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中国传统文化 2015-03-17 16:47:23
福师《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V
1. 古代的“章”、“表”这类文体属于 ( )
A. 下行公文
B. 平行公文
C. 上行公文
D. 记叙文
满分:2 分
2. ( ) 论诗主要强调“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满分:2 分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为( )
A. 天人合一
B. .亲亲
C. 尊尊
D. 中庸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 ( ) 。
A. 陈子昂
B. 骆宾王
C. 宋之问
D. 王维
满分:2 分
5. 太上老君,即 ( ) ,东汉以后,道教把他塑造为神仙。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曾子
满分:2 分
6. 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为( )
A. 父族
B. 妻族
C. 母族
D. 九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伊斯兰教信仰“安拉”为超验的至上神,基本经典为 ( ) ,其信徒通称穆斯林。
A. 《圣经》
B. 《古兰经》
C. 《太平经》
D. 《法华经》
满分:2 分
8. 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 ( ) 的代表人物。
A. 兵家
B. 名家
C. 杂家
D. 阴阳家
满分:2 分
9. 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为( )
A. 治国
B. 平天下
C. 天下大同
D. 止于至善
满分:2 分
10. 律诗、绝句押韵 ( )
A. 一般都用平声,用仄声押韵的很少
B. 一般都用仄声,用平声押韵的很少
C. 平声、仄声都可以
D. 律诗用平声,绝句用仄声
满分:2 分
1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的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 )
A. 尊崇自然
B. 尚意追求
C. 诗言志
D. 文以载道
满分:2 分
12. 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作吉礼、凶礼、军礼、 ( ) 、嘉礼五类,称为五礼
A. 宾礼
B. 婚礼
C. 冠礼
D. 丧礼
满分:2 分
13.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 )
A. 先秦
B. 秦
C. 西汉
D. 东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 ( ) 、午、未、申、酉、戌、亥。
A. 庚
B. 辛
C. 巳
D. 壬
满分:2 分
15. 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为( )
A. 英语
B. 汉语
C. 日语
D. 世界语
满分:2 分
16. 各国的佛教徒都是吃荤的,只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是吃素的,这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 ( ) 采取强迫命令的手段, 强制佛教徒不许吃荤,一律吃素
A. 梁元帝
B. 简文帝
C. 梁敬帝
D. 梁武帝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福师《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战国时儒墨并称显学
B.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天之起源问题
C. 道教也属于显学
D. 《易传》是儒家后学依托孔子而撰写的解说《周易》的著作
满分:2 分
2. 关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学术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他反对理学家排除质测之学而空谈通几
B. 唐甄,清初思想家,他主张人都是平等
C. 戴震,清代思想家、音韵训诂家
D. 方以智既反对程朱的理在气先说,也反对陆王心学
满分:2 分
3. 中国文化的“民本”思想表现在()。
A. 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
B. 主张君为民主
C. 重民心、重民力、重民生
D. 重群体轻个体
满分:2 分
4. 远古时代,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三个巨大的经济文化区:
A. 华东,华南的经济发展区
B. 华中、华南的水田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C. 华北和东北南部的旱地粟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D. 东北北部、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的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满分:2 分
5.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把人作为与牲畜、动物相等对待的整体的“类”来理解,表现在()。
A. 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人的社会价值
B. 以社会标示个人
C. 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
D. 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
满分:2 分
6.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特点表现在
A. 追求社会价值
B. 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C. 家族本位
D. 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满分:2 分
7. 中国大陆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A. 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
B. 文化的单一性与独立格局
C. 传统文化的消失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
满分:2 分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
A. 传统性和新颖性的结合
B. 重群体轻个体
C. 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
D. 统一性与延续性
满分:2 分
9.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有
A. 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
B. 重人伦轻自然
C.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
D. 厚德载物和中庸尚和
满分:2 分
10.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社会功能表现在()。
A. 维系国家统一
B. 增强民族团结
C. 推动社会进步
D. 培养健康人格
满分:2 分
福师《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4 道试题,共 48 分。)
V
1. “赏功罪过”是法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功用”是法家提倡的最高价值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宋明理学,是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开端,经过程朱“理学”,发展为陆王“心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学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继自然崇拜之后,人类社会出现的另一种原始崇拜形式是祖先崇拜,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盲目地崇拜自然神力时代的结束和人类以自身为崇拜对象时代的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中国传统文化以德立言,提出“内省”、“慎独”等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元论学说认为:气是最高实体,道是气化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宗法制度并不是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墨家崇尚自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邹衍提出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欲利是墨家价值论的中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老子学说以“仁”为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虚静自然”、“无为而治”,其最高的法则就是“道法自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可以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华夏直接来源是夏、商、周三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多元的连续性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君权高于神权,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区别于西方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居敬”、“穷理”的方法涵养心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墨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道教是外来宗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