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 分
2. 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D. 非罪行为
满分:5 分
3. 下列有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与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
B.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其行为能力产生
C. 法人在清算期间仍然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D. 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
满分:5 分
4.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 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满分:5 分
5. 下列权利中属于物权的是( )
A. 继承权
B. 所有权
C. 专利权
D. 商标权
满分:5 分
6. 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是指()
A.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判决和裁定
B. 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任何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C.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D. 当事人只能对自己的诉讼权利进行处分,不包括民事权利
满分:5 分
7.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
A. 鉴定人
B. 辩护人
C. 法定代理人
D. 公诉人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决定某一犯罪具体性质的是( )
A. 犯罪的同类客体
B. 犯罪的一般客体
C. 犯罪的直接客体
D. 犯罪的间接客体
满分:5 分
9. 犯罪预备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施( )
A. 之前
B. 之中
C. 之后
D. 任意时刻
满分:5 分
10.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原则
A. 罪刑法定
B. 罪刑相称
C. 罪责自负
D. 适用刑法平等
满分:5 分
11. 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既遂
D. 犯罪预备
满分:5 分
12. 决定自然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关键因素是( )
A. 刑事责任年龄
B. 刑事责任能力
C. 行为人的精神状态
D. 行为人的受教育程度
满分:5 分
13.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人际关系
D. 权益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4. 甲乙相互斗殴,乙见自己势单力薄而逃跑。甲穷追不舍,乙无奈捡起一棍棒趁甲站立不稳时将其打伤。乙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故意伤害罪
D. 紧急避险
满分:5 分
15. 下列关于能够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机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能是公安机关
B. 可以是监狱
C. 不能是人民法院
D. 不能是国家安全机关
满分:5 分
16. 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7. 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
A. 渎职案件
B. 盗窃案件
C. 虐待案件
D. 抢劫案件
满分:5 分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实体法
B. 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程序法
C.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实体法
D.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程序法
满分:5 分
19. 甲路过乙家门口,乙便唆使自己所养的一条狼狗追咬甲。甲用自己手中扁担与狗搏斗,将狗打死。甲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
D. 防卫对象错误
满分:5 分
20.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除原告、被告外还可能包括()
A. 指定代理人
B. 法定代理人
C. 委托代理人
D. 第三人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 分
2. 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D. 非罪行为
满分:5 分
3. 下列有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与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
B.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其行为能力产生
C. 法人在清算期间仍然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D. 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
满分:5 分
4.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 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满分:5 分
5. 下列权利中属于物权的是( )
A. 继承权
B. 所有权
C. 专利权
D. 商标权
满分:5 分
6. 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是指()
A.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判决和裁定
B. 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任何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C.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D. 当事人只能对自己的诉讼权利进行处分,不包括民事权利
满分:5 分
7.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
A. 鉴定人
B. 辩护人
C. 法定代理人
D. 公诉人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决定某一犯罪具体性质的是( )
A. 犯罪的同类客体
B. 犯罪的一般客体
C. 犯罪的直接客体
D. 犯罪的间接客体
满分:5 分
9. 犯罪预备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施( )
A. 之前
B. 之中
C. 之后
D. 任意时刻
满分:5 分
10.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原则
A. 罪刑法定
B. 罪刑相称
C. 罪责自负
D. 适用刑法平等
满分:5 分
11. 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既遂
D. 犯罪预备
满分:5 分
12. 决定自然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关键因素是( )
A. 刑事责任年龄
B. 刑事责任能力
C. 行为人的精神状态
D. 行为人的受教育程度
满分:5 分
13.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人际关系
D. 权益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4. 甲乙相互斗殴,乙见自己势单力薄而逃跑。甲穷追不舍,乙无奈捡起一棍棒趁甲站立不稳时将其打伤。乙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故意伤害罪
D. 紧急避险
满分:5 分
15. 下列关于能够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机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能是公安机关
B. 可以是监狱
C. 不能是人民法院
D. 不能是国家安全机关
满分:5 分
16. 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7. 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
A. 渎职案件
B. 盗窃案件
C. 虐待案件
D. 抢劫案件
满分:5 分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实体法
B. 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程序法
C.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实体法
D.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程序法
满分:5 分
19. 甲路过乙家门口,乙便唆使自己所养的一条狼狗追咬甲。甲用自己手中扁担与狗搏斗,将狗打死。甲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
D. 防卫对象错误
满分:5 分
20.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除原告、被告外还可能包括()
A. 指定代理人
B. 法定代理人
C. 委托代理人
D. 第三人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东大12秋学期《多媒体技术及应用Ⅰ》在线作业2
下一篇 : 东大12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