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乙类建筑应:()
A.
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B.
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C.
属于一般建筑
D.
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2.
震级2~4级的地震为:()
A.
微震
B.
破坏性地震
C.
有感地震
D.
大地震
3.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A.
领导
B.
监督
C.
报告
D. 监察
4.
防护对象是指受到洪水威胁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的对象,根据防洪对象的安全要求可分为()类:
A.
2
B.
4
C.
5
D.
3
此题选: D
5.
事故后果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
了解系统、设想重大工业事故危险源导致事故及其后果的情况
B.
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计算事故后果的有关参数
C.
检查现有的应急预案是否合适
D.
与相应参数的允许值相比较、讨论并得出分析结论
6.
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7.
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错误的是:()
A.
应选下风向的区域
B.
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
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
D.
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
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9.
下列关于火烧伤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冷清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
B.
I度烧烫伤可涂上外用烧烫伤膏药,一般3~7日治愈
C.
II度烧烫伤,表皮水疱不要刺破,在创面上涂上油脂或药膏
D.
严重口渴者,可口服少量淡盐水或淡盐茶
10.
局部出现红斑及轻度水肿,无水泡,干燥,无感染的症状属于()烧伤。
A.
Ⅰ度
B.
浅Ⅱ度
C.
深Ⅱ度
D.
Ⅲ度
12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城市噪声来源主要有:()
A.
交通噪声
B.
工厂噪声
C.
施工噪声
D.
社会生活噪声
2.
沙尘暴的危害包括:()
A.
A人畜死亡
B.
建筑物倒塌
C.
农业减产
D.
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3.
以下关于医疗急救运送描述正确的有:()
A.
晕船呕吐对伤员,尤其中毒患者影响较大,尽量不使用船只远距离运送
B.
陆运救治时担架应固定可靠,以减少左右前后摇摆的影响,预防机械性损伤
C.
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
D.
胸部伤病员应取仰卧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
4.
泡沫灭火剂包括:()
A.
化学泡沫
B.
空气泡沫
C.
氟蛋白泡沫
D.
水成膜泡沫
5.
国务院 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六条工作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B.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6.
应急预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
科学性。
B.
实用性。
C.
权威性。
D.
灵活性
7.
天然地震包括:()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崩陷地震
D.
人工地震
8.
以下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是:()
A.
交通工程
B.
通讯工程
C.
供电工程
D.
卫生工程
9.
爆炸伤害类型主要包括:()
A.
爆震伤
B.
爆烧伤
C.
爆碎伤
D.
有害气体中毒
10.
按照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分类以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森林病虫害
B.
森林火灾
C.
巨浪灾害
D.
寒潮
12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爆炸事故都是意外的、突发的、猝不及防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其严重,而且是多人同时遇难,需要全体动员紧急救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A. 错误
B. 正确
2. 现场救护时初检指对伤病员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按轻、中、重、死亡分型。()
A. 错误
B. 正确
3. 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习活动。功能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习,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4.
除少数由雷击起火、物质自燃等非人为原因外, 90%的以上的火灾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
A. 错误
B. 正确
5. 城市救灾的回旋余地较大,特别是大型城市,往往在规划时就设计预留好了足够的避难场所。()
A. 错误
B. 正确
6. 热力烧伤是由火焰、蒸汽、高温液体 ( 如沸水、沸油等 ) 、高温金属等引起的烧伤。()
A. 错误
B. 正确
7. 在使用飞机运送起飞和降落时,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低平位,以保证脑血液供应。()
A. 错误
B. 正确
8. 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次生原因两个方面。其中此生原因主要是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据统计,由它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要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大约 95% 。()
A. 错误
B. 正确
9. 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 “ 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 ” 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A. 错误
B. 正确
10. 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A. 错误
B. 正确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乙类建筑应:()
A.
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B.
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C.
属于一般建筑
D.
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2.
震级2~4级的地震为:()
A.
微震
B.
破坏性地震
C.
有感地震
D.
大地震
3.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A.
领导
B.
监督
C.
报告
D. 监察
4.
防护对象是指受到洪水威胁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的对象,根据防洪对象的安全要求可分为()类:
A.
2
B.
4
C.
5
D.
3
此题选: D
5.
事故后果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
了解系统、设想重大工业事故危险源导致事故及其后果的情况
B.
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计算事故后果的有关参数
C.
检查现有的应急预案是否合适
D.
与相应参数的允许值相比较、讨论并得出分析结论
6.
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7.
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错误的是:()
A.
应选下风向的区域
B.
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
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
D.
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
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9.
下列关于火烧伤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冷清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
B.
I度烧烫伤可涂上外用烧烫伤膏药,一般3~7日治愈
C.
II度烧烫伤,表皮水疱不要刺破,在创面上涂上油脂或药膏
D.
严重口渴者,可口服少量淡盐水或淡盐茶
10.
局部出现红斑及轻度水肿,无水泡,干燥,无感染的症状属于()烧伤。
A.
Ⅰ度
B.
浅Ⅱ度
C.
深Ⅱ度
D.
Ⅲ度
12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城市噪声来源主要有:()
A.
交通噪声
B.
工厂噪声
C.
施工噪声
D.
社会生活噪声
2.
沙尘暴的危害包括:()
A.
A人畜死亡
B.
建筑物倒塌
C.
农业减产
D.
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3.
以下关于医疗急救运送描述正确的有:()
A.
晕船呕吐对伤员,尤其中毒患者影响较大,尽量不使用船只远距离运送
B.
陆运救治时担架应固定可靠,以减少左右前后摇摆的影响,预防机械性损伤
C.
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
D.
胸部伤病员应取仰卧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
4.
泡沫灭火剂包括:()
A.
化学泡沫
B.
空气泡沫
C.
氟蛋白泡沫
D.
水成膜泡沫
5.
国务院 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六条工作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B.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6.
应急预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
科学性。
B.
实用性。
C.
权威性。
D.
灵活性
7.
天然地震包括:()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崩陷地震
D.
人工地震
8.
以下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是:()
A.
交通工程
B.
通讯工程
C.
供电工程
D.
卫生工程
9.
爆炸伤害类型主要包括:()
A.
爆震伤
B.
爆烧伤
C.
爆碎伤
D.
有害气体中毒
10.
按照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分类以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森林病虫害
B.
森林火灾
C.
巨浪灾害
D.
寒潮
12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爆炸事故都是意外的、突发的、猝不及防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其严重,而且是多人同时遇难,需要全体动员紧急救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A. 错误
B. 正确
2. 现场救护时初检指对伤病员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按轻、中、重、死亡分型。()
A. 错误
B. 正确
3. 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习活动。功能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习,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4.
除少数由雷击起火、物质自燃等非人为原因外, 90%的以上的火灾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
A. 错误
B. 正确
5. 城市救灾的回旋余地较大,特别是大型城市,往往在规划时就设计预留好了足够的避难场所。()
A. 错误
B. 正确
6. 热力烧伤是由火焰、蒸汽、高温液体 ( 如沸水、沸油等 ) 、高温金属等引起的烧伤。()
A. 错误
B. 正确
7. 在使用飞机运送起飞和降落时,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低平位,以保证脑血液供应。()
A. 错误
B. 正确
8. 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次生原因两个方面。其中此生原因主要是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据统计,由它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要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大约 95% 。()
A. 错误
B. 正确
9. 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 “ 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 ” 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A. 错误
B. 正确
10. 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东大12 秋学期《成本会计》在线作业2
下一篇 : 东大12秋学期《城市防灾》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