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水经注・江水》)中,“通”的用法 是
A.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B.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为动用法
满分:5 分
2. “诛”,后指“杀戮”。词义引申的结果是词义的
A. 扩大
B. 缩小
C. 转移
D. 变异
满分:5 分
3. 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 蔓,难图也
C.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 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E.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满分:5 分
4.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句中的“用”的作用是
A. 表示凭借
B. 表示原因
C. 介绍对象
D. 表示使用
满分:5 分
5. 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满分:5 分
6.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中,名词“质” 的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用作一般动词
D. 用作形容词
满分:5 分
7.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句中“间”的词义是
A. 夹缝
B. 中间
C. 期间
D. 一会儿
满分:5 分
8. 找出全是指事字的一组
A. 口曰日旦
B. 刀刃木末
C. 大朱八又
D. 上亦寸本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诗句中,下列四个在现代普通话 中读为平声的字,中古时是仄声的是
A. 明
B. 石
C. 松
D. 泉
满分:5 分
10.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句中“日” 的意思是
A. 每天
B. 一天天的
C. 往日
D. 今日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各组复音词中,全部是加缀式复合词的是
A. 有周喟然率尔
B. 行李得失霍霍
C. 司寇夭夭辗转
D. 阿姊沛然沃若
E. 御用池塘妻子
满分:4 分
2. “言”和“语”的差别是
A. 行为方式不同
B. 感情色彩不同
C. 轻重程度不同
D. 语法功能不同
E. 适用范围不同
满分:4 分
3. 下列谥号属于表扬的是
A. 景
B. 元
C. 炀
D. 哀
E. 成
满分:4 分
4.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分上下两篇,它们分别是
A. 《伦经》
B. 《道经》
C. 《德经》
D. 《理经》
满分:4 分
5. “报”和“告”的不同是
A. 轻重程度不同
B. 涉及对象不同
C. 语法功能不同
D. 动作情态不同
E. 感情色彩不同
满分:4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句中的“寻”、“除”是古今传承词中 的“古今义异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朕”指皇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句中“颇” 是程度副词,可解为“特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相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纯表意字字形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其所记之 词在造字时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楷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句中的“顾”的词义是照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中,“肘”用在代词前,活用为动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衣”、“巾”、“系”、“革”、“皮”、“韦”等形旁属于同一语义场(意义范畴),它 们之间存在着互相换用的可能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盍各言尔志?”盍是“何不”的合音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水经注・江水》)中,“通”的用法 是
A.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B.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为动用法
满分:5 分
2. “诛”,后指“杀戮”。词义引申的结果是词义的
A. 扩大
B. 缩小
C. 转移
D. 变异
满分:5 分
3. 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 蔓,难图也
C.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 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E.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满分:5 分
4.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句中的“用”的作用是
A. 表示凭借
B. 表示原因
C. 介绍对象
D. 表示使用
满分:5 分
5. 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满分:5 分
6.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中,名词“质” 的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用作一般动词
D. 用作形容词
满分:5 分
7.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句中“间”的词义是
A. 夹缝
B. 中间
C. 期间
D. 一会儿
满分:5 分
8. 找出全是指事字的一组
A. 口曰日旦
B. 刀刃木末
C. 大朱八又
D. 上亦寸本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诗句中,下列四个在现代普通话 中读为平声的字,中古时是仄声的是
A. 明
B. 石
C. 松
D. 泉
满分:5 分
10.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句中“日” 的意思是
A. 每天
B. 一天天的
C. 往日
D. 今日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各组复音词中,全部是加缀式复合词的是
A. 有周喟然率尔
B. 行李得失霍霍
C. 司寇夭夭辗转
D. 阿姊沛然沃若
E. 御用池塘妻子
满分:4 分
2. “言”和“语”的差别是
A. 行为方式不同
B. 感情色彩不同
C. 轻重程度不同
D. 语法功能不同
E. 适用范围不同
满分:4 分
3. 下列谥号属于表扬的是
A. 景
B. 元
C. 炀
D. 哀
E. 成
满分:4 分
4.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分上下两篇,它们分别是
A. 《伦经》
B. 《道经》
C. 《德经》
D. 《理经》
满分:4 分
5. “报”和“告”的不同是
A. 轻重程度不同
B. 涉及对象不同
C. 语法功能不同
D. 动作情态不同
E. 感情色彩不同
满分:4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句中的“寻”、“除”是古今传承词中 的“古今义异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朕”指皇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句中“颇” 是程度副词,可解为“特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相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纯表意字字形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其所记之 词在造字时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楷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句中的“顾”的词义是照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中,“肘”用在代词前,活用为动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衣”、“巾”、“系”、“革”、“皮”、“韦”等形旁属于同一语义场(意义范畴),它 们之间存在着互相换用的可能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盍各言尔志?”盍是“何不”的合音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