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1980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 )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 终身制
B. 选举制
C. 继承制
D. 选任制
满分:2 分
2.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党在( )的基本路线。
A. 社会主义阶段
B. 共产主义阶段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
满分:2 分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公私共有
D. 集体所有
满分:2 分
4. 我国的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 )开始的。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国企改革
C. 优化组合企业
D.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2 分
5.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 )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来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C. 多快好省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满分:2 分
6. 1981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C. 《论十大关系》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满分:2 分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 )的科学论断。
A. 新民主主义阶段
B. 社会主义阶段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满分:2 分
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是从( )年开始重新拟定的。
A. 1978年
B. 1976年
C. 1980年
D. 1982年
满分:2 分
9. 中共“十五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党章中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满分:2 分
1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A. 无产阶级专政
B. 两个基本点
C. 四项基本原则
D. 阶级斗争
满分:2 分
11.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 )的报告,概述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年间取得的历史成就。
A. 《论十大关系》
B. 《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和谐社会
满分:2 分
13.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就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重申了大体分三步走的部署,其中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水平( )。
A. 超级大国
B. 发达国家
C. 中等发达国家
D. 普通发达国家
满分:2 分
14.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的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第( )部宪法。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满分:2 分
15. 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东、( )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并批准这两省建设特区。
A. 广西
B. 海南
C. 浙江
D. 福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共代表大会
满分:2 分
17.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在关于( )前途问题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A. 台湾
B. 澳门
C. 香港
D. 日本
满分:2 分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 )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A. 工业体系
B. 价格体系
C. 农业体系
D. 第三产业体系
满分:2 分
19.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以(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 按需分配
B. 按比例分配
C. 按成分分配
D. 按劳分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 )这篇重要文章,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论持久战》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井冈山的斗争》
满分:2 分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950年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C.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D.
解放台湾
满分:2 分
2.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 )的方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基本构想。
A. 调整
B. 改革
C. 整顿
D. 提高
满分:2 分
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 )。
A. 社会主义道路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的领导
D.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满分:2 分
4. 1953年前,国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通过( )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把私营工商业引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
D. 经销代销
满分:2 分
5.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满分:2 分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满分:2 分
7. 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党和国家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即:( )。
A. 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
C.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 充当第三世界领袖
满分:2 分
8. 建国初期惩处的两个大贪污犯是( )。
A. 刘青山
B. 张子善
C. 高岗
D. 饶漱石
满分:2 分
9.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 )的基本方针,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和改革规划了基本蓝图。
A. 经济建设
B. 经济体制改革
C. 政治体制改革
D. 党的建设
满分:2 分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提出的( )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
A. 解放思想
B. 开动脑筋
C. 实事求是
D. 团结一致向前看
满分:2 分
11. 为了实现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党和国家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
A. 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B.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
D. 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满分:2 分
1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A. 农业
B. 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资本主义文化
满分:2 分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之初,经济体制改革中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应遵循( )。
A. 扬长避短
B. 形式多样
C. 自愿互利
D. 共同发展
满分:2 分
14. 1959年,中共中央于在庐山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认定( )组成了“反党集团”。
A. 彭德怀
B. 黄克诚
C. 张闻天
D. 周小舟
满分:2 分
15. 下列属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是( )。
A. “一边倒”
B. “攘外必先安内”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满分:2 分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实践证明,中共“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 任何积极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中共“十二大”的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我国从效益型经济向数量型经济转变的战略意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外交举动是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包括外交和国防事务在内的高度的自治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的 规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199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左”倾错误的认识根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首先起来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方针的是华国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到1987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种对外开放格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1980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 )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 终身制
B. 选举制
C. 继承制
D. 选任制
满分:2 分
2.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党在( )的基本路线。
A. 社会主义阶段
B. 共产主义阶段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
满分:2 分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公私共有
D. 集体所有
满分:2 分
4. 我国的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 )开始的。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国企改革
C. 优化组合企业
D.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2 分
5.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 )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来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C. 多快好省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满分:2 分
6. 1981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C. 《论十大关系》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满分:2 分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 )的科学论断。
A. 新民主主义阶段
B. 社会主义阶段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满分:2 分
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是从( )年开始重新拟定的。
A. 1978年
B. 1976年
C. 1980年
D. 1982年
满分:2 分
9. 中共“十五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党章中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满分:2 分
1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A. 无产阶级专政
B. 两个基本点
C. 四项基本原则
D. 阶级斗争
满分:2 分
11.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 )的报告,概述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年间取得的历史成就。
A. 《论十大关系》
B. 《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和谐社会
满分:2 分
13.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就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重申了大体分三步走的部署,其中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水平( )。
A. 超级大国
B. 发达国家
C. 中等发达国家
D. 普通发达国家
满分:2 分
14.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的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第( )部宪法。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满分:2 分
15. 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东、( )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并批准这两省建设特区。
A. 广西
B. 海南
C. 浙江
D. 福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共代表大会
满分:2 分
17.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在关于( )前途问题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A. 台湾
B. 澳门
C. 香港
D. 日本
满分:2 分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 )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A. 工业体系
B. 价格体系
C. 农业体系
D. 第三产业体系
满分:2 分
19.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以(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 按需分配
B. 按比例分配
C. 按成分分配
D. 按劳分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 )这篇重要文章,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论持久战》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井冈山的斗争》
满分:2 分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950年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C.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D.
解放台湾
满分:2 分
2.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 )的方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基本构想。
A. 调整
B. 改革
C. 整顿
D. 提高
满分:2 分
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 )。
A. 社会主义道路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的领导
D.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满分:2 分
4. 1953年前,国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通过( )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把私营工商业引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
D. 经销代销
满分:2 分
5.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满分:2 分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满分:2 分
7. 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党和国家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即:( )。
A. 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
C.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 充当第三世界领袖
满分:2 分
8. 建国初期惩处的两个大贪污犯是( )。
A. 刘青山
B. 张子善
C. 高岗
D. 饶漱石
满分:2 分
9.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 )的基本方针,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和改革规划了基本蓝图。
A. 经济建设
B. 经济体制改革
C. 政治体制改革
D. 党的建设
满分:2 分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提出的( )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
A. 解放思想
B. 开动脑筋
C. 实事求是
D. 团结一致向前看
满分:2 分
11. 为了实现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党和国家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
A. 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B.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
D. 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满分:2 分
1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A. 农业
B. 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资本主义文化
满分:2 分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之初,经济体制改革中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应遵循( )。
A. 扬长避短
B. 形式多样
C. 自愿互利
D. 共同发展
满分:2 分
14. 1959年,中共中央于在庐山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认定( )组成了“反党集团”。
A. 彭德怀
B. 黄克诚
C. 张闻天
D. 周小舟
满分:2 分
15. 下列属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是( )。
A. “一边倒”
B. “攘外必先安内”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满分:2 分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实践证明,中共“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 任何积极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中共“十二大”的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我国从效益型经济向数量型经济转变的战略意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建国初期最重要的外交举动是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包括外交和国防事务在内的高度的自治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的 规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199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左”倾错误的认识根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首先起来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方针的是华国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到1987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种对外开放格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福建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福建师范大学《中级无机化学专题》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