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电大《测试与传感技术》在线作业1

所属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科目:测试与传感技术 2015-03-17 15:25:14

《测试与传感技术》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动态特性的是()
A. 迟滞、灵敏度、阻尼系数
B.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C. 重复性、漂移
D. 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2.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有()。
A. 直流电桥
B.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 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D. 运算放大电路

3.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元件
D. 滤波元件

4.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霍尔电极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同一等电位上
B. 半导体材料不均匀造成电阻率不均匀或几何尺寸不均匀
C. 周围环境温度变化
D. 激励电极接触不良造成激励电流不均匀分配

5.压电石英晶体表面上产生的电荷密度与()。
A. 晶体厚度成反比
B. 晶体面积成正比
C. 作用在晶片上的压力成正比
D. 剩余极化强调成正比

6.电感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不包括()。
A. 交流电桥
B.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 谐振式测量电路

7.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
B. 保护管
C. 绝缘管
D. 接线盒

8.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
A. 导电材料电阻率的变化
B. 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
C. 导电材料物理性质的变化
D. 导电材料化学性质的变化

9.光敏电阻的相对灵敏度与入射波长的关系称为()。
A. 伏安特性
B. 光照特性
C. 光谱特性
D. 频率特性

10.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A. 传感器+通信技术
B. 传感器+微处理器
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
D. 传感器+计算机

11.下列光电器件是基于光导效应的是()。
A. 光电管
B. 光电池
C. 光敏电阻
D. 光敏二极管

12.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A. 灵敏度会增加
B. 灵敏度会减小
C. 非线性误差增加
D. 非线性误差不变

13.当变隙式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极间的初始距离d0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A. 灵敏度K0增加
B. 灵敏度K0不变
C. 非线性误差增加
D. 非线性误差减小
此题选: D
14.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 交流电桥
B. 差动电桥
C. 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

15.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是()。
A. 延迟时间
B. 上升时间
C. 峰值时间
D. 响应时间

16.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B. 温度测量范围广
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
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

17.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则其灵敏度将()。
A. 保持不变
B. 增大一倍
C. 减小一倍
D. 增大两倍

18.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引入微分电路是为了测量()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光强

19.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A. 差动电桥补偿法
B. 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
C. 补偿线圈补偿法
D. 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法

2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A. 伏安特性
B. 热电特性
C. 标称电阻值
D. 测量功率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