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201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小壳化石:出现于震旦纪末期(灯影组中的圆管螺),繁盛于寒武纪,个体微小(1~2mm),具有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华南地区的奥陶纪,自西向东,分为稳定类型的扬子区,相对活动类型的江南区和东南区,海域性质表现为:陆棚陆表海→边缘海→岛弧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大陆边缘可以划分为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两种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古元古代使太古代陆核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了所谓“原地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南华纪~震旦纪,中国北方:华北板块主体自青白口纪末期抬升以来,一直处于剥蚀状态(华北古陆),仅在板块东缘及南缘有地层出露;塔里木地台、柴达木地块也出露有较完整的地层层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南华纪~震旦纪,中国南方:扬子板块(地台)及东南的板块边缘(地槽区),自西向东,由稳定类型逐渐变为活动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氧化环境下容易形成红、紫红和棕红色含铁质沉积物,还原环境下容易形成灰、灰绿和蓝色含铁质沉积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中国的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北缘,主要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早二叠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北方海槽基本升起,与华北-塔里木连成一片,致使中国沿昆仑-秦岭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的对峙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在一定时期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中主要构造环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称为沉积组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原始硅铝质陆核增生、扩大,各主要陆壳板块已经初具规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630Ma以后:出现裸露动物群,不仅表明水体、大气中氧的含量增长,也进一步扩大了氧化-还原的转化规模,为带壳动物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3. 早期在华北地台范围内,稳定型奥陶系普遍分布,中奥陶世以后,地壳上升,奥陶系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中国石炭系分布广泛,发育有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华北缺失下石炭统,华南、西北、西南发育完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5. 华北、塔里木古陆:自奥陶纪晚期以来,长期遭受剥蚀,仅在边缘地带见稳定的浅海沉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6. 河流相沉积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且二元结构具有多旋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7. 中国的奥陶纪,早期的古地理轮廓与寒武纪相似,晚期由于地壳运动和冰川作用,发生大规模的海退。稳定沉积类型在华北及珠峰地区为碳酸盐岩沉积,在扬子区以泥质沉积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8. 沉积建造可以分为稳定类型和活动类型沉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9. 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包括沉积环境和物质记录两个方面的叫做沉积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0. 寒武纪是带壳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代,呈现出底栖、浮游、游泳等各种生态分异的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小壳化石:出现于震旦纪末期(灯影组中的圆管螺),繁盛于寒武纪,个体微小(1~2mm),具有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华南地区的奥陶纪,自西向东,分为稳定类型的扬子区,相对活动类型的江南区和东南区,海域性质表现为:陆棚陆表海→边缘海→岛弧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大陆边缘可以划分为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两种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古元古代使太古代陆核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了所谓“原地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南华纪~震旦纪,中国北方:华北板块主体自青白口纪末期抬升以来,一直处于剥蚀状态(华北古陆),仅在板块东缘及南缘有地层出露;塔里木地台、柴达木地块也出露有较完整的地层层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南华纪~震旦纪,中国南方:扬子板块(地台)及东南的板块边缘(地槽区),自西向东,由稳定类型逐渐变为活动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氧化环境下容易形成红、紫红和棕红色含铁质沉积物,还原环境下容易形成灰、灰绿和蓝色含铁质沉积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中国的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北缘,主要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早二叠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北方海槽基本升起,与华北-塔里木连成一片,致使中国沿昆仑-秦岭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的对峙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在一定时期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中主要构造环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称为沉积组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原始硅铝质陆核增生、扩大,各主要陆壳板块已经初具规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630Ma以后:出现裸露动物群,不仅表明水体、大气中氧的含量增长,也进一步扩大了氧化-还原的转化规模,为带壳动物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3. 早期在华北地台范围内,稳定型奥陶系普遍分布,中奥陶世以后,地壳上升,奥陶系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中国石炭系分布广泛,发育有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华北缺失下石炭统,华南、西北、西南发育完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5. 华北、塔里木古陆:自奥陶纪晚期以来,长期遭受剥蚀,仅在边缘地带见稳定的浅海沉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6. 河流相沉积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且二元结构具有多旋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7. 中国的奥陶纪,早期的古地理轮廓与寒武纪相似,晚期由于地壳运动和冰川作用,发生大规模的海退。稳定沉积类型在华北及珠峰地区为碳酸盐岩沉积,在扬子区以泥质沉积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8. 沉积建造可以分为稳定类型和活动类型沉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9. 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包括沉积环境和物质记录两个方面的叫做沉积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0. 寒武纪是带壳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代,呈现出底栖、浮游、游泳等各种生态分异的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