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浙江大学《税法》离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税法 2014-05-28 08:27:00

作业一

一、计算题

1.某出版社2011年10月发生以下几笔购销业务:

(1)购入纸张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价金额为100万元;同时支付采购运输费用,取得的货运发票上注明的款项是5万元。纸张已验收入库。

(2)支付印刷厂印装费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印刷金额为50万元。

(3)销售一批图书,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货价为300万元。

(4)支付销售图书的运费,取得的货运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总计为5万元,其中保险费1000元。

(5)向有关高等院校赠送一批图书,按当月同类品种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货价为20万元。

(6)加工制作了一种礼品性质的图书,分送给客户及购货人,加工单位开具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万元。

要求:计算该出版社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解:(1)当月购货进项税额=100*17%+5*7%+(5-.01)*7%+6*17%=27.213万元

 (2)当月销货销项税额=300*13%+20*13%+6*17%=42.62万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额=42.62-27.213=15.407万元

2.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1年5月发生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收入5.85万元。

(2)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

(3)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4)销售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04万元,该摩托车原值每辆0.9万元。

(5)购进货物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支付的货款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6)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3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运费5万元,均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

要求:计算该企业5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答:销项税=80*17%+5.85/1.17*17%+29.25/1.17*17%+20*(1+10%)*17%=13.6+0.85+4.25+3.74=22.44万元

进项税=10.2+6*7%+30*13%+5*7%=10.2+0.42+3.9+0.35=14.87万元

进项转出=(30*13%+5*7%)*20%=0.85万元

该企业2005年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销项-进项+进项转出=22.44-14.87+0.85=8.42万元。

3.某企业生产并销售B产品(属于免税并退税范围),2011年9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本月内销收入为300万元,外销收入按当日市场汇率折合人民币250万元。增值税征收率和退税率分别为17%和15%,当月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50万元。假设该企业办理退(免)税适用“免、抵、退”办法,购销业务均以银行存款收付,当月没有结转本期的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要求:(1)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纳或应退的增值税额

(1)①出口货物不予抵扣或退税额

   =250×(17%-15%)=5(万元)

  ②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300×17%-(200×17%-5)

   =51-29=22(万元)

由于内销需要缴纳增值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零。因此当期外销无税可退,即当期应退税额为零

(2)假设上述企业执行“先征后退”办法办理出口退税,请计算该企业当月应收出口退税和应交纳的增值税额。

(1)出口免税

(2)出口货物不予抵扣或退税额=250×(17%-15%)=5(万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额=300×17%-(150×17%-5)=34-20.5=13.5(万元)

当月应纳增值税为13.50万元。

(2)

  ①出口货物销项税额

  =250×17%=42.5(万元)

   ②内销货物销项税额

   =300×17%=51(万元)

  ③当月进项税额

   =200×17%=34(万元)

  ④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42.5+51)-34

   =93.5-34=59.5(万元)

  ⑤应收出口退税

   =250×15%=37.5(万元)

4.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兼营内销和出口货物,2011年第二季度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为8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为200万美元(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为6.3,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的进项税额为250万元,另外支付进货运费(发票)金额为4万元。该企业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7%,退税率为9%,并且有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35万元。

请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应纳或应退增值税税额。

答: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6.3*(17%-9%)=100.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800*17%-{[250+4/(1+7%)*7%]-100.8]}-35=-48.44 (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6.3*9%=113.4(万元)

(4)按规定,如果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收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48.44(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13.4-48.44=64.96(万元)

5.华南电机公司2011年10月销售电机1台,价款为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此外该公司的附属车队还对外提供运输任务,10月份取得运输收入2万元。由于保管不善10月份发生一起产成品损坏事故,造成2台电机被毁,被毁电机的成本为8万元,已计入的进项税额1.36元。假设该公司销货收入与运输收入在会计上不能准确划分,该月购进货物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万元。

请计算该公司2011年10月应交纳的增值税。

答:1)当月销项税额=10×17%+2×17%=2.04(万元)

(2)当月进项税额=2-1.36=0.64(万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2.04-0.64=1.4(万元)

二,分析题

案情:某商业企业当月销售货物销售额为400万元,以还本销售的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50万元,同时发生还本支出20万元;当月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是200万元,货物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另外,该企业由于进货资金比较紧张,经联系与某生产企业采取以货换货的方式交换商品产品,协议议定金额为60万元,货物已经交换完毕并验收入库。以货易货的对方企业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其他购销货物税率均为17%。当月底企业计算当月应纳增值税是:

(400+50-20)*17%-200*17%=39.10(万元)

请用增值税条例及有关规定具体分析企业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并正确计算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答:

  (1)还本销售,税法规定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其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2)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只有在购进的货物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因而该企业此项抵扣是错误的。该项进项税额不得从当月销项税额中抵扣。

  (3)以货易货销售。以货易货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该企业没有按此规定处理是错误的。

  正确的当月应纳税额=(400+50+60)×17%-60×13%=86.7-7.8=78.9(万元)

(1)还本销售。税法规定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其销售额按货物的销售价格计算,不得减除还本支出。

(2)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只有在购进的货物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

(3)以货易货销售,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正确的当月应纳税额=(400+50+60)×17%-60×13% =86.7-7.8=78.9(万元)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