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13春学期《系统安全》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东北大学 科目:系统安全 2015-03-17 16:17:51
13春学期《系统安全》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 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B. 安全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可靠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C. 可靠性既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又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D. 安全性既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又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满分:3 分
2. 采用隔离作为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包括:( )
A. 远离、封闭和个体防护三种。
B. 远离、个体防护和缓冲三种。
C. 个体防护、封闭和缓冲三种。
D. 远离、封闭和缓冲三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泄漏分析不包括:( )
A. 泄漏设备情况
B. 泄漏后果分析
C. 泄露后的扩散
D. 泄漏量计算
满分:3 分
4. 我国规定( ) V 或其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A. 42
B. 100
C. 40
D. 60
满分:3 分
5. 气团在大气中的扩散情况与气团自身性质有关,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 当气团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气团将沿地面扩散,危害很大。
B. 当气团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气团将沿地面扩散,危害很小。
C. 当气团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气团将沿地面扩散,危害很大。
D. 当气团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气团将沿地面扩散,危害很小。
满分:3 分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新种类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
A. 先降低再增加
B. 增加
C. 降低
D. 不变
满分:3 分
7. 经验表明,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事故的发生频率( ),伤亡事故发生的频率( )。
A. 很小 更小
B. 很大 更小
C. 很小 很大
D. 很大 更大
满分:3 分
8. 人认知可靠性模型用于( )
A. 预测 操作者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额外行为。
B. 发现可能发生的人失误。
C. 预测操作者对异常状态反应失误的概率。
D. 找出导致系统故障或系统事故的人失误。
满分:3 分
9. 按国际劳工局的规定,如果相距( )以内且属于同一工厂的全部装置中的危险物质的量超过了临界量表中的规定值,则这些装置被确定为重大危险装置。
A. 400m
B. 500m
C. 600m
D. 700m
满分:3 分
10. 按坠落高度把高处作业划分为:( )
A. 3 级
B. 4 级
C. 5 级
D. 6 级
满分:3 分
13春学期《系统安全》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下属于故障-安全设计的是:( )
A. 故障-正常设计
B. 故障-消极设计
C. 故障-积极设计
D. 故障-缓和设计
满分:4 分
2. 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应用于以下( )阶段。
A. 新系统的构思
B. 系统可行性论证
C. 系统设计
D. 系统废弃
满分:4 分
3. 一般地,一个元素可能有的故障类型: ( )
A. 意外运行;
B. 不能按时运行;
C. 不能按时停止;
D. 运行期间故障;
满分:4 分
4. 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目的:( )
A. 查明系统中所有的危险源,列出危险源的清单;
B. 弄清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列出潜在的事故情况的清单;
C. 确定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或需要深入研究的部位,列出相应的清单;
D. 为定量的危险性评价提供数据;
满分:4 分
5. 最小割集合求法有:( )
A. 观察法
B. 布尔代数法
C. 计算机求解
D. 行列法
满分:4 分
6. 第一类危险源包括:( )
A.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B.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C.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D.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
满分:4 分
7.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 漏报属于“危险故障”型故障。
B. 漏报属于“安全故障”型故障。
C. 误报属于“危险故障”型故障。
D. 误报属于“安全故障”型故障。
满分:4 分
8. 以下对事故的正确描述包括:( )
A. 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
B. 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C. 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但在人们意料之中的事件;
D. 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满分:4 分
9. 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 )
A. 从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角度,最小径集合中的元素相当于串联连接。
B. 从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角度,系统是由最小径集合并联构成的。
C. 从系统故障的角度,最小割集合中的元素相当于并联连接。
D. 从系统故障的角度,系统是由最小割集合串联构成的。
满分:4 分
10. 最小径集合求法有:( )
A. 观察法
B. 成功树法
C. 计算机求解
D. 布尔代数法
满分:4 分
13春学期《系统安全》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故障树分析中,把能使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叫做径集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第一类危险源辨识工作必须与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工作结合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究竟是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多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事件树分析起源于决策树分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在人们已经拥有了与对象系统类似系统的危险源辨识经验之后,就可以容易地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进行预先危害分析时,首先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判断的方法查明第一类危险源存在部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生产的职工人数不变的场合,伤亡事故发生次数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安全状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故障树中的事件只能取故障发生或不发生两种状态之一,不存在任何中间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后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定量地描述重大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