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电子政务》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具有集中、综合处理、管理数据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属于( )类型 。
A. 管理型
B. 事务型
C. 管制型
D. 辅助决策型
满分:5 分
2.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这种观点是从( )角度对电子政务的认识。
A. 技术
B. 管理和服务集成
C. 提高政府效率
D. 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中,将政务数据转化成政务信息的性质指的是下面哪个性质( )。
A. 电子政务系统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
B. 电子政务系统是人机协作的系统
C. 电子政务系统是自动的工作流系统
D. 电子政务系统是智能性信息系统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依照法定的效用,政府流程可以分为( )。
A. 内部流程和外部流程两种
B. 强制性和选择性两种
C. 一般流程、作业流程和动作流程
D. 立法性、执法性和司法性流程三种
满分:5 分
5. 电子化公共服务较传统公共服务最大、最根本的不同是( ) 。
A. 以网络系统作为主要服务平台
B. 全天候的服务
C. 服务的互动性
D.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6.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呈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的17号文件的全称是( )。
A. 2001.12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B. 2002.8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C. 2000.5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
D. 2006.5 《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满分:5 分
7. 计算机网络按照分布范围的大小可以划分为( )。
A. 广播式网络、点对点式网络
B. 宽带网、窄带网
C. 政府网、企业网、教育科研网
D.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描述,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公共服务电子化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府服务
B. 公共服务电子化可以使社会公众更好、更快、更多、更省地享受政府服务
C. 公共服务电子化主要应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服务
D. 公共服务电子化以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为基础
满分:5 分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是( )。
A. G to B
B. G to C
C. G to G
D. B to G
满分:5 分
10.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实现方式的影响是( ) 。
A. 由以管制实现管理职能为主向以服务实现管理职能为主转变
B. 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方式
C. 政府组织结构将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化
D. 将变成以公众参与为主的形式
满分:5 分
11.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环境的影响,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二个方面
B. 电子政务使得公务员可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面对面地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C. 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有较大的扩展
D. 在行政软环境上的主要变化是广大公民由单向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满分:5 分
12. 以( )为核心的战略模式,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是以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及由此带来的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
A. 电子行政
B. 电子服务
C. 电子社会
D. 电子商务
满分:5 分
13. 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 以职能为建立组织的依据
B. 注重过程效率
C. 注重过程控制
D. 突出管理的服务本质
满分:5 分
14. 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基础是( ) 。
A. 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
B. 公共服务电子化
C.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D. 电子政务总体规划
满分:5 分
15. 以下定义描述的是( )概念:“行政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具体指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包括数量、质量、能力、公众满意度等多方面的规定性。”
A. 行政效率
B. 行政投入产出比
C. 行政效能
D. 行政服务质量体系
满分:5 分
16. 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窗口是( )。
A. 政府门户网站
B. 政府机关
C. 政府办公室
D. 网站
满分:5 分
17.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其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 )。
A.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B. 以公众需要为目标
C. 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
D. 以标准化为基本尺度
满分:5 分
18.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中,( )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用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构建综合防护系统
A. 技术保障体系
B. 运行管理体系
C. 社会服务体系
D. 基础设施平台
满分:5 分
19. 以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为特征,实现工作流自动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 )。
A. 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 第四代
满分:5 分
20. 电子政务安全需求中,( )主要是指信息访问的可控性,即只有被授权的、案例级别与数据机密性要求一致的用户才被允许访问相应的数据。
A. 认证政务活动中的身份
B. 确保政务信息传输安全
C. 保障政务信息存储安全
D. 系统的安全备份与恢复机制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具有集中、综合处理、管理数据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属于( )类型 。
A. 管理型
B. 事务型
C. 管制型
D. 辅助决策型
满分:5 分
2.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这种观点是从( )角度对电子政务的认识。
A. 技术
B. 管理和服务集成
C. 提高政府效率
D. 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中,将政务数据转化成政务信息的性质指的是下面哪个性质( )。
A. 电子政务系统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
B. 电子政务系统是人机协作的系统
C. 电子政务系统是自动的工作流系统
D. 电子政务系统是智能性信息系统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依照法定的效用,政府流程可以分为( )。
A. 内部流程和外部流程两种
B. 强制性和选择性两种
C. 一般流程、作业流程和动作流程
D. 立法性、执法性和司法性流程三种
满分:5 分
5. 电子化公共服务较传统公共服务最大、最根本的不同是( ) 。
A. 以网络系统作为主要服务平台
B. 全天候的服务
C. 服务的互动性
D.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6.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呈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的17号文件的全称是( )。
A. 2001.12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B. 2002.8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C. 2000.5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
D. 2006.5 《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满分:5 分
7. 计算机网络按照分布范围的大小可以划分为( )。
A. 广播式网络、点对点式网络
B. 宽带网、窄带网
C. 政府网、企业网、教育科研网
D.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描述,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公共服务电子化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府服务
B. 公共服务电子化可以使社会公众更好、更快、更多、更省地享受政府服务
C. 公共服务电子化主要应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服务
D. 公共服务电子化以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为基础
满分:5 分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是( )。
A. G to B
B. G to C
C. G to G
D. B to G
满分:5 分
10.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实现方式的影响是( ) 。
A. 由以管制实现管理职能为主向以服务实现管理职能为主转变
B. 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方式
C. 政府组织结构将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化
D. 将变成以公众参与为主的形式
满分:5 分
11.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环境的影响,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二个方面
B. 电子政务使得公务员可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面对面地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C. 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有较大的扩展
D. 在行政软环境上的主要变化是广大公民由单向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满分:5 分
12. 以( )为核心的战略模式,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是以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及由此带来的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
A. 电子行政
B. 电子服务
C. 电子社会
D. 电子商务
满分:5 分
13. 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 以职能为建立组织的依据
B. 注重过程效率
C. 注重过程控制
D. 突出管理的服务本质
满分:5 分
14. 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基础是( ) 。
A. 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
B. 公共服务电子化
C.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D. 电子政务总体规划
满分:5 分
15. 以下定义描述的是( )概念:“行政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具体指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它包括数量、质量、能力、公众满意度等多方面的规定性。”
A. 行政效率
B. 行政投入产出比
C. 行政效能
D. 行政服务质量体系
满分:5 分
16. 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窗口是( )。
A. 政府门户网站
B. 政府机关
C. 政府办公室
D. 网站
满分:5 分
17.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其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 )。
A.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B. 以公众需要为目标
C. 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
D. 以标准化为基本尺度
满分:5 分
18.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中,( )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用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构建综合防护系统
A. 技术保障体系
B. 运行管理体系
C. 社会服务体系
D. 基础设施平台
满分:5 分
19. 以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为特征,实现工作流自动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 )。
A. 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 第四代
满分:5 分
20. 电子政务安全需求中,( )主要是指信息访问的可控性,即只有被授权的、案例级别与数据机密性要求一致的用户才被允许访问相应的数据。
A. 认证政务活动中的身份
B. 确保政务信息传输安全
C. 保障政务信息存储安全
D. 系统的安全备份与恢复机制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电子科大《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在线作业1
下一篇 : 13春电子科大《电子政务》在线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