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201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褶皱按照枢纽的产状可以分为( )
A. 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
B. 平卧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
C. 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
满分:5 分
2.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 ),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A. 晶内滑动
B. 位错滑动
C. 颗粒边界滑动
满分:5 分
3. 根据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是否改变,可以将变形分为( )
A. 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
B. 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
C. 递进变形和非递进变形
满分:5 分
4. 岩石变形一般经历( ) 三个阶段。
A. 压缩变形,拉伸变形,断裂变形
B.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
C. 挤压变形,微裂隙变形,破坏变形
满分:5 分
5. 岩石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数值关系为( )
A. 抗张强度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B. 抗张强度 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
C. 抗压强度 抗张强度 抗剪强度
D.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张强度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6. 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三个截面称为( )
A. 正应力,正应力面
B. 主应力,主应力面
C. 剪应力,剪应力面
满分:5 分
7. 流体内部各流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层面之间存在内摩擦力表述为流体的( )
A. 抗剪性
B. 抗变性
C. 粘性
满分:5 分
8. 褶皱作用过程中岩石物质的滑动和流动不受层面的限制,层理在变形中不具积极的控制作用,只是作为岩层错移方向的标志,从而产生一种外貌上的弯曲现象,这种作用称为( )褶皱作用。
A. 主动褶皱、被动褶皱
B. 对称褶皱、不对称褶皱
C. 平行褶皱、相似褶皱和底辟构造
满分:5 分
9. 核幔结构是( )作用形成的。
A. 岩浆冷却
B. 静态重结晶
C. 动态重结晶
满分:5 分
10. 构造地质学中所指的变形是指物体的( )
A. 位移和旋转
B. 旋转和体积变化
C. 畸变
满分:5 分
11. 应变速率小,( )塑性变形。
A. 不利于
B. 有利于
C. 不影响
满分:5 分
12. 褶皱是指岩石中的各种面(如面理、层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在未确定地层面向方向时,褶皱的基本形态用( )予以描述
A. 向斜,背斜
B. 向形,背形
C. 向斜,背形
满分:5 分
13. 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 ) 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 )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 垂直于,平行于
B. 斜交,斜交
C. 平行于,垂直于
满分:5 分
14. σ1=σ2=σ3>0时,表示( )
A. 静水压力状态
B. 静岩压力状态
C. 三轴应力状态
满分:5 分
15.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 )。
A. 增加,韧性减弱
B. 提高,韧性增强
C. 降低,韧性增强
满分:5 分
16. 应变的度量可以用( )来表示
A. 线应变和剪应变
B.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
C.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
满分:5 分
17.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 )
A. 强度
B. 坚硬度
C. 能干性
满分:5 分
18. 根据褶皱在不同深度形态的变化可分为( )
A. 同心褶皱、平行褶皱
B. 平行褶皱、相似褶皱
C. 同心褶皱、相似褶皱
满分:5 分
19.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
A. 体力,面力
B. 面力,体力
C. 作用力,重力
满分:5 分
20. 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
A. 容易发生
B. 不易发生
C. 正常进行(没有影响)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褶皱按照枢纽的产状可以分为( )
A. 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
B. 平卧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
C. 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
满分:5 分
2.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 ),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A. 晶内滑动
B. 位错滑动
C. 颗粒边界滑动
满分:5 分
3. 根据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是否改变,可以将变形分为( )
A. 旋转变形与非旋转变形
B. 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
C. 递进变形和非递进变形
满分:5 分
4. 岩石变形一般经历( ) 三个阶段。
A. 压缩变形,拉伸变形,断裂变形
B.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
C. 挤压变形,微裂隙变形,破坏变形
满分:5 分
5. 岩石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数值关系为( )
A. 抗张强度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B. 抗张强度 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
C. 抗压强度 抗张强度 抗剪强度
D.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张强度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6. 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三个截面称为( )
A. 正应力,正应力面
B. 主应力,主应力面
C. 剪应力,剪应力面
满分:5 分
7. 流体内部各流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层面之间存在内摩擦力表述为流体的( )
A. 抗剪性
B. 抗变性
C. 粘性
满分:5 分
8. 褶皱作用过程中岩石物质的滑动和流动不受层面的限制,层理在变形中不具积极的控制作用,只是作为岩层错移方向的标志,从而产生一种外貌上的弯曲现象,这种作用称为( )褶皱作用。
A. 主动褶皱、被动褶皱
B. 对称褶皱、不对称褶皱
C. 平行褶皱、相似褶皱和底辟构造
满分:5 分
9. 核幔结构是( )作用形成的。
A. 岩浆冷却
B. 静态重结晶
C. 动态重结晶
满分:5 分
10. 构造地质学中所指的变形是指物体的( )
A. 位移和旋转
B. 旋转和体积变化
C. 畸变
满分:5 分
11. 应变速率小,( )塑性变形。
A. 不利于
B. 有利于
C. 不影响
满分:5 分
12. 褶皱是指岩石中的各种面(如面理、层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在未确定地层面向方向时,褶皱的基本形态用( )予以描述
A. 向斜,背斜
B. 向形,背形
C. 向斜,背形
满分:5 分
13. 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 ) 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 )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 垂直于,平行于
B. 斜交,斜交
C. 平行于,垂直于
满分:5 分
14. σ1=σ2=σ3>0时,表示( )
A. 静水压力状态
B. 静岩压力状态
C. 三轴应力状态
满分:5 分
15.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 )。
A. 增加,韧性减弱
B. 提高,韧性增强
C. 降低,韧性增强
满分:5 分
16. 应变的度量可以用( )来表示
A. 线应变和剪应变
B.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
C.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
满分:5 分
17.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 )
A. 强度
B. 坚硬度
C. 能干性
满分:5 分
18. 根据褶皱在不同深度形态的变化可分为( )
A. 同心褶皱、平行褶皱
B. 平行褶皱、相似褶皱
C. 同心褶皱、相似褶皱
满分:5 分
19.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
A. 体力,面力
B. 面力,体力
C. 作用力,重力
满分:5 分
20. 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
A. 容易发生
B. 不易发生
C. 正常进行(没有影响)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