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可靠度是一个非增函数,在t=0时,可靠度为()
A. 0
B. 1
C. 2
D. 3
满分:4 分
2. 当系统的可靠度指标要求很高而选用已有的单元又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选用()。
A. 串联系统
B. 并联系统
C. 串并联系统
满分:4 分
3. ()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A. 割集
B. 最小割集
C. 径集
D. 最小径集
满分:4 分
4. 对于技术上不成熟的产品,分配()的可靠性指标。
A. 较低
B. 较高
C. 相等
满分:4 分
5. 失效率,其定义为“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
A. 前一个
B. 一个
C. 下一个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6. ( )是可靠性的概率表示。
A. 故障率
B. 维修率
C. 可靠度
满分:4 分
7. 所谓完成( )是指研究对象(产品)能在规定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发生故障或者失效),完成所规定的正常工作。
A. 规定时间
B. 规定功能
C. 规定条件
D. 对象
满分:4 分
8. ( )是用来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数量指标的总称。
A. 可靠性测试
B. 故障率
C. 可靠性特征量
D. 系统可靠性
满分:4 分
9.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各单元的可靠度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满分:4 分
10. 网络是指连接不同点之间的()。
A. 路线系统
B. 通道系统
C. 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D. 路线系统与通道系统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讨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时,必须明确()等因素。
A. 对象
B. 使用条件
C. 使用期限
D. 规定的功能
满分:4 分
2. 失效分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布类型往往与产品的()有关。
A. 失效机理
B. 失效形式
C. 应力类型
D. 产品的类型
满分:4 分
3. 常用的漂移设计方法有()。
A. 均方根偏差设计法
B. 最坏情况设计法
C. 蒙特卡洛法
满分:4 分
4. 通过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各部分指标实现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论证产品指标的合理性。
A. 技术
B. 人力
C. 时间
D. 资源
满分:4 分
5. “元件类”故障下,加上或门,找出()或其他影响。
A. 主因故障
B. 次因故障
C. 指令故障
满分:4 分
6. 研究产品()等技术的数理统计学方法,均属于可靠性数学研究的内容。
A. 故障的统计规律
B. 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C. 分析和预测
D. 分配和评估
E. 验收和抽样
满分:4 分
7. 漂移性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A. 有一定的公差范围
B. 元器件的参数因为环境变化而发生漂移
C. 人为操作失误使元器件发生漂移
满分:4 分
8. 可靠性技术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应用是()
A. 可靠性设计
B. 可靠性试验
C. 可靠性优化与寿命周期费用
D. 系统可靠性
E. 软件可靠性
满分:4 分
9. 可靠性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产品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靠性问题。
A. 设计
B. 制造
C. 安装
D. 使用
E. 维护
满分:4 分
10. 要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必须首先明确()及有关信息(如类似产品可靠性数据等)的多少。
A. 设计目标
B. 限制条件
C. 系统下属各级定义的清晰程度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桥路”用故障树表示,需要利用复制事件,因为门能表示元件以串联和并联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计算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本质就是如何根据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可靠度,部件组合成的系统结构形式,计算出网络系统的可靠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规定的条件”是产品可靠性定义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FTA不仅可分析硬件而且可分析人为因素、环境以及软件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FTA是以系统故障为导向,以可靠度为分析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可靠度是一个非增函数,在t=0时,可靠度为()
A. 0
B. 1
C. 2
D. 3
满分:4 分
2. 当系统的可靠度指标要求很高而选用已有的单元又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选用()。
A. 串联系统
B. 并联系统
C. 串并联系统
满分:4 分
3. ()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A. 割集
B. 最小割集
C. 径集
D. 最小径集
满分:4 分
4. 对于技术上不成熟的产品,分配()的可靠性指标。
A. 较低
B. 较高
C. 相等
满分:4 分
5. 失效率,其定义为“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
A. 前一个
B. 一个
C. 下一个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6. ( )是可靠性的概率表示。
A. 故障率
B. 维修率
C. 可靠度
满分:4 分
7. 所谓完成( )是指研究对象(产品)能在规定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发生故障或者失效),完成所规定的正常工作。
A. 规定时间
B. 规定功能
C. 规定条件
D. 对象
满分:4 分
8. ( )是用来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数量指标的总称。
A. 可靠性测试
B. 故障率
C. 可靠性特征量
D. 系统可靠性
满分:4 分
9.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各单元的可靠度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满分:4 分
10. 网络是指连接不同点之间的()。
A. 路线系统
B. 通道系统
C. 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D. 路线系统与通道系统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讨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时,必须明确()等因素。
A. 对象
B. 使用条件
C. 使用期限
D. 规定的功能
满分:4 分
2. 失效分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布类型往往与产品的()有关。
A. 失效机理
B. 失效形式
C. 应力类型
D. 产品的类型
满分:4 分
3. 常用的漂移设计方法有()。
A. 均方根偏差设计法
B. 最坏情况设计法
C. 蒙特卡洛法
满分:4 分
4. 通过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各部分指标实现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论证产品指标的合理性。
A. 技术
B. 人力
C. 时间
D. 资源
满分:4 分
5. “元件类”故障下,加上或门,找出()或其他影响。
A. 主因故障
B. 次因故障
C. 指令故障
满分:4 分
6. 研究产品()等技术的数理统计学方法,均属于可靠性数学研究的内容。
A. 故障的统计规律
B. 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C. 分析和预测
D. 分配和评估
E. 验收和抽样
满分:4 分
7. 漂移性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A. 有一定的公差范围
B. 元器件的参数因为环境变化而发生漂移
C. 人为操作失误使元器件发生漂移
满分:4 分
8. 可靠性技术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应用是()
A. 可靠性设计
B. 可靠性试验
C. 可靠性优化与寿命周期费用
D. 系统可靠性
E. 软件可靠性
满分:4 分
9. 可靠性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产品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靠性问题。
A. 设计
B. 制造
C. 安装
D. 使用
E. 维护
满分:4 分
10. 要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必须首先明确()及有关信息(如类似产品可靠性数据等)的多少。
A. 设计目标
B. 限制条件
C. 系统下属各级定义的清晰程度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桥路”用故障树表示,需要利用复制事件,因为门能表示元件以串联和并联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计算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本质就是如何根据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可靠度,部件组合成的系统结构形式,计算出网络系统的可靠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规定的条件”是产品可靠性定义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FTA不仅可分析硬件而且可分析人为因素、环境以及软件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FTA是以系统故障为导向,以可靠度为分析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开放英语3》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开放英语4》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