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四川农业大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本科)》在线作业
川农《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本科)》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我国《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 )和治理措施。
A. 控制
B. 管理
C. 保护
D. 预防
满分:5 分
2.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
A. 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有关部门
C.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务院
满分:5 分
3.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 )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A. 兴利与除害
B. 开发和利用
C. 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
D. 行政管理和区域管理
满分:5 分
4. 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 )开发。
A. 梯级
B. 多目标梯级
C. 综合
D. 多种功能
满分:5 分
5. 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 )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 雨水、微咸水
B. 废水
C. 污水
D. 海水
满分:5 分
6. 根据我国《防洪法》,( )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
A. 除涝规划
B. 治理规划
C. 防洪规划
D. 开发规划
满分:5 分
7.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 81
B. 51
C. 91
D. 71
满分:5 分
8. (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抗旱水源的有效途径。
A. 建闸引水
B. 集蓄雨水
C. 打井取水
D. 引洪蓄水
满分:5 分
9.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有( )个。
A. 六
B. 七
C. 八
D. 九
满分:5 分
10. 我国年均径流总量最大的国际河流是( )。
A. 黑龙江
B. 澜沧江
C. 雅鲁藏布江
D. 乌苏里江
满分:5 分
11. ( ) 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综合性枢纽工程,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南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以及灌溉的水源,对下游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A. 小浪底工程
B.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C. 南水北调工程
D.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满分:5 分
12.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 )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A. 生活
B. 日常
C. 必需
D. 生产
满分:5 分
13. 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 ( )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水土破坏
D. 环境破坏
满分:5 分
14.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 )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 开发与利用
B. 开源与节流
C. 开发与保护
D. 开源与保护
满分:5 分
15. 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
A. 直接从地下取水
B. 直接从江河取水
C. 直接从湖泊取水
D. 为畜禽饮用取水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6. 在水资源 ( )的地区,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 短缺
B. 紧张
C. 较少
D. 贫乏
满分:5 分
17.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 )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A. 多种
B. 特殊
C. 有效
D. 综合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8. 我国将每年的( )定为中国水周。
A. 3月22~28日
B. 4月22~28日
C. 5月22~28日
D. 7月22~28日
满分:5 分
19. 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 ( )的方针,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 统筹兼顾
B. 开发性移民
C. 统筹开发性
D. 保护性移民
满分:5 分
20. 建国以来,全国共建成水库( )座,总库容5600多亿m3。
A. 8万
B. 8.5万
C. 9万
D. 9.5万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我国《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 )和治理措施。
A. 控制
B. 管理
C. 保护
D. 预防
满分:5 分
2.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
A. 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有关部门
C.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务院
满分:5 分
3.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 )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A. 兴利与除害
B. 开发和利用
C. 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
D. 行政管理和区域管理
满分:5 分
4. 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 )开发。
A. 梯级
B. 多目标梯级
C. 综合
D. 多种功能
满分:5 分
5. 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 )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 雨水、微咸水
B. 废水
C. 污水
D. 海水
满分:5 分
6. 根据我国《防洪法》,( )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
A. 除涝规划
B. 治理规划
C. 防洪规划
D. 开发规划
满分:5 分
7.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 81
B. 51
C. 91
D. 71
满分:5 分
8. (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抗旱水源的有效途径。
A. 建闸引水
B. 集蓄雨水
C. 打井取水
D. 引洪蓄水
满分:5 分
9.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有( )个。
A. 六
B. 七
C. 八
D. 九
满分:5 分
10. 我国年均径流总量最大的国际河流是( )。
A. 黑龙江
B. 澜沧江
C. 雅鲁藏布江
D. 乌苏里江
满分:5 分
11. ( ) 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综合性枢纽工程,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南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以及灌溉的水源,对下游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A. 小浪底工程
B.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C. 南水北调工程
D.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满分:5 分
12.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 )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A. 生活
B. 日常
C. 必需
D. 生产
满分:5 分
13. 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 ( )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水土破坏
D. 环境破坏
满分:5 分
14.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 )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A. 开发与利用
B. 开源与节流
C. 开发与保护
D. 开源与保护
满分:5 分
15. 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A. 直接从地下取水
B. 直接从江河取水
C. 直接从湖泊取水
D. 为畜禽饮用取水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6. 在水资源 ( )的地区,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 短缺
B. 紧张
C. 较少
D. 贫乏
满分:5 分
17.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 )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A. 多种
B. 特殊
C. 有效
D. 综合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8. 我国将每年的( )定为中国水周。
A. 3月22~28日
B. 4月22~28日
C. 5月22~28日
D. 7月22~28日
满分:5 分
19. 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 ( )的方针,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 统筹兼顾
B. 开发性移民
C. 统筹开发性
D. 保护性移民
满分:5 分
20. 建国以来,全国共建成水库( )座,总库容5600多亿m3。
A. 8万
B. 8.5万
C. 9万
D. 9.5万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四川农业大学《税法学(专科)》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