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当代中国经济概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一、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进入19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是( )。
A. 苏南模式
B. 温州模式
C. 珠三角模式
D. 小岗村模式
2.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的条件包括( )。
A. 股票市场
B. 经理人市场
C. 信用评级完善
D. 机构投资者
3.增值税具有“税收中性”的特点,其主要类型包括( )。
A. 生产型增值税
B. 收入型增值税
C. 消费型增值税
D. 营业型增值税
4.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为( )是( )。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革命
C.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D. 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5.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A.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
B.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税种
C. 实行税收返还
D. 中央投资地方公共物品
6.1979年,我国在政策上开放个体经济的直接原因是( )。
A.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B. 经济困难
C. 个体经济较为强大
D. 私营经济发展
7.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实行了“新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
A. 政府间接干预
B. 引入市场机制
C. 中央掌握重大计划决策
D. 学习波兰经验
8.“包干到户”经营中,农户承担的义务是( )。
A. 国家的税收
B. 国家统购、派购
C. 国家合同订购
D. 生产队提留
9.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补充了“新民主主义”的观点,其中包括( )。
A. 无产阶级专政
B. 防止资本主义
C. 资本主义要发展
D. 以反专制主义为第一
10.1957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向地方政府放权的经济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
A. 撤销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部位
B. 成立地方行政经济委员会
C. 放权让利
D. 承包经营
11.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论战中,反对方的代表人物是( )
A. 米塞斯
B. 勒纳
C. 泰勒
D. 哈耶克
12.1980年的“分灶吃饭”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 地方政府获得部分财权
B. 地方政府收支包干
C.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D. 创收归己
13.1988年国家的“财产大包干”是“分灶吃饭”改革的延续,主要形式有( )。
A. 收入递增包干
B. 总额分成
C. 增长分成
D. 上解递增包干
14.20世纪50~60年代,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取消价格限制
C. 进行企业改制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5.总体上看,分税制完善后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较大改善,表现为( )。
A. 转移支付力度加大
B. 支付结构不断优化
C. 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明显
D. 地方政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16.承包经营在我国农村迅速推行的原因是( )。
A. 保持了土地的集体性质
B. 承包经营是农民自己的选择
C. 政府设计的方案
D. 迅速提高了农业产出
17.在我国农业合作社的高级阶段,对社员的要求是( )。
A. 生产资料归集体
B. 集体组织生产劳动
C. 引入干部进行考核
D. 粮食归集体所有
18.“包产到户”的经营中,生产队( )。
A. 不再考核劳动投入
B. 只考核产出数量与质量
C. 确定收入分成
D. 组织社员生产
19.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实质是( )。
A. 给予企业剩余控制权
B. 给予企业剩余索取权
C. 自行生产
D. 企业重组
20.1958年,在高级社基础上组建了人民公社,其主要特征包括( )。
A. 合并高级社生产资料
B. 政社合一
C. 军事化管理
D. 供给制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12秋西南交通大学《当代中国经济概论》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