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土地资源学 2015-03-17 15:19:30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
A. 土地
B. 国土
C. 土地资源
满分:4 分
2. 国有土地产权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土地权利是由国家的()来行使的。这些代理人作为土地权利的使行者,对土地权利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所以,国有土地产权也有很强的外部性,其经济绩效也不很理想。
A. 人民代表
B. 代理人
满分:4 分
3. 水土流失概念:是关于地表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
A. 运移
B. 质量下降
满分:4 分
4. 林地保护策略: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
A. 提高林地利用率
B. 林地利用保护
满分:4 分
5. 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A. 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B. 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满分:4 分
6. 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这些土地单位构成有级序差异的土地等级系统或阶梯状等级序列。
A. 土地单位
B. 土地范围
满分:4 分
7.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A. 区域分布特征
B. 土地经济特征
满分:4 分
8. 什么是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A. 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B. 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满分:4 分
9. 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主要包括()和地下水两方面。
A. 地表水
B. 河流
满分:4 分
10. 转绘对点误差一般不大于()mm。
A. 0.1
B. 0.3
C. 0.5
D. 0.6
满分:4 分
11.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是在一定的利用条件下,该种用途所要求的全部条件均最适宜时所能达到的生产力。同一土地资源在不同的利用条件下,其生产潜力()。
A. 是相向的
B. 是不相向的
满分:4 分
12. 土地潜力评价的()土地潜力评价应能表示出某一地区内,各地段生产潜力的差异,表明某一地区内土地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类型、程度,并能反映地区间的等级差别,以便在生产实践中能满足区划工作的需要,并能为各单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A. 土地潜力评价的概念
B. 土地潜力评价的目的
满分:4 分
13. 何谓土地生态系统?主要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
A. 自然和经济
B. 人类之间
满分:4 分
14. 什么是土地利用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所构成的()。
A. 一个系统
B. 二个系统
满分:4 分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1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土地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
A.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B. 因地制宜原则
C. 符合自然规律原则
满分:4 分
2.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的关系。他们的划分依据;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属性。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
A. 土地与土地资源
B. 自然属性
C. 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
满分:4 分
3.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主要有气候要素地学要素()
A. 植被要素
B. 河流要素
C. 土壤要素
D. 水文要素
满分:4 分
4.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是指土壤的()
A. 粘结性
B. 粘着性
C. 可塑性
D. 结构性
满分:4 分
5. 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
A. 破坏
B. 运移
满分:4 分
6. 土地类型结构也被称(),是指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质与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
A. 土地结构
B. 土地资源结构
满分:4 分
7. 我国耕地现有存在的特点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生产力水平低、存在多种不易改变的限制因素、耕地数量逐年下降、质量退化严重
A. 现有耕地总量大
B. 但数量相对不足
C. 总体质量差
满分:4 分
8. ()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分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性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源于自然地理学,也称景观形态单元。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一种类型组合。 ()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
A. 土地分级
B. 土地分类
C. 土地类型
D. 土地资源类型
满分:4 分
9.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要以()并与城市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
A. 自然人口发展
B.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 农业资源调查区划为依据
满分:4 分
10. 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主要是土地垦殖()采矿
A. 放牧
B. 森林采伐
C. 建筑
满分:4 分
11. 通过好些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生态开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A. 保护基本农田
B. 增加投入
C. 改造中低产田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