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福建师范大学《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乡村文化建设 2015-03-17 16:46:38
福师《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当前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较多,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有其历史背景和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人才工作本身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以下因素中不属于客观方面的因素是( )。
A. 经济欠发达、产业规模不大
B. 城巾化水平不高
C. 人文和生活环境较差
D. 体制机制不健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牧文化的产物,“精耕细作”是指在农牧业生产中为提高耕作质量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精耕细作一词出现于( )。
A. 南宋
B. 元初
C. 明末
D. 晚清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新闻出版业属于文化产业集群涉及的( )集群。
A. 主体
B. 核心
C. 外围
D. 边缘
满分:2 分
4. 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在发展态势上呈现出五大新特点,以下属于错误描述的为( )。
A. 文化主题上,当代中国呈现出农村文化主体空心化与新文化精英出现并存的态势
B. 在文化内容上,当代中国呈现出民间非物质文化逐渐萎缩与现代都市文化逐渐渗透并存的态势
C. 在文化载体上,当代中国呈现出高科技文化载体逐渐流行独大的态势
D. 在文化消费上,当代中国呈现出公益文化活动逐步退缩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并存的态势
满分:2 分
5. 在(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始将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区分开来。
A. 2000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满分:2 分
6. 通过农村文化长效投入机制的建设,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解决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投入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依据不同原则从多方面着手进行。采取减免税费、降低门槛等办法,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就体现了( )的原则。
A. 坚持“多予”
B. 坚持“少取”
C. 坚持“放活”
D. 坚持“有限”
满分:2 分
7. 目前农民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之家、个人图书室等自办文化实体,其中像大部分农民自办的书屋和部分文化大院,都是免费为群众服务,属于( )自办文化实体。
A. 服务型
B. 经营型
C. 半服务型
D. 半经营型
满分:2 分
8. 以下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文化起到的作用的是( )。
A.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条件
B.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思想基础
C.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构建文明新农村的精神支撑
D.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构建文明新农村的根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为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一大批受西方教育和社会思潮影响的文人、学士大造舆论,为推动乡村文化运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各自有独立的宗旨,其中乡村文化生活改造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陶行知
B. 晏阳初
C. 梁濑溟
D. 米鉴兰
满分:2 分
10. 我们建设的农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朝着符合绝大多数农民根本利益的方向,着重坚持相关基本原则,其中属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之一的为( )。
A. 以人为本原则
B. 多予、少取、放活原则
C. 地域特色原则
D. 科学发展观
满分:2 分
11. 文化具有的( )功能使得其能够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修补各种心理裂痕。从而舒缓压力、愉悦省心、化解矛盾、增加融合。
A. 价值整合
B. 行为导向
C. 协调人际关系
D. 精神激励
满分:2 分
12. 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解放文化生产力,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激发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创造新文化的主动性,这一举措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的哪一点( )。
A. 科学管理原则
B. 以人为本原则
C. 多予、少取、放活原则
D. 地域特色原则
满分:2 分
13. 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组织规模化生产,以发展经济、赢利为目的( )形态。
A. 文化经济
B. 商品经济
C. 服务经济
D. 自然经济
满分:2 分
14. 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领导与执政的关系,不断提高领导水正确平和执政水平,其中处理好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属于正确处理( )之间的关系。
A. 党委与政府
B. 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
C. 党组织与经济组织
D. 党组织与群团组织
满分:2 分
15. 文化权利是一项基本权利,包括很多方面,如作家对自己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就属于( )。
A. 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
B. 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C. 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
D. 文化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应当受到保护的权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 )作为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和基本力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A. 乡镇文化站
B. 乡镇文化馆
C. 村文化室
D. 县乡图书馆
满分:2 分
17. ( )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和主导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A. 农村党组织
B. 农村行政人员
C. 农村村民
D. 农村文化人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根据( ),我国将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争取达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的目标。
A.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B.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C. 《政府工作报告》
D.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满分:2 分
19. 党的(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次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明确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A. 十四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三届四中全会
D. 十五届三中全会
满分:2 分
20. 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 )是难点,也是关键。
A. 管理
B. 手段
C. 参与
D. 投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福师《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管理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
A. 多渠道地搞好“引进来”
B. 多形式地搞好培训
C. 多方位地搞好服务
D. 多层次地搞好培养
满分:2 分
2.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可发借鉴韩国的经验。韩国农村与我国的农村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注重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等,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这些启示中主要包括( )。
A. 高度重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B. 高度重视挖掘农村自身文化活力
C. 高度重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D. 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精神培养
满分:2 分
3.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意义在于( )。
A.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道德情操
B.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
C.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D.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满分:2 分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通过( )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
A. 由政府主导
B. 以农民为主体
C.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D. 党的领导
满分:2 分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的价值追求总的来说有( )。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C. 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
D.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和谐发展
满分:2 分
6. “送文化下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内在要求,更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集中表现。要坚持( )的原则,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创新文化下乡科学持久的机制。
A.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B. 送文化下乡与建乡下文化相结合
C. 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相结合
D. 经济利益与文化效益相结合
满分:2 分
7. 政策鼓励引导,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热情的相关举措中,所说的“三贴近”是指表演内容要( )。
A. 贴近农村
B. 贴近生活
C. 贴近实际
D. 贴近现代
满分:2 分
8. 人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农村文化人才是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B. 农村文化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C. 农村文化人才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D. 农村文化人才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水平
满分:2 分
9.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时,可以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
A. 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心理支持
B. 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C. 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
D. 优化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满分:2 分
10. 网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新的载体,但由于( )决定了网络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同时带来了不少负面的效应。
A. 网络文化主体的自由性
B. 网络文化内容的动态性
C. 网络文化体系的开放性
D. 网络文化监管的缺失性
满分:2 分
11. 十六大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要坚持的指导方针包括以下内( )。
A.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D.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满分:2 分
12.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 )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A. 政治文明
B. 经济文明
C. 社会文明
D. 生态文明
满分:2 分
13.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
A. 人才总量不足
B. 结构不合理
C. 素质不高
D. 人才观念落后
满分:2 分
14. 农村文化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 )。
A. 传达方针政策的桥梁作用
B. 工作实施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C. 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作用
D. 文化开展中的创新作用
满分:2 分
15. 农民主体力量发挥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农民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B. 对政府主导力量的依赖
C. 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
D. 制度的缺失
满分:2 分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生产发展、( )。
A. 生活宽裕
B. 乡风文明
C. 村容整洁
D. 管理民主
满分:2 分
17.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完整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能够( )。
A.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展
C.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法可依
D.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满分:2 分
18.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用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的法制建设包括法律的( )。
A. 制定
B. 执行
C. 监督
D. 完善
满分:2 分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 )组成的“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
A. 农村
B. 农业
C. 农民
D. 农产品
满分:2 分
20. 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在体制上呈现出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
A. 投入体制上
B. 组织体制上
C. 竞争体制上
D. 评价体制上
满分:2 分
福师《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当前农村文化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性障碍和机制不健全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和阵地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最难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社会风尚是一个时期社会风气、生活方式和环境气氛的综合反映,体现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我国农牧业不是在若干地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而是从单一中心起源而向周围辐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本书所论“价值”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广播电视是当前对农村最现实、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当前农村文化问题的管理根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是基础,文化是进步,经济是关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