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由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基础称为(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钻孔基础
D. 单基础。
2. 地基勘察及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 )。
A. 验槽
B. 计算
C. 填筑基础
D. 开挖
3. 岩石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它的( )。
A. 颗粒
B. 岩体
C. 孔隙
D. 矿物成分
此题选: D
4. 岩体中的岩石颗粒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
A. 变质岩
B. 闪长岩
C. 页岩
D. 矿物
5. 地基的固结度是指某一时刻t地基的沉降量与( )的比值。
A. 固结量
B. 渗透量
C. 最终沉降量
D. 土体下沉量
6. 端承型桩通常是指上部结构荷载由( )承受。
A. 桩尖阻力
B. 摩擦阻力
C. 压力
D. 侧阻力
7. 在建筑未修之前,由于土体本身的重量引起的应力,称为( )。
A. 重力
B. 自重应力
C. 应力
D. 沉降
8. 箱形基础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整体性,通常适用于( )层的建筑中。
A. 1-3层
B. 4-6层
C. 8-20层
D. 20层以上。
9. ( )是指土的变形和水的渗透均限制在竖直方向。
A. 固结
B. 饱和
C. 渗透性
D. 单向固结理论
此题选: D
10. 要求墙高小于5米,且主要靠墙的自重维持稳定的低挡土墙,称为( )。
A. 重力式挡土墙
B. 悬臂式挡土墙
C. 承重墙
D. 压力墙
11. 土坡失去稳定,沿着曲面滑动,可采用圆弧计算,称为( )。
A. 分析法
B. 圆弧法
C. 平衡法
D. 静力法
12. 岩石在水溶液、大气及有机物的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过程称为(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变质作用
D. 化学反应
13. ( )是由承台和桩群组成。
A. 桩基础
B. 地基基础
C. 毛石基础
D. 条形基础。
14. 土是由固体矿物、( )和气体所组成,故称为三相系。
A. 化合物
B. 液体水
C. 原生矿物
D. 次生矿物
15. 通常把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往复胀缩变形的高塑性黏土,称为( )。
A. 饱和土
B. 膨胀土
C. 黄土
D. 地基土
16. 土体中把离土粒较远,在电场作用以外的水分子自由排列,称为( )。
A. 结合水
B. 地下水
C. 自由水
D. 雨水。
17. 地基即将破坏时作用在基底上的压力,称为( )。
A. 极限承载力
B. 稳定力
C. 破坏力
D. 压力。
18. 土的变形模量是指无侧限情况下单轴受力时的( )之比。
A. 应力与应变
B. 应力与变形
C. 压力与变形
D. 压缩与形变
19. 沉井是一种竖直的( )结构,常由钢筋混凝土或砖石、混凝土制成。
A. 方形
B. 筒形
C. 立方体
D. 长条形。
20. 深基础除了由深层较好的土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重以外,还有基础周壁的( )共同承受上部的荷重。
A. 压力
B. 重力
C. 推力
D. 摩阻力。
此题选: D
21. 对于高层建筑,因上部荷载大,对地下室通常采用( )。
A. 箱形基础
B. 壳体基础
C. 板式基础
D. 条形基础
22. 地基中的水在有水头差或压力差时,将通过土的孔隙流动,称为( )。
A. 流动
B. 紊流
C. 渗流
D. 涡流
《地基基础(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岩石及土体的风化作用常可分为(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生物风化
D. 变质作用
2.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以分为( )。
A. 空隙水
B. 上层滞水
C. 潜水
D. 承压水。
3. 挡土墙工程中,作用于挡土墙的三种土压力为(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重力作用。
4. 土与工程运用密切相关,在工程建筑中主要有如下( )两类用途。
A. 地基
B. 承压
C. 建筑材料
D. 路基
5.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 )。
A. 基础埋深的影响
B. 对水位升降影响
C. 对地下室影响
D. 侵蚀性
6. 岩石按风化程度可以分为( )。
A. 微风化
B. 中等风化
C. 强风化
D. 不风化
7. 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土的结构常有如下( )三种。
A. 单粒结构
B. 蜂窝结构
C. 絮状结构
D. 层结构
8. 在各类地基基础设计中,为保证上部建筑物安全,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两个( )技术条件。
A. 地基变形条件
B. 地基强度条件
C. 安全条件
D. 稳定条件
9. 地基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可分为( )。
A. 浅基础
B. 混凝土基础
C. 深基础
D. 毛石基础。
10. 土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
A. 碎散性
B. 压缩性
C. 相对移动性
D. 透水性
11. 地基沉降通常由如下( )三部分组成。
A. 瞬时沉降
B. 固结沉降
C. 永久沉降
D. 次固结沉降
12.
A. 选A
B. 选B
C.
选C
D. 选D
13.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通常有如下两种为( )。
A. 依据土的极限平衡方程
B. 静力方法
C. 基础的模型试验
D. 假设方法。
14.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试验中,土的固结作用是( )三者同时进行完成的。
A. 排水
B. 压缩
C. 压力转移
D. 卸载。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由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基础称为(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钻孔基础
D. 单基础。
2. 地基勘察及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 )。
A. 验槽
B. 计算
C. 填筑基础
D. 开挖
3. 岩石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它的( )。
A. 颗粒
B. 岩体
C. 孔隙
D. 矿物成分
此题选: D
4. 岩体中的岩石颗粒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
A. 变质岩
B. 闪长岩
C. 页岩
D. 矿物
5. 地基的固结度是指某一时刻t地基的沉降量与( )的比值。
A. 固结量
B. 渗透量
C. 最终沉降量
D. 土体下沉量
6. 端承型桩通常是指上部结构荷载由( )承受。
A. 桩尖阻力
B. 摩擦阻力
C. 压力
D. 侧阻力
7. 在建筑未修之前,由于土体本身的重量引起的应力,称为( )。
A. 重力
B. 自重应力
C. 应力
D. 沉降
8. 箱形基础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整体性,通常适用于( )层的建筑中。
A. 1-3层
B. 4-6层
C. 8-20层
D. 20层以上。
9. ( )是指土的变形和水的渗透均限制在竖直方向。
A. 固结
B. 饱和
C. 渗透性
D. 单向固结理论
此题选: D
10. 要求墙高小于5米,且主要靠墙的自重维持稳定的低挡土墙,称为( )。
A. 重力式挡土墙
B. 悬臂式挡土墙
C. 承重墙
D. 压力墙
11. 土坡失去稳定,沿着曲面滑动,可采用圆弧计算,称为( )。
A. 分析法
B. 圆弧法
C. 平衡法
D. 静力法
12. 岩石在水溶液、大气及有机物的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过程称为(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变质作用
D. 化学反应
13. ( )是由承台和桩群组成。
A. 桩基础
B. 地基基础
C. 毛石基础
D. 条形基础。
14. 土是由固体矿物、( )和气体所组成,故称为三相系。
A. 化合物
B. 液体水
C. 原生矿物
D. 次生矿物
15. 通常把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往复胀缩变形的高塑性黏土,称为( )。
A. 饱和土
B. 膨胀土
C. 黄土
D. 地基土
16. 土体中把离土粒较远,在电场作用以外的水分子自由排列,称为( )。
A. 结合水
B. 地下水
C. 自由水
D. 雨水。
17. 地基即将破坏时作用在基底上的压力,称为( )。
A. 极限承载力
B. 稳定力
C. 破坏力
D. 压力。
18. 土的变形模量是指无侧限情况下单轴受力时的( )之比。
A. 应力与应变
B. 应力与变形
C. 压力与变形
D. 压缩与形变
19. 沉井是一种竖直的( )结构,常由钢筋混凝土或砖石、混凝土制成。
A. 方形
B. 筒形
C. 立方体
D. 长条形。
20. 深基础除了由深层较好的土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重以外,还有基础周壁的( )共同承受上部的荷重。
A. 压力
B. 重力
C. 推力
D. 摩阻力。
此题选: D
21. 对于高层建筑,因上部荷载大,对地下室通常采用( )。
A. 箱形基础
B. 壳体基础
C. 板式基础
D. 条形基础
22. 地基中的水在有水头差或压力差时,将通过土的孔隙流动,称为( )。
A. 流动
B. 紊流
C. 渗流
D. 涡流
《地基基础(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岩石及土体的风化作用常可分为(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生物风化
D. 变质作用
2.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以分为( )。
A. 空隙水
B. 上层滞水
C. 潜水
D. 承压水。
3. 挡土墙工程中,作用于挡土墙的三种土压力为(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重力作用。
4. 土与工程运用密切相关,在工程建筑中主要有如下( )两类用途。
A. 地基
B. 承压
C. 建筑材料
D. 路基
5.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 )。
A. 基础埋深的影响
B. 对水位升降影响
C. 对地下室影响
D. 侵蚀性
6. 岩石按风化程度可以分为( )。
A. 微风化
B. 中等风化
C. 强风化
D. 不风化
7. 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土的结构常有如下( )三种。
A. 单粒结构
B. 蜂窝结构
C. 絮状结构
D. 层结构
8. 在各类地基基础设计中,为保证上部建筑物安全,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两个( )技术条件。
A. 地基变形条件
B. 地基强度条件
C. 安全条件
D. 稳定条件
9. 地基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可分为( )。
A. 浅基础
B. 混凝土基础
C. 深基础
D. 毛石基础。
10. 土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
A. 碎散性
B. 压缩性
C. 相对移动性
D. 透水性
11. 地基沉降通常由如下( )三部分组成。
A. 瞬时沉降
B. 固结沉降
C. 永久沉降
D. 次固结沉降
12.
A. 选A
B. 选B
C.
选C
D. 选D
13.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通常有如下两种为( )。
A. 依据土的极限平衡方程
B. 静力方法
C. 基础的模型试验
D. 假设方法。
14.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试验中,土的固结作用是( )三者同时进行完成的。
A. 排水
B. 压缩
C. 压力转移
D. 卸载。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