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华东)《法理学》201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所属学校:石油大学(华东) 科目:法理学 2015-03-17 17:13:28
《法理学》201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指出了( )。
A. 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上,前者是优越于后者的
B. 指出了法治的两个要素条件,已经接近于科学的法治的两个条件: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
C. 指出了法治优越于人治,原因在于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的考虑周到些
D. 指出了“让一个人来统治,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常人既不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
满分:5 分
2. 对社会基本安全加以特殊维护的法律中最典型的部分是( )。
A. 民法
B. 行政法
C. 经济法
D. 刑法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不属于法律至上的是( )。
A. 法律高于道德
B. 法律高于纪律
C. 人人守法
D. 政策高于法律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法治的核心是( )。
A. 严格依法办事
B. 制约权力
C. 保障人权
D. 司法独立
满分:5 分
5. 下列有关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道德影响着法律的发展
B. 法律影响着道德的发展
C. 法律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
D. 两者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满分:5 分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的是韩非
B. 有法治第一人之称的是柏拉图
C. 法治的真谛是保障人权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5 分
7. 法律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两者不可分离,强调“法的正义性”和“合目的性”优先,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来自于法律之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不法的法律”、那些“恶法”有温和抵抗的权利,至少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可以不按照恶法去从事那些反人类、反人道的“非法”行为。这一观点应属于哪一学派( )。
A. 自然法学
B. 实证主义法学
C. 马克思主义法学
D. 社会法学
满分:5 分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徒法不足以自行”
B.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此,法律调整所有的社会行为
C. 法治强调的是制度的力量,而否定人的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5 分
9.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 )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亚里斯多德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法理学》201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55 分。)
V
1. 法律的唯一价值是自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2. 法律和秩序有关系,和效率没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3. 美国法理学家富勒认为,法律即底线道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4. 马克思是提出法治思想的第一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5. 法律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6. 强调一切社会主体普遍平等守法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7. 法治强调制约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8. 人权是不可取代或转让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9. 我国要实现法治,要妥善处理好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10. 法治和法制是等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