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
福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D. 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满分:2 分
2. 按劳分配的尺度是( )。
A. 工作能力
B. 需要
C. 劳动
D. 资本
满分:2 分
3. 党的十一届( )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满分:2 分
4.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命题。
A. 《反对本本主义》
B. 《论新阶段》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论联合政府》
满分:2 分
5. 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
A.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成分
B.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内资成分
D. 所有成分
满分:2 分
6. 党的( )大报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满分:2 分
7. 2005年,( )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朱 基
满分:2 分
8.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满分:2 分
9.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A.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满分:2 分
10. 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满分:2 分
11. 我国的政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满分:2 分
12.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是在党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时期
B. 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时期
C. 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时期
D. 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时期
满分:2 分
1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
A.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 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 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满分:2 分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 展开
B. 重要内容
C. 核心内容
D. 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5. 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毛泽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 )结合军队建设实际,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毛泽东
满分:2 分
17. 可持续发展强调( )。
A. 经济快速增长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2 分
18. 按劳分配规律是( )。
A. 一切社会共有的分配规律
B. 公有制社会的分配规律
C. 商品经济社会的分配规律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规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B.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C.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D.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 )。
A. 上层建筑
B.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C. 生产关系的性质
D. 意识形态
满分:2 分
21.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满分:2 分
22.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 )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A. 五大
B. 六大
C. 七大
D. 八大
满分:2 分
2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使市场( )。
A. 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满分:2 分
24. (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满分:2 分
25. 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 )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精神文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政治文明建设
满分:2 分
2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 种族和宗教纷争
B. 领土争端
C. 民族文化冲突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早发表在( )
A. 《光明日报》
B. 《人民日报》
C.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
D. 《红旗》
满分:2 分
28.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 改革与开放
B. 民主与人权
C. 战争与革命
D. 和平与发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 替代关系
B. 继承关系
C. 发展关系
D. 继承和发展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知识分子
D. 官僚资产阶级
满分:2 分
31.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满分:2 分
3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来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当前的权宜之计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 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满分:2 分
3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艰苦创业、求真务实
C.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 廉洁从政、拒腐防变
满分:2 分
35.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
A. 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 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满分:2 分
36. ( )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3
满分:2 分
3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 分
38.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2 分
39.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0.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在教育,核心是( )。
A. 人才
B. 技术
C. 政策
D. 稳定
满分:2 分
福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
A.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D.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 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满分:2 分
2.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坚持改革开放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毛泽东思想
E. 邓小平理论
满分:2 分
3.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满分:2 分
4. 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历程,我国已经形成了对外开放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的特点是( )。
A. 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B. 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C. 实行了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D. 只对外开放不对内开放
E. 只在经济领域开放,不在其他领域开放
满分:2 分
5.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 )。
A. 都坚持一样的政治立场
B. 都坚持一样的基本原理
C. 都坚持一样的思想方法
D. 都坚持一样的前进方向
E. 都有着一样的时代背景
满分:2 分
6. 以下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的有( )。
A. 突出战略重点,优化产业结构
B. 先富带动后富,地区协调发展
C.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台阶式“发展思想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E.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满分:2 分
7. 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B. 都依靠雇工经营
C. 都是小农经济
D. 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部分
E.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8.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 )。
A. 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各种形式的开放
C. 对所有国家开放
D. 只开放经济领域
E.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开放
满分:2 分
9.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 )。
A. 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文化传统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E.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满分:2 分
10. 邓小平理论是( )。
A.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 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E. 邓小平独自创立的理论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D. 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满分:2 分
2. 按劳分配的尺度是( )。
A. 工作能力
B. 需要
C. 劳动
D. 资本
满分:2 分
3. 党的十一届( )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满分:2 分
4.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命题。
A. 《反对本本主义》
B. 《论新阶段》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论联合政府》
满分:2 分
5. 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
A.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成分
B.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内资成分
D. 所有成分
满分:2 分
6. 党的( )大报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满分:2 分
7. 2005年,( )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朱 基
满分:2 分
8.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满分:2 分
9.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A.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满分:2 分
10. 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满分:2 分
11. 我国的政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满分:2 分
12.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是在党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时期
B. 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时期
C. 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时期
D. 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时期
满分:2 分
1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
A.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 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 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满分:2 分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 展开
B. 重要内容
C. 核心内容
D. 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5. 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毛泽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 )结合军队建设实际,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毛泽东
满分:2 分
17. 可持续发展强调( )。
A. 经济快速增长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2 分
18. 按劳分配规律是( )。
A. 一切社会共有的分配规律
B. 公有制社会的分配规律
C. 商品经济社会的分配规律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规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B.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C.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D.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 )。
A. 上层建筑
B.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C. 生产关系的性质
D. 意识形态
满分:2 分
21.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满分:2 分
22.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 )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A. 五大
B. 六大
C. 七大
D. 八大
满分:2 分
2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使市场( )。
A. 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满分:2 分
24. (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A. 列宁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满分:2 分
25. 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 )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精神文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政治文明建设
满分:2 分
2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 种族和宗教纷争
B. 领土争端
C. 民族文化冲突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早发表在( )
A. 《光明日报》
B. 《人民日报》
C.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
D. 《红旗》
满分:2 分
28.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 改革与开放
B. 民主与人权
C. 战争与革命
D. 和平与发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 替代关系
B. 继承关系
C. 发展关系
D. 继承和发展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知识分子
D. 官僚资产阶级
满分:2 分
31.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满分:2 分
3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A. 党的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B.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
C. 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
D. 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来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当前的权宜之计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 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满分:2 分
3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艰苦创业、求真务实
C.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 廉洁从政、拒腐防变
满分:2 分
35.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
A. 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 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满分:2 分
36. ( )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3
满分:2 分
3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 分
38.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2 分
39.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0.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在教育,核心是( )。
A. 人才
B. 技术
C. 政策
D. 稳定
满分:2 分
福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
A.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D.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 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满分:2 分
2.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坚持改革开放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毛泽东思想
E. 邓小平理论
满分:2 分
3.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满分:2 分
4. 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历程,我国已经形成了对外开放新的格局。这种新格局的特点是( )。
A. 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B. 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C. 实行了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D. 只对外开放不对内开放
E. 只在经济领域开放,不在其他领域开放
满分:2 分
5.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 )。
A. 都坚持一样的政治立场
B. 都坚持一样的基本原理
C. 都坚持一样的思想方法
D. 都坚持一样的前进方向
E. 都有着一样的时代背景
满分:2 分
6. 以下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的有( )。
A. 突出战略重点,优化产业结构
B. 先富带动后富,地区协调发展
C.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台阶式“发展思想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E.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满分:2 分
7. 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B. 都依靠雇工经营
C. 都是小农经济
D. 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部分
E.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8.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 )。
A. 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各种形式的开放
C. 对所有国家开放
D. 只开放经济领域
E.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开放
满分:2 分
9.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 )。
A. 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文化传统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E.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满分:2 分
10. 邓小平理论是( )。
A.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 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E. 邓小平独自创立的理论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