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以下关于海因里希法则: 1:29:300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在任何发生的 330起事故中,300起没有造成伤害,29起造成了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B.
事故发生后,严重伤害只是极少数,大量的情况不会造成伤害
C.
事故后果也具有随机性
D.
在实际管理中应注意 1:29:300,具有定性的意义,而不能够理解为纯粹的量化结论
满分:3 分
2.
《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根据矿山救护队的编制、人员构成与素质、技术装备、训练与培训设施和救援业绩等条件矿山救护队资质设()个级别。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满分:3 分
3.
以下那一项不是应急体系的总的目标:()
A.
控制事态发展
B.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C.
维护社会稳定
D.
恢复正常状况
满分:3 分
4.
以下关于事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事故是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B.
事故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物体(机械、设备等)破坏和环境污染。
C.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
D.
事故的发生具有确定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我国建立的核事故三级管理体系不包括:()
A.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B. 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
C.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
D.
国家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错误的是:()
A.
应选下风向的区域
B.
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
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
D.
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
满分:3 分
7.
以下哪种物质火灾,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用的:()
A.
木材
B.
汽油
C.
镁
D.
电视机
满分:3 分
8.
按照责任主体划分,应急预案可以划分为:()
A.
国家、省级、市级
B.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C.
政府、企业
D.
突发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实践
满分:3 分
9.
事故现场急救的三大步骤不包括:()
A.
紧急呼救
B.
判断伤情
C.
记录、通报伤情
D.
救护
满分:3 分
10.
2006年 1月8日 国务院发布了()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A.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
《安全生产法》
C.
《工伤处理条例》
D.
《交通安全法》
满分:3 分
13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内因火灾的外部征兆:()
A.
巷道出汗,大量水分在巷道壁和支架上凝结成水珠
B.
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味
C.
空气突然变冷
D.
地面震动
满分:4 分
2.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应急预案可以分为:()
A.
国家预案
B.
省预案
C.
市预案
D.
企业预案
满分:4 分
3.
应急预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
科学性
B.
实用性
C.
权威性
D.
灵活性
满分:4 分
4.
1997年 7月29日 ,原化学工业部发出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 [1997]459号)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其主要内容包含:()
A.
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
B.
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C.
事故的处置
D.
现场医疗救护
满分:4 分
5.
拨打急救电话,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
A.
你的 (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B.
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C.
是否认识伤者,报告人的身份证号
D.
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满分:4 分
6.
煤矿救灾的基本原则是:()
A.
沉着指挥
B.
科学决策
C.
协调行动
D.
安全快速
满分:4 分
7.
应急体系的总的目标是: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状况。这三个总体目标也表示:()
A.
减灾
B.
防灾
C.
救灾
D.
灾后恢复
满分:4 分
8.
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正确的是:()
A.
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就近抢救伤员
B.
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
面积尽量要大,便于对众多人员的同时救护
D.
急救医疗点只能设在室内
满分:4 分
9.
透水征兆有:()
A.
巷道壁“出汗”
B.
顶板淋水加大,犹如落雨状
C.
空气变冷、发生雾气
D.
采矿场或巷道“挂红”,水的酸度大,味发涩,有臭鸡蛋气味
满分:4 分
10.
爆炸事故通常有以下特点()
A.
突发性
B.
复杂性
C.
严重性
D.
先兆性
满分:4 分
13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习活动。功能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习,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矿井透水是在采掘工作面与地表水或地下水相沟通时突然发生大量涌水,淹没井巷的事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根据血管损伤程度出血类型可以分为小血管损伤出血、中等血管损伤出血和大血管断裂出血三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一旦发现有出血现象时,要快速用止血带对伤者进行止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我国事故应急预案分为如下 5 种级别。企业级;县、市/社区级;地区 / 市级;省级;国家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根据避难空间外部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推测的室内最高有毒物质浓度值。如果最高有毒物质浓度值高于临界浓度值,则应该“就地”避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根据易燃固体的燃点高低,可分为一级易燃固体和二级易燃固体两种。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低,易燃烧或爆炸。燃烧猛烈,并放出有毒气体,多数还具有毒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当贮罐火灾现场出现罐体振颤、啸叫、火焰由黄变白、温度急剧升高等爆炸征兆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紧急避险命令,参战人员应迅速撤出或隐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灾害伤病员分类使那些能从现场处理中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得到优先处理,而不是首先处理那些最严重的伤病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在救治中要遵循 “ 先救命,后治病、先轻后重、先急后缓 ” 的原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以下关于海因里希法则: 1:29:300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在任何发生的 330起事故中,300起没有造成伤害,29起造成了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B.
事故发生后,严重伤害只是极少数,大量的情况不会造成伤害
C.
事故后果也具有随机性
D.
在实际管理中应注意 1:29:300,具有定性的意义,而不能够理解为纯粹的量化结论
满分:3 分
2.
《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根据矿山救护队的编制、人员构成与素质、技术装备、训练与培训设施和救援业绩等条件矿山救护队资质设()个级别。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满分:3 分
3.
以下那一项不是应急体系的总的目标:()
A.
控制事态发展
B.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C.
维护社会稳定
D.
恢复正常状况
满分:3 分
4.
以下关于事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事故是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B.
事故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物体(机械、设备等)破坏和环境污染。
C.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
D.
事故的发生具有确定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我国建立的核事故三级管理体系不包括:()
A.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B. 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
C.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
D.
国家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错误的是:()
A.
应选下风向的区域
B.
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
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
D.
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
满分:3 分
7.
以下哪种物质火灾,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用的:()
A.
木材
B.
汽油
C.
镁
D.
电视机
满分:3 分
8.
按照责任主体划分,应急预案可以划分为:()
A.
国家、省级、市级
B.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C.
政府、企业
D.
突发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实践
满分:3 分
9.
事故现场急救的三大步骤不包括:()
A.
紧急呼救
B.
判断伤情
C.
记录、通报伤情
D.
救护
满分:3 分
10.
2006年 1月8日 国务院发布了()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A.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
《安全生产法》
C.
《工伤处理条例》
D.
《交通安全法》
满分:3 分
13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内因火灾的外部征兆:()
A.
巷道出汗,大量水分在巷道壁和支架上凝结成水珠
B.
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味
C.
空气突然变冷
D.
地面震动
满分:4 分
2.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应急预案可以分为:()
A.
国家预案
B.
省预案
C.
市预案
D.
企业预案
满分:4 分
3.
应急预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
科学性
B.
实用性
C.
权威性
D.
灵活性
满分:4 分
4.
1997年 7月29日 ,原化学工业部发出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 [1997]459号)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其主要内容包含:()
A.
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
B.
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C.
事故的处置
D.
现场医疗救护
满分:4 分
5.
拨打急救电话,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
A.
你的 (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B.
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C.
是否认识伤者,报告人的身份证号
D.
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满分:4 分
6.
煤矿救灾的基本原则是:()
A.
沉着指挥
B.
科学决策
C.
协调行动
D.
安全快速
满分:4 分
7.
应急体系的总的目标是: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状况。这三个总体目标也表示:()
A.
减灾
B.
防灾
C.
救灾
D.
灾后恢复
满分:4 分
8.
以下关于急救地点的选择正确的是:()
A.
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就近抢救伤员
B.
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
C.
面积尽量要大,便于对众多人员的同时救护
D.
急救医疗点只能设在室内
满分:4 分
9.
透水征兆有:()
A.
巷道壁“出汗”
B.
顶板淋水加大,犹如落雨状
C.
空气变冷、发生雾气
D.
采矿场或巷道“挂红”,水的酸度大,味发涩,有臭鸡蛋气味
满分:4 分
10.
爆炸事故通常有以下特点()
A.
突发性
B.
复杂性
C.
严重性
D.
先兆性
满分:4 分
13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习活动。功能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习,以展示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矿井透水是在采掘工作面与地表水或地下水相沟通时突然发生大量涌水,淹没井巷的事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根据血管损伤程度出血类型可以分为小血管损伤出血、中等血管损伤出血和大血管断裂出血三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一旦发现有出血现象时,要快速用止血带对伤者进行止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我国事故应急预案分为如下 5 种级别。企业级;县、市/社区级;地区 / 市级;省级;国家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根据避难空间外部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推测的室内最高有毒物质浓度值。如果最高有毒物质浓度值高于临界浓度值,则应该“就地”避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根据易燃固体的燃点高低,可分为一级易燃固体和二级易燃固体两种。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低,易燃烧或爆炸。燃烧猛烈,并放出有毒气体,多数还具有毒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当贮罐火灾现场出现罐体振颤、啸叫、火焰由黄变白、温度急剧升高等爆炸征兆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紧急避险命令,参战人员应迅速撤出或隐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灾害伤病员分类使那些能从现场处理中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得到优先处理,而不是首先处理那些最严重的伤病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在救治中要遵循 “ 先救命,后治病、先轻后重、先急后缓 ” 的原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东北大学13春学期《事故与保险》在线作业1
下一篇 : 东北大学13春学期《事故与保险》在线作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