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吉林大学《环境法》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吉林大学 科目:环境法 2015-03-17 17:57:41
吉大《环境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三同时"制度产生于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中国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对于环境犯罪的危险犯而言,犯罪结果是指
A. 犯罪造成的违法状态
B. 犯罪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
C. 对生态要素造成的损害
D. 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满分:4 分
3.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指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罪责自负原则
D. 及时有效原则
满分:4 分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建立了“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 设备的名录”的制度,被淘汰的设备
A. 可以无偿转让
B. 可以转移到农村
C. 可以低价转让到中西部地区
D. 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5. 关于野生动物猎捕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因科学研究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B. 因食用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C. 因驯养繁殖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D.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满分:4 分
6. 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分类标准是
A. 根据污染的形态不同
B.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性质
C.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的污染物的性质
D. 产生污染的原因
满分:4 分
7. 国际环境纲领性法律文件不包括
A. 《内罗毕宣言》
B.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满分:4 分
8.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
A. 6月3日
B. 6月5日
C. 6月10日
D. 6月14日
满分:4 分
9. 关于森林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提供林产品”作为最基本功能
B. 森林的环境效能作为最基本的功能
C. 两者都是最基本功能
D. 两者都不是最基本功能
满分:4 分
10. 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规定于
A. 宪法
B. 环境保护法
C. 行政法
D. 环境保护单行法
满分:4 分
11.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 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 珍贵的野生动物
C. 濒危的野生动物
D. 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满分:4 分
12. 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最高限额的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
C. 基础标准
D. 方法标准
满分:4 分
13. 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
A. 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
B. 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
C. 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
D. 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
满分:4 分
14. 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
A. 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
B. 先发展后治理
C. 可持续发展
D. 无所作为
满分:4 分
1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其中不 包括
A. 新增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一章
B. 规定了划分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制度
C. 增加关于植树绿化防治沙尘污染的规定
D. 规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满分:4 分
吉大《环境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对噪声污染的防治方式包括:
A. 加强高考期间躁声管理
B. 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噪声功能区的合理划分
C. 噪声达标区的建设
D. 加强道路两侧的噪声控制
满分:4 分
2. 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的自然保护区区域是
A. 实验区
B. 核心区
C. 外围保护地带
D. 缓冲区
满分:4 分
3.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可持续发展原则
B. 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
C.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D. 损害预防及风险预防原则
满分:4 分
4. 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统一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
C. 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D. 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松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满分:4 分
5. 国家公园的类型很多,包括
A. 国家自然公园
B. 国家湖岸公园
C. 国家海岸公园
D. 国家文物公园
满分:4 分
6. 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包括
A. 保护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B. 加强水污染防治;
C. 计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D. 政府奖励。
满分:4 分
7. 国际环境法中的直接管制手段主要有
A. 环境标准
B. 经济手段
C. 综合污染控制
D. 关于报告和情报交流的规定
满分:4 分
8. 关于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A.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B.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C. 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入境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D.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
满分:4 分
9. 关于奖励综合利用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又被称为回收利用原则
B. 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
C. 具有避免造成浪费的意义
D. 具有鼓励技术创新的意义
满分:4 分
10. 《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森林采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A. 控制森林采伐量的规定
B.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C. 采伐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
D. 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满分:4 分
吉大《环境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三同时"制度产生于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中国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对于环境犯罪的危险犯而言,犯罪结果是指
A. 犯罪造成的违法状态
B. 犯罪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
C. 对生态要素造成的损害
D. 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满分:4 分
3.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指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罪责自负原则
D. 及时有效原则
满分:4 分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建立了“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 设备的名录”的制度,被淘汰的设备
A. 可以无偿转让
B. 可以转移到农村
C. 可以低价转让到中西部地区
D. 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5. 关于野生动物猎捕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因科学研究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B. 因食用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C. 因驯养繁殖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D.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满分:4 分
6. 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分类标准是
A. 根据污染的形态不同
B.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性质
C.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的污染物的性质
D. 产生污染的原因
满分:4 分
7. 国际环境纲领性法律文件不包括
A. 《内罗毕宣言》
B.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满分:4 分
8.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
A. 6月3日
B. 6月5日
C. 6月10日
D. 6月14日
满分:4 分
9. 关于森林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提供林产品”作为最基本功能
B. 森林的环境效能作为最基本的功能
C. 两者都是最基本功能
D. 两者都不是最基本功能
满分:4 分
10. 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规定于
A. 宪法
B. 环境保护法
C. 行政法
D. 环境保护单行法
满分:4 分
11.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 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 珍贵的野生动物
C. 濒危的野生动物
D. 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满分:4 分
12. 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最高限额的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
C. 基础标准
D. 方法标准
满分:4 分
13. 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
A. 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
B. 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
C. 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
D. 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
满分:4 分
14. 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
A. 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
B. 先发展后治理
C. 可持续发展
D. 无所作为
满分:4 分
1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其中不 包括
A. 新增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一章
B. 规定了划分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制度
C. 增加关于植树绿化防治沙尘污染的规定
D. 规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满分:4 分
吉大《环境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对噪声污染的防治方式包括:
A. 加强高考期间躁声管理
B. 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噪声功能区的合理划分
C. 噪声达标区的建设
D. 加强道路两侧的噪声控制
满分:4 分
2. 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的自然保护区区域是
A. 实验区
B. 核心区
C. 外围保护地带
D. 缓冲区
满分:4 分
3.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可持续发展原则
B. 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
C.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D. 损害预防及风险预防原则
满分:4 分
4. 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统一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
C. 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D. 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松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满分:4 分
5. 国家公园的类型很多,包括
A. 国家自然公园
B. 国家湖岸公园
C. 国家海岸公园
D. 国家文物公园
满分:4 分
6. 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包括
A. 保护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B. 加强水污染防治;
C. 计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D. 政府奖励。
满分:4 分
7. 国际环境法中的直接管制手段主要有
A. 环境标准
B. 经济手段
C. 综合污染控制
D. 关于报告和情报交流的规定
满分:4 分
8. 关于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正确的是
A.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B.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C. 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入境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D.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
满分:4 分
9. 关于奖励综合利用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又被称为回收利用原则
B. 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
C. 具有避免造成浪费的意义
D. 具有鼓励技术创新的意义
满分:4 分
10. 《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森林采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A. 控制森林采伐量的规定
B.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C. 采伐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
D. 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