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 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
A. 渎职案件
B. 盗窃案件
C. 虐待案件
D. 抢劫案件
满分:5 分
3. 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
A. 假想防卫
B. 挑拨防卫
C. 事前防卫
D. 事后防卫
满分:5 分
4. 下列人员中主要的刑事诉讼主体是()
A. 被告人
B. 证人
C. 鉴定人
D. 翻译人
满分:5 分
5.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5 分
6. 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是指()
A.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判决和裁定
B. 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任何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C.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D. 当事人只能对自己的诉讼权利进行处分,不包括民事权利
满分:5 分
7. 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
A. 原告住所地
B. 被告住所地
C. 被告经常居住地
D. 劳动教养地
满分:5 分
8.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 全民所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国家所有制
满分:5 分
9.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A. 无效
B. 有效
C. 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D. 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满分:5 分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为( )
A.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 最高国家司法机关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满分:5 分
11. 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
A. A 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 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C. C 制定和认可
D. D 制定和解释
满分:5 分
12.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
A. 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 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 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 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3. 犯罪的法律特征是( )
A. 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 道德谴责性
满分:5 分
14.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除原告、被告外还可能包括()
A. 指定代理人
B. 法定代理人
C. 委托代理人
D. 第三人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5.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满分:5 分
16. 甲持刀闯入乙家,威逼乙在2日内把3万元钱送到甲家,否则将乙全家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敲诈勒索罪既遂
D. 敲诈勒索罪未遂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7.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A. 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实际年龄
B. 被拘留时的实际年龄
C. 被逮捕时的实际年龄
D. 被起诉时的实际年龄
满分:5 分
18. 下列权利中属自然人专有的是( )
A. 姓名权
B. 名誉权
C. 荣誉权
D. 商标权
满分:5 分
19. 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
A. 犯罪的一般客体
B. 犯罪的直接客体
C. 犯罪的同类客体
D. 犯罪的复杂客体
满分:5 分
20. 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 抢夺罪
B. 招摇撞骗罪
C. 贪污罪
D. 行贿罪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 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
A. 渎职案件
B. 盗窃案件
C. 虐待案件
D. 抢劫案件
满分:5 分
3. 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
A. 假想防卫
B. 挑拨防卫
C. 事前防卫
D. 事后防卫
满分:5 分
4. 下列人员中主要的刑事诉讼主体是()
A. 被告人
B. 证人
C. 鉴定人
D. 翻译人
满分:5 分
5.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5 分
6. 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是指()
A.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判决和裁定
B. 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任何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C.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
D. 当事人只能对自己的诉讼权利进行处分,不包括民事权利
满分:5 分
7. 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
A. 原告住所地
B. 被告住所地
C. 被告经常居住地
D. 劳动教养地
满分:5 分
8.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 全民所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国家所有制
满分:5 分
9.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A. 无效
B. 有效
C. 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D. 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满分:5 分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为( )
A.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 最高国家司法机关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满分:5 分
11. 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
A. A 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 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C. C 制定和认可
D. D 制定和解释
满分:5 分
12.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
A. 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 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 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 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3. 犯罪的法律特征是( )
A. 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 道德谴责性
满分:5 分
14.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除原告、被告外还可能包括()
A. 指定代理人
B. 法定代理人
C. 委托代理人
D. 第三人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5.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满分:5 分
16. 甲持刀闯入乙家,威逼乙在2日内把3万元钱送到甲家,否则将乙全家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敲诈勒索罪既遂
D. 敲诈勒索罪未遂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7.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A. 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实际年龄
B. 被拘留时的实际年龄
C. 被逮捕时的实际年龄
D. 被起诉时的实际年龄
满分:5 分
18. 下列权利中属自然人专有的是( )
A. 姓名权
B. 名誉权
C. 荣誉权
D. 商标权
满分:5 分
19. 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
A. 犯罪的一般客体
B. 犯罪的直接客体
C. 犯罪的同类客体
D. 犯罪的复杂客体
满分:5 分
20. 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 抢夺罪
B. 招摇撞骗罪
C. 贪污罪
D. 行贿罪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东北大学13春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