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福建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2015-03-17 16:49:05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 现实生活
B. 操作活动
C. 教学活动
D. 交往活动
满分:2 分
2. 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 操作法
B. 游戏法
C. 演示法
D. 试验法
满分:2 分
3. 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中班。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 )
A. 活动目标的制定
B. 动内容的选择
C. 操作材料的准备
D. 活动过程的安排
满分:2 分
5.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有____项。
A. 4
B. 5
C. 6
D. 7。
满分:2 分
6. 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___种主要数量关系。
A. 11
B. 10
C. 12
D. 13。
满分:2 分
7.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___种。
A. 3
B. 4
C. 5
D. 6。
满分:2 分
8. ____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 现实生活
B. 儿童自己的活动
C. 教学
D. 实践。
满分:2 分
9. 认读数字一般是结合( )教学进行。
A. 数的组成
B. 加减法
C. 基数
D. 相邻数。
满分:2 分
10. 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中班。
满分:2 分
11. 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 操作法
B. 游戏法
C. 演示法
D. 试验法。
满分:2 分
12. 书写数字是结合( )教学进行。
A. 数的组成
B. 加减法
C. 基数
D. 相邻数。
满分:2 分
13. 相邻数中存在( )关系。
A. 可逆
B. 大小、多少
C. 传递
D. 等差。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小、中、大班。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 )
A. 游戏法
B. 操作法
C. 比较法
D. 讲解演示法
满分:2 分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面属于10以内序数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集中分两段教学
B. 结合教具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掌握序数词
C. 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
D. 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满分:2 分
2. 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的有____。
A. 量的初步知识
B. 空间方位初步知识
C. 时间初步知识
D. 10以内的乘除法。
满分:2 分
3. 以下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的有____。
A.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B.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C.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D.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满分:2 分
4. 量的比较的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A.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
B. 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
C. 游戏练习
D. 排序练习。
满分:2 分
5. 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包括的内容有____。
A. 数学操作活动的实施
B. 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
C.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D. 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
满分:2 分
6.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____。
A. 指导的提供
B. 材料的提供
C. 活动规则的确定
D. 目标的确定。
满分:2 分
7. 下列属于认识时间时钟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认识时钟及用途
B. 利用直观教具,认识钟面的主要结构运行方向和运转规律
C. 讲解演示,认识整点和半点
D. 利用多种形式巩固对整点或半点的认识。
满分:2 分
8. 数学教育联系儿童的生活,具体地应表现在:____。
A. 教育内容应和儿童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儿童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
B. 在生活中引导儿童学数学
C. 引导儿童用数学
D. 重视儿童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满分:2 分
9. 麦克多纳尔德曾指出教育目标具有五项功能,以下属于教育目标功能的是____。
A. 教育目标可明示教育进展的方向
B. 教育目标可用以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
C. 教育目标可用以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
D. 教育目标能指示教育计划的要点。
满分:2 分
10. 渗透性的数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____。
A. 生活活动
B. 游戏活动
C. 其它教育活动
D. 数学区活动。
满分:2 分
11. 下列属于量的等分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让幼儿直接感知或亲手操作
B. 引导幼儿概括等分的基本方法
C. 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
D. 多形式的巩固练习。
满分:2 分
12. 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___。
A. 结合基数教学分散进行
B. 利用熟悉的事物进行形象比喻帮助幼儿记住字形
C. 把字形、读音和意义联系起来
D. 区分形近数字。
满分:2 分
13. 下列属于认识立体图形的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出示形体,让幼儿命名
B. 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
C. 借助比较获得清晰印象
D. 巩固和加深认识。
满分:2 分
14.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____。
A. 活动名称
B. 活动目标
C. 活动准备
D. 活动过程。
满分:2 分
15.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求包括____。
A. 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
B. 目标要统一
C.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手段
D. 要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
满分:2 分
16. 幼儿量的排序的种类有____。
A.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B. 按规则排序
C. 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D. 按数排序。
满分:2 分
17. 在运用讲解演示法时,要注意____。
A. 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必须与讲解法配合运用
B. 教师应充分运用实物、教具产生的情景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C. 有时围绕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D. 演示、示范所用的教具、学具和范例应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和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满分:2 分
18. 下列属于认识平面图形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
B. 通过比较来掌握新的图形特征及名称
C. 加深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D. 突出重难点。
满分:2 分
19. 先进行小组活动再开展集体活动的优点有____。
A. 可以较快较集中地让幼儿知道需要做的事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件事
B. 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活动情况,组织幼儿讨论、梳理已获得的经验
C.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D. 培养了幼儿能较好地遵守规则和一定的自制力。
满分:2 分
20. 从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来看,至少有三层阶梯,分别是____。
A. 行为把握
B. 概念把握
C. 图象把握
D. 符号把握。
满分:2 分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儿童量的比较的教育中,要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描述比较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认识三数之间的相邻关系是对中班儿童认识相邻数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所比较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无论是否有联系,都可以进行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幼儿数概念的发生是从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开始的,集合概念的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必要的感性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通过实物演示可以使幼儿对物体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清楚的感知,同时可促进幼儿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幼儿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中,只能以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中,如幼儿未能正确回答,一般情况下,就要转请其他幼儿回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目标、材料等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