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最大纵坡值应按规定予以折减。折减后若坡度小于4%,则采用( )。
A. 3%
B. 4%
C. 2.5%
D. 1.5%
-----------------选择:B
2. 连续上坡(或下坡)时,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
A. 2%
B. 2.5%
C. 3%
D. 3.5%
-----------------选择:C
3. 一般来讲,公路设计高程为( )。
A. 分隔带外边缘的高程
B. 中线高程
C. 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选择:C
4. 生产实践中,相对于最佳石灰剂量范围,砂性土最佳用量为( )。
A. 8%~14%
B. 9%~16%
C. 8%~12%
D. 10%~14%
-----------------选择:B
5. 当相交道路交角在( )范围内的三路交叉为T型交叉。
A. 75°~125°
B. 75°~105°
C. 65°~105°
D. 55°~105°
-----------------选择:B
6. 不同等级道路容许车速应不同,其值一般应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
A. 1/2~2/3
B. 1/3~2/3
C. 1/4~2/3
D. 1/5~2/5
-----------------选择:A
7. 外加( )含量水泥,是为了提高石灰煤渣和石灰煤渣土的早期强度。
A. 1%~2%
B. 1%~3%
C. 1%~5%
D. 1%~4%
-----------------选择:A
8. 路基高度一般为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的( )。
A. 高程之差
B. 高程之和
C. 没有关系
D. 以上说法不正确
-----------------选择:A
9. 避免级配碎砾石路面发生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 )细料含量和塑性指数。
A. 0.5mm
B. 0.6mm
C. 0.7mm
D. 0.8mm
-----------------选择:B
10. 改建公路可以按照新建公路规定,设计高程采用( )。
A. 分隔带外边缘的高程
B. 中线高程
C. 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选择:B
11. 碎石最大尺寸应根据石料品质及碎石层的厚度来确定,坚硬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碎石层压实厚度的( )倍。
A. 0.5
B. 0.6
C. 0.7
D. 0.8
-----------------选择:D
12. 用于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煤渣最大粒径小于等于( )。
A. 10mm
B. 30mm
C. 20mm
D. 40mm
-----------------选择:B
13. 沥青类路面一般不宜铺筑在道路纵坡大于( )路面上。
A. 6%
B. 5%
C. 4%
D. 3%
-----------------选择:A
14. 泥结碎石层所用石料等级不宜低于四级,长条、扁平状颗粒不宜超过( )。
A. 26%
B. 20%
C. 42%
D. 45%
-----------------选择:B
15. 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H与路线长度L的( )。
A. 和
B. 积
C. 差
D. 商
-----------------选择:D
16. 对于骨架密实型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集料,最大粒径小于等于( )。
A. 62mm
B. 59mm
C. 31.5mm
D. 12.8mm
-----------------选择:C
17. 分道转弯式交叉一般适用于三、四级公路,同时还适合斜交角不大于( )的次要公路和比较重要公路的连接。
A. 20°
B. 25°
C. 30°
D. 35°
-----------------选择:C
18. 道路工程中,回弹模量这个指标是表征级配碎石( )的重要指标。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选择:B
19. 道路材料中,石灰土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逐渐(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增大也不减小
D. 无法判定
-----------------选择:A
20. 设分隔带公路设计高程,一般是( )。
A. 分隔带外边缘的高程
B. 中线高程
C. 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选择:A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铺试验段目的是确定下列( )各项指标。
A. 压实度
B. 沥青含量
C. 矿粉级配
D.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
E. 和易性
-----------------选择:ABCD
2. 描述道路材料干缩特性指标主要有( )。
A. 干缩应变
B. 失水量
C. 失水率
D. 干缩量
E. 干缩系数
-----------------选择:ABCDE
3. 在道路结构中,路面磨耗层的作用是( )。
A. 抵抗由车轮水平力所引起的磨耗和松散
B. 抵抗大气温度的破坏作用
C. 抵抗由轮后吸力所引起的磨耗和松散
D. 抵抗大气湿度变化的破坏作用
E. 提高路面平整度
-----------------选择:ABCDE
4. 乳化沥青碎石的混合料适合用在下列( )结构。
A. 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B. 四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C. 二级公路的养护罩面
D. 各等级公路的调平层
E. 国外有的用作柔性基层
-----------------选择:ABCDE
5. 封层作用有( )。
A. 保水防水
B. 过渡和有效连接
C. 加固补强
D. 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E. 主要承重作用
-----------------选择:ABCD
6. 在沥青路面铺筑时,对砂石料中的粗集料质量要求有( )。
A. 含泥量小于3%
B. 含水量小于3%
C. 扁平细长针状颗粒含量小于15%
D. 粗集料尽量采用酸性岩石
E. 粗集料尽量采用碱性岩石
-----------------选择:BCE
7. 沥青路面的结构层可由( )组成。
A. 面层
B. 基层
C. 底基层
D. 防水层
E. 垫层
-----------------选择:ABCE
8.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可以由( )组成。
A. 单层沥青混合料
B. 双层沥青混合料
C. 三层沥青混合料
D. 密实沥青混合料
E. 胶结沥青混合料
-----------------选择:ABC
9. 粒料级配是影响级配碎石( )的重要因素。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平整度
E. 密实度
-----------------选择:AB
10. 挖方路基处土层由于地下水文状况不良,可导致路面破坏,路堑以下0~30cm或0~80cm天然地基需要( )。
A. 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B. 必要时需要翻挖重新分层填筑
C. 换土或进行加固处理
D. 加铺隔离层
E. 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选择:ABCDE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