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行车组织》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 )的货车。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装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满分:4 分
3. 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 )。
A. 解体调车
B. 编组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满分:4 分
5. ( )统称为技术站。
A. 区段站和中间站
B. 编组站和中间站
C. 区段站和编组站
D. 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
满分:4 分
6. 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A. 客运站
B. 货运站
C. 中间站
D. 技术站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满分:4 分
8. 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满分:4 分
9. 发车进路是指从( )起至相对方向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站内线路。
A. 列车前端
B. 出站信号机
C. 警冲标
D. 尖轨尖端
满分:4 分
10. 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满分:4 分
11. 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固定设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称为( )。
A. 通过能力
B. 输送能力
C. 运输能力
D. 通行能力
满分:4 分
13. 在列车运行图上,( )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
B. 横线与斜线
C. 竖线与斜线
D. 斜线与斜线
满分:4 分
14. 用增设会让站扩能只适宜于( )的区段。
A. 区间很不均等
B. 区间很均等
C. 陡坡很集中
D. 陡坡很分散
满分:4 分
15. 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
A. ( U交空+U卸空)/U使
B. ( U使+U卸空)/U使
C. ( U使+U卸空)/U空
D. ( U交空+U卸空)/U空
满分:4 分
西南交《行车组织》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由于运用车尚需按状态和去向控制,铁路局将运用车分为( )。
A. 管内工作车
B. 移交重车
C. 移交空车
D. 空车
E. 接入重车
满分:4 分
2. 下列加强能力的措施中,( )可起到提高列车重量的作用。
A. 采用大型货车
B. 采用大功率机车
C. 采用先进的信联闭设备
D. 修建线路所
E. 利用动能闯坡
满分:4 分
3. 铁路枢纽工作的任务是( )。
A. 枢纽内各车站的分工
B. 车流组织和列车运行组织
C. 机车车辆工作组织
D. 线路运用办法
E. 货物及商务工作组织
满分:4 分
4.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途径有( )。
A. 提高列车总重
B. 提高列车载重系数
C. 增加行车密度
D. 增加机车台数
E. 提高列车重量与增加行车密度同时进行
满分:4 分
5. 车站作业计划包括( )。
A. 月度货运计划
B. 班计划
C. 阶段计划
D. 调车作业计划
E. 技术计划
满分:4 分
6. 在日常运输工作中,车流调整的重车调整方法有( )。
A. 方向别装车调整
B. 限制装车或停止装车
C. 密集装车
D. 增加接重
E. 变更车流运行径路
满分:4 分
7. 装车地直达列车包括( )
A. 技术直达列车
B. 始发直达列车
C. 阶梯直达列车
D. 基地直达列车
E. 空车直达列车
满分:4 分
8. 铁路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
A. U使+U接重
B. 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U接入自卸+U接运通过
C. U使+ U接入自卸+ U接运通过
D. U卸空+U交重
E. 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 U接重
满分:4 分
9. 加强通过能力的改建措施有( )。
A. 增设会站站及修建线路所
B. 采用更完善的信联闭设备
C. 采用补机及多机牵引
D. 降低限制坡度
E. 修建双线
满分:4 分
10. 车站阶段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确定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B. 安排调车机车运用计划
C. 确定装车计划和空车来源
D. 确定卸车计划
E. 安排到发线运用计划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 )的货车。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装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满分:4 分
3. 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 )。
A. 解体调车
B. 编组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满分:4 分
5. ( )统称为技术站。
A. 区段站和中间站
B. 编组站和中间站
C. 区段站和编组站
D. 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
满分:4 分
6. 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A. 客运站
B. 货运站
C. 中间站
D. 技术站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满分:4 分
8. 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满分:4 分
9. 发车进路是指从( )起至相对方向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站内线路。
A. 列车前端
B. 出站信号机
C. 警冲标
D. 尖轨尖端
满分:4 分
10. 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满分:4 分
11. 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固定设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称为( )。
A. 通过能力
B. 输送能力
C. 运输能力
D. 通行能力
满分:4 分
13. 在列车运行图上,( )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
B. 横线与斜线
C. 竖线与斜线
D. 斜线与斜线
满分:4 分
14. 用增设会让站扩能只适宜于( )的区段。
A. 区间很不均等
B. 区间很均等
C. 陡坡很集中
D. 陡坡很分散
满分:4 分
15. 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
A. ( U交空+U卸空)/U使
B. ( U使+U卸空)/U使
C. ( U使+U卸空)/U空
D. ( U交空+U卸空)/U空
满分:4 分
西南交《行车组织》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由于运用车尚需按状态和去向控制,铁路局将运用车分为( )。
A. 管内工作车
B. 移交重车
C. 移交空车
D. 空车
E. 接入重车
满分:4 分
2. 下列加强能力的措施中,( )可起到提高列车重量的作用。
A. 采用大型货车
B. 采用大功率机车
C. 采用先进的信联闭设备
D. 修建线路所
E. 利用动能闯坡
满分:4 分
3. 铁路枢纽工作的任务是( )。
A. 枢纽内各车站的分工
B. 车流组织和列车运行组织
C. 机车车辆工作组织
D. 线路运用办法
E. 货物及商务工作组织
满分:4 分
4.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途径有( )。
A. 提高列车总重
B. 提高列车载重系数
C. 增加行车密度
D. 增加机车台数
E. 提高列车重量与增加行车密度同时进行
满分:4 分
5. 车站作业计划包括( )。
A. 月度货运计划
B. 班计划
C. 阶段计划
D. 调车作业计划
E. 技术计划
满分:4 分
6. 在日常运输工作中,车流调整的重车调整方法有( )。
A. 方向别装车调整
B. 限制装车或停止装车
C. 密集装车
D. 增加接重
E. 变更车流运行径路
满分:4 分
7. 装车地直达列车包括( )
A. 技术直达列车
B. 始发直达列车
C. 阶梯直达列车
D. 基地直达列车
E. 空车直达列车
满分:4 分
8. 铁路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
A. U使+U接重
B. 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U接入自卸+U接运通过
C. U使+ U接入自卸+ U接运通过
D. U卸空+U交重
E. U自装自卸+U自装交出+ U接重
满分:4 分
9. 加强通过能力的改建措施有( )。
A. 增设会站站及修建线路所
B. 采用更完善的信联闭设备
C. 采用补机及多机牵引
D. 降低限制坡度
E. 修建双线
满分:4 分
10. 车站阶段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确定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
B. 安排调车机车运用计划
C. 确定装车计划和空车来源
D. 确定卸车计划
E. 安排到发线运用计划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刑事侦查学》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