型效应
D. 先头效应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B. 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C. 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D. 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
满分:4 分
10. 下列( )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
A. 例行政策
B. 常规政策
C. 程序性政策
D. 初始政策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 )
A. 传统政治学
B. 传统经济学
C. 社会学
D. 管理学
满分:4 分
12. 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 )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评终
满分:4 分
13.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 非正式评估
B. 正式评估
C. 内部评估
D. 委托评估
满分:4 分
14. 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形式是( )
A. 总统决定
B. 法院判决
C. 国会立法
D. 委托立法
满分:4 分
15. 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倾向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A. 光环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定型效应
D. 反衬效应
满分:4 分
16. 内在创始型政策议程的主要特征是( )
A. 社会动员
B. 媒体宣传
C. 体制内运作
D. 公众参与
满分:4 分
17. “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 头脑风暴法
B. 哥顿法
C. 零起点法
D. 对演法
满分:4 分
18.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 政策问题的认定
B. 政策目标的认定
C. 政策方案的认定
D. 社会问题的认定
满分:4 分
19. 小组意识模型的提出者是( )
A. 西蒙
B. 林布隆
C. 詹尼斯
D. 戴伊
满分:4 分
20. 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 功能取向
B. 过程取向
C. 结构取向
D. 目标取向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地大《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政策评估的主体包括( )
A. 决策者
B. 执行者
C. 专业学术团体
D. 研究机构
E. 政策目标群体
满分:4 分
2. 政策主体中的官方决策者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立法机关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行政执行机关
E. 法院
满分:4 分
3.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
A. 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参与
B. 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
C. 使用威胁手段参与
D. 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游说影响政策导向
E. 借助所在团体的力量影响
满分:4 分
4.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B. 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
C. 政策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D. 公共政策能够改善环境
E. 二者关系中,环境起着主导作用
满分:4 分
5.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政治可行性
B. 经济可行性
C. 行政可行性
D. 技术可行性
E. 法律可行性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